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作品名称: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1]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44首。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2]

诗词正文

作品注释

①题注中"座主"指商隐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时的主考官李回。大中元年八月丙申(初三),由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西川节度使。诗中自称"湘南病渴人",则诗当作于商隐在桂林幕时,约在九月。高苗二从事:高,陶敏谓指高瀚。李回节度西川,奏为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掌节度书记。见拓本《唐故朝议郎河南府寿安县令赐绯鱼袋渤海高府君墓志铭并序》。苗从事:名未详。

②红莲幕:幕府的美称。《南史·庾杲之传》:"王俭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杲之字)泛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左思《蜀都赋》:"紫梨津润。"此以纪秋令及高、苗新入幕,故曰"紫梨新"。

③湘南:此指桂林。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朔山,故桂林一带可称湘南。病渴:患消渴疾。此处双关求仕之情急切,与《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意近,言外有分津沾润(切"紫梨")意。

④二江:指内江、外江。此亦兼喻高、苗二从事。天津:天汉、天潢,即银河。风水接天津,明言风水相接,果能寄否,实暗喻高、苗与李回朝夕相接(李回系宗室,故以"天潢"喻之),当可沾溉分润于己。有希其援引入幕意。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3]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4]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5]

视频

专家讲述李商隐写诗缘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