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室韦都督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室韦都督府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室韦都督府

所属年代: 唐朝

出土地点: 大兴安岭东西两侧

类型: 军政合一建制

室韦都督府,唐朝在室韦族聚居区域设置的军政合一建制,位于黑水都督府之西。公元719年(唐开元七年),室韦开始接受唐平卢节度使统辖。791年(唐贞元七年)前后,唐廷决定在室韦之地设置室韦都督府,也受边州都督所节制。府治不详。室韦都督府辖区,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一带。辖区境内有20余个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韦族诸部逐渐被契丹人所吞并而与之融合,室韦都督府也随之解体,前后存约百余年。[1]

背景

公元630年(唐贞观三年),唐朝置师州,统领室韦。719年(唐开元七年),室韦开始接受唐平卢节度使统辖。791年(唐贞元七年)前后,唐廷决定在室韦之地设置室韦都督府,也受边州都督所节制。府治不详。室韦都督府辖区,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一带。辖区境内有20余个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回鹘解体,东北地区契丹兴起,室韦诸部逐渐被契丹人所吞并而与之融合,或西迁成为室韦-鞑靼人(九姓鞑靼与三十姓鞑靼,辽代称作阻卜) 。室韦都督府也随之解体,前后存约百余年。

著名都督

室韦大都督阿朱,唐代室韦都督府都督。室韦大体分布于今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洮儿河以北至外兴安岭地区。八世纪末,唐朝为经略室韦地区,设置室韦都督府,以阿朱为大都督。阿朱先后于太和七年(833年)十二月、太和九年十二月、开成元年(836年)、开成四年次来朝,有力地促进了室韦与唐朝的关系发展。

都督府

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都督源于东汉光武初年临时设置的督军御史。曹魏文帝初年都督设置制度化,晋代以后始兼任刺史,后周改都督为总管,隋代军区亦称总管。

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年),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年),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云二年(711年),睿宗曾拟分全国(除京畿、都畿外)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并未实行。

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其中负责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者二十二,在都督府内"别置经略使",以处理该府所辖羁縻府州的民族事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