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家有毕业生

家有毕业生》是由由二群导演,崔砚君编剧,蔡明郭达、黄杨、郭笑表演的小品,于2010年2月13日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该小品讲述了母亲为心疼才毕业就卖土豆的儿子,与人签订协议帮助儿子销售土豆,为在丈夫和儿子面前掩盖真相,结果闹出了不少误会的故事[1]

目录

创作背景

2010年虎年央视春晚筹备初期,蔡明有了创新的想法,创新举措就是想换搭档,对此央视春晚导演组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于是蔡明提出了想和相声演员于谦[2]合作的想法。蔡明原本想彻底执行总导演金越提出“混搭风”的方针策略,并提出了一个恶搞电视购物的小品创意,无奈此剧本大纲却不被看好,最后没能与于谦合作。蔡明在剧组其他成员的提议下,找到了郭达,于是两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

该作品原名为《毕业歌》,《家有毕业生》这个名称是在央视春晚四审时更名而成。该作品属于“临时抱佛脚”创作出炉,这也使蔡明和郭达一直忙着排练。该节目首次审查中曾因笑点不够,节目无新意而引起争议,而终审中,作品已经应节目组的要求做个较大的改动,不仅修改了小品的结构,还为节目效果增加了很多有特点的台词,以及蔡明的卖力搞笑。

作品评价

该小品题材紧贴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热点,透着生活味儿,而2009年的电视剧《潜伏》在相声小品里轮番出现,这一切看似贴近百姓生活,实则有作品匮乏之嫌疑,已经家喻户晓的所谓流行,出现一次是新鲜,出现多次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在小品中,蔡明用了天津话,但有些观众认为这个作品不好笑,远不及往年的《北京欢迎你》《梦幻家园》等作品。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腾讯娱乐综合评)

作品争议

有知情人在网上爆料:郭达和蔡明的《家有毕业生》里面之所以卖“土豆”其实背后另有隐情,是因为该小品获得了“土豆网”赞助,还爆料称郭达单方面收取了近百万的好处费,使得整个小品通篇提及20余次的“土豆”,由于情节植入自然流畅,在一些微博引起的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被评为“最巧妙植入奖”。

媒体曾报导,郭达和蔡明的小品将植入“土豆网”,但是实际小品实际播出看下来只见听“土豆”并没有提及“土豆网”,据知情人透露:这次小品之所以这么隐性的宣传土豆网,其实背后另有原因,在郭达和蔡明的《家有毕业生》起初小品原稿卖的是“玉米”并非“土豆”,后来有中间广告商找到郭达进行私下商榷后,并给予郭达单方面“百万好处费”,最终小品才把要卖的物品定作“土豆”,甚至在小品结尾原本郭达还要插播:“咱们得儿子卖土豆找好代言人,而且最好开个网络直销店,就管它叫”土豆网“,不过碍于这次植入与央视属于非官方协议合作,再加上是属于私人行为,所以郭达插播那句话只被采用上半句,下半句被导演组删除。

土豆网公关部负责人陆洋对此传言表示“血压有点高”,他表示并没有赞助该小品,小品里提到那么多次“土豆”纯属巧合,而土豆网CEO王微也第一时间在自己的博客澄清有关于赞助小品的说法:“从头到尾,据说有20多次提到土豆。看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脑门冒汗,不过,同志们,确确实实,我没有冠名赞助植入或者其它什么的。

视频

家有毕业生 相关视频

欢乐集结号小品《家有毕业生》,逗乐全场观众
潜伏:电视剧潜伏大结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