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寄令狐郎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寄令狐郎中》

作品名称: 《寄令狐郎中》

创作年代: 晚唐著名诗人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2]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首句嵩、秦分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所在的长安。“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中即景寓情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目暮云。”云、树是分居两地的朋友即目所见的景物,也是彼此思念之情的寄托。“嵩云秦树”之所以不能用“京华洛下”之类的词语替代,正是因为后者只说明京、洛离居的事实,前者却能同时唤起对他们相互思念情景的悠远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两位朋友遥望云树、神驰天外的画面。这正是诗歌语言所特具的意象美。次句说令狐从远方寄书存问。上句平平叙起,这句款款承接,初读只党平淡,但和上下文联系起来细加吟味,却感到在平淡中自含隽永的情味。久别远隔,两地思念,正当自己闲居多病、秋雨寂寥之际,忽得故交寄书殷勤存问,自然会格外感到友谊的温暖。“迢迢”、“一纸”,从对比映衬中显出对方情意的深长和自己接读来书时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念之情。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这两句写得凝炼含蓄,富于情韵。短短十四个字转写自己当下的境况,对来书作答,将自己过去和令狐父子的关系、当前的处境心情、对方来书的内容以及自己对故交情谊的感念融汇在一起,闲居所并,秋雨寂寥,故人致书问候,不但深感对方情意的殷勤,而且引起过去与令狐父子关系中一些美好情事的回忆(“梁园旧宾客”五字中就蕴含着这种内容)。作者会昌二年因丁母忧而离秘书省正字之职,几年来一直闲居。这段期间,他用世心切,常感闲居生活的寂寞无聊,心情抑郁,身体多病,故以闲居病免的司马相如自况。但想到自己落寞的身世、凄寂的处境,却又深感有愧故人的存问,增添了无穷的感慨。第三句用“休问”领起,便含难以言尽、欲说还休的感怆情怀,末句又以貌似客观描述、实则寓情子景的诗句作结,不言感慨,而感慨更深。

李商隐写过不少寄赠令狐绹的诗,其中确有一部分篇什“词卑志苦”,或迹近陈情告哀,或希求汲引推荐,表现了诗人思想性格中软弱和庸俗的一面。但会昌年间他们的关系比较正常。这首诗中所反映的相互关系,就是比较平等而真诚的。诗中有感念旧恩故交之意,却无卑屈趋奉之态;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辞,却无乞援望荐之意;情意虽谈不上深厚浓至,却比较真率诚恳。

诗词正文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3]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官宦窃柄,扰乱朝纲,牛李党争。勾心斗角,人事纷纭,互相倾轧。李商隐终生关心民生疾苦,在弘农县尉任上,为活狱而不怕得罪上司孙简,不怕丢官,足以显示出他的热血心肠和骨鲠气节,此亦是政治品质之大节。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动读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与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创作出反映社会主流与本质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格调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从李商隐的诗文中,我们便可以读出他的人品来。[4]

视频

李商隐生平66666
朗诵:唐诗300首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参考资料

  1.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古诗学习网 [2016-8-31]
  2. 《寄令狐郎中》 诗词名句网
  3. 李商隐简介 古诗文网
  4. 李商隐简介 . 中华英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