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秋来风景异(宝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家乡秋来风景异》是中国当代作家宝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乡秋来风景异
这个月的休息日回老家的时候,正是将近正午时分。走在家乡新修的公路上,四野空旷,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而温暖。好多拖拉机正在田间忙着整治土地,有的犁有的耙。还有农家正在点种庄稼。
马路东侧,邻村田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玉米杆。机器把成行的玉米棵吞入,高高的机筒把粉碎后的玉米杆吐出到大大的车斗里。可能是收做饲料的,一趟过去,一长溜玉米棵不见了。来回几趟,一片站着玉米棵的土地变成了平地。多年没有近距离观察过农村收割情景,原来电视上看到的现代化联合收割一转眼成为了我们农村的平常,机械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回想上个月回来时,同样走在这条大路上,人们正在抢收玉米,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秋雨特别大,连绵了好长时间,田地里积了不少水,机器无法进去收割,大家都是趁着大晴天肩扛手提地收摘玉米,玉米田里都是辛苦抢收的人,“农家无闲日”,抢收“人倍忙”。正是这秋雨,把今年的秋种推迟正好了一个月。
第二天早晨,日头高升,朝霞满天,秋高气爽,微风和煦,空气里弥漫着新翻的土地的气息。我散步走在乡间小路上,路边沟坎上野枸杞正好成熟,鲜红的枸杞子红星星一般密密麻麻地点缀在草丛里。要不是有人打招呼,我被这好看的枸杞招惹得就要去弯腰采摘了。
打招呼的是位陌生人,他正端着碗吃着面条,背后是一个移动厢房。这时候在这么个野地里住着的人,应该是租种土地的外来人,我猜测着回应了他。果然,他说这块地是他租下来的。
“这块有多少?”
“大约三十多亩。”
“多少钱一亩?”
“一千一。”
“今年种蒜好?”
我看着他的地里停着种蒜的机器,几个妇女正在田间种蒜。
“那得看明年的行情了。”他笑着说。
是啊,大蒜的行情总是时好时坏。种的少了就贵,种的多了,就跌下来。有的年景贵得没谱,有的年景又跳水得厉害。要不前几年“蒜你狠”的话竟成了社会的流行语了呢。不过,他愿意种,说明他预估明年行情好。
今年租地种蒜的不少。大路上好多电动车奔忙着分别走向不同的地块,都是妇女,有邻村的也有我们村的,熟悉的婶子大嫂打着招呼一股风过去了。
“干嘛去,这么早?”
“种蒜去”。
她们身后头飘过回答来。
不知道她们这么干有几年了,在我看来,倒觉得这是农村的新气象。
记得十几年前到深圳开会,大巴车走在郊外,路边山坡上有一排很大的字:“农业工厂”。我当时觉得非常新鲜,这里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土地都已经工厂化种植了。什么时候我们老家也发展到这一步啊。
看着眼前这一伙一伙忙着种蒜去的女人,我想,这不就是工厂化了吗?她们不是和工厂的工人一样到点去上班吗。
再往前走,又一片新翻的土地里,妇女们坐在马扎上各自静悄悄地种着蒜。我的思绪顺着她们的劳作飘到了明年春天,蒜苔长出来,一片青绿婷婷,随风摇曳。该收蒜苔了,人们走在蒜地里,忙着拔蒜苔。该出蒜了,人们又忙着刨蒜,装好了往地头大路边搬运。
前年在菏泽东部乡间看到过收蒜的情景,路边上满是装好的蒜袋子,沿着路边摆放,成堆成排,等待着外来大车装运。明年的那个时期,我们这里也应该是这那样的情景。希望明年这片土地像租种人所预测的那样有个大丰收,有个好行情。
走近另一个邻村,路边地里正在出芍药,男男女女正在忙碌着,应该也是正在上班生产的农村工人。出芍药是个细发活,根脆,不能碰烂了。只见他们细心地刨出,细心地拿到路边来,一坨一坨的摆放开。
我想起了去年春天,我们村前村后也各有一大片芍药。芍药花开放时节,满地姹紫嫣红,像个大花园,有的女孩子拿着手机跑进去拍照。成群的蜜蜂蝴蝶忙忙碌碌,嘤嘤嗡嗡。原来在菏泽牡丹园里才能看到的满园鲜花盛开的景象,就在家门口了。喜欢看花的,出村就能看到,既赏了花,又省了门票,好事啊。据说这大面积的芍药就是有人租种的,现在还长在那里呢。
现在农村政策好,土地可以流转,不愿意种地的人家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有心种植经济作物的人租上大片土地,可以实现大面积机械化耕种,省时省力,提效增收。人尽其才,地尽其力,各得其宜,确实很好。
村东公园绿化带旁边空地里,邻村一对老两口正在看着一大群羊在吃草。他们坐着马扎,悠闲地看着羊群,过一会儿移动一下。他们岁数大了点,种不了地,养上这么二三十只羊,一年也有不少收入。虽然赶不上陕北的人养的多,动辄七八十上百只羊,赶到野地里吃草,大大小小的,看过去一大片。
回到村里,碰到几个八十多岁的老人骑着三轮车早练,说起话来,嗓门响亮,底气依然很足。还有一位我该叫大爷的,九十多了,边骑车边和我聊天。
“身体好着呢。”
“不行了,放下车子走不动了。”
我笑了,是啊,这个岁数还能骑着三轮车满大街跑,身体就够厉害的了,他还在说“不行了”呢,看样子,超过一百岁没有问题。
早饭后,几个人聚在我们新农村十字街边上聊天。说到村里的高龄老人来,有人伸着指头数着说,光咱村九十以上的差不多能坐一桌子了,还不算一位已经超过百岁的老奶奶呢。
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现在人身体普遍好了,长寿了。以前六十多岁的人就显得很老了。秋冬天土墙跟前一坐一排,晒着太阳,说着闲话,有的说着说着就打起盹来。现在别说六十多的,就是七十多的还有外出打工呢,身体好得很,像年轻人一样。现在的农民比老一辈过得轻松舒服,有了机器,出的力也小了。到了六十岁以上,国家还有点生活补贴,够自己零花的,可以说不缺吃不缺花了,无忧无虑,身体当然好了。而且,大伙说,许多年前常见的走街串村要饭的没有了,小偷也绝迹了。老农民说的都是实在话,这些都是看得见感觉到的现实。
回到家里,和八十多岁的爹娘聊起来,我说你们这一辈现在能住上楼,是你们年轻时候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当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真的实现了。他们笑着说:“真是这样,当年说在口头上,心里不敢想,现在竟然过上这样的日子了,我们这辈子知足了。”
以前不常在家,现在看着新农村成排成行的二层房舍,想想见到的情景,和我脑子里原来的家乡]面貌明显大不同,变化真的很大。
站在二楼阳台上,阳光温暖,天蓝云白,秋光灿烂。村外大路上有的妇女正骑着电动车回来,是她们种蒜的下班了。[1]
作者简介
宝栋,高中语文教师,现有一百多篇文章见诸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