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寶雞縣為古縣名 ,存在於唐至德二年(757)至2003年,2003年寶雞市區劃調整,設立寶雞市陳倉區,陳倉區成為繼渭濱區、金台區後寶雞第三個區。

目錄

地理位置

位置

本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西端(今縣城西34.5公里六川河,為八百里秦川盡處),東經106°18ˊ24〞-107°34ˊ58〞,北緯34°7ˊ36〞-34°44ˊ38〞。東至陽平鎮姜馬村20公里,接連岐山縣蔡家坡鎮;南到清溪鄉秦嶺梁36公里,與太白縣接壤;西至鳳閣嶺鄉建河村100公里,相連甘肅省清水縣;北到新街鄉雷家溝68公里,接壤隴縣、千陽縣。縣境東西長119.49公里,南北寬67.78公里。總面積3081.48平方公里,占寶雞市總面積16.5%。1993年底,總人口為69290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153人。

縣境及地貌呈不規則箕狀盆地。隴海鐵路自東向西貫通全縣;西(安)寶(雞)、寶(雞)平(涼)、寶(雞)天(水)、虢(鎮)蔡(家坡)、潘(家灣)磨(房溝)等公路幹線,外通四鄰,內達鄉鎮;陵原尚有飛機場,暫不通航。縣城位於隴海鐵路1359公里與寶(雞)中(衛)鐵路的交匯處,距首都北京1358公里,距陝西省城西安146公里,距寶雞市22公里;公路里程,距岐山縣城46公里,鳳縣城125公里,太白縣城64公里,隴縣城110公里,千陽縣城66公里,鳳翔縣城25公里,西安138公里(北線)和160公里(南線),西(安)寶(雞)一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縣境內山、川、塬皆有,東部屬川塬地區,地勢平坦開闊,是工業聚集地區、糧油主產區;西部屬丘陵山區,是林特產品主產地。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域的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海拔507-2706米,年均降雨量679毫米,年均氣溫12.9℃,無霜期215天。全縣有耕地103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是全國糧食生產在縣。

疆域

明正德十六年(1521),東北抵鳳翔縣界75里,東到岐山縣界90里,南達鳳縣界130里,西鄰甘肅省秦州界90里,北抵千陽縣界45里,東南抵眉縣界100里,西北抵隴州界45里。

明萬曆五年(1577),東北至鳳翔縣界50里,東去岐山縣界90里,南到漢中府鳳縣東界130里,西至鞏昌府秦州界90里,北至千陽縣界40里,東去眉縣界100里,西北至隴州界45里。廣180里,袤175里。縣東北去鳳翔府90里,至省城440里。

清順治十四年(1657),東界岐山90里,至縣城120里;南界鳳縣130里,至縣城200里;西界甘肅秦州90里,至州城500里;北界千陽40里,至縣城75里;東北界鳳翔75里,至縣城90里;東南界眉縣100里,至縣城130里;西南界鳳縣北90里,至縣城195里;西北界隴州45里,至州城150里。廣180里,袤175里。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東至岐山縣界90里,南到漢中府風縣界130里,西抵甘肅秦州界90里,北鄰千陽縣界45里。廣180里,袤175里。縣至鳳翔府90里,至省城440里。

乾隆五十年(1785),廣約180里,袤約260里。東至鳳翔縣第五屯界70里,至岐山縣治110里;南至漢中府留壩廳上太白界220里,至留壩廳治350里;西至甘肅秦州仙靈峪界90里,至秦州治500里;北至隴州縣頭鎮(即今縣功鎮)界40里,至千陽縣治75里;東南至岐山縣水寨界90里,至眉縣治130里;東北至鳳翔王家屯界45里,至鳳翔府90里;西北至隴州葫蘆口界45里,至隴州治150里;西南至鳳縣黃牛鋪界110里,至鳳縣治210里。

民國十一年(1922),東至縣屬之第五村70里,連接岐、鳳兩縣界,至岐山縣治110里;西至縣屬之仙靈峪90里,連接甘肅秦州界,至天水縣治500里;南至留壩之上太白220里,連接留壩界,至留壩縣治350里;北至縣屬之馬跡山40里,接連千陽縣界,至千陽縣治75里。東南至岐山屬之水寨90里,連接岐山縣界,至眉縣治130里;東北至縣屬之王家村40里,連接鳳翔縣界,至鳳翔縣治90里;西南至縣屬之黃牛鋪100里,連接鳳縣界,至鳳縣治210里;西北至縣屬之分界溝30里,連接隴縣界,至隴縣治160里。廣約180里,袤約260里。按舊志,此數均據其距離長者而言,如截東南之長與東北突出二股,以補西南各處微凹之短處,約折得橫85里,縱125里。總面積約10625方里(即2656.25平方公里),山、林、水、石占其多數。東至陝西省城440里,東北至京師由河南道2890里、由山西道2260里。

民國三十六年(1947),以縣城為中心,東至岐山縣城60里,西至甘肅省界31里,南至鳳縣界80里,北至千陽縣界29里。如以突出部分計算,縣境縱橫,其東西長度為140里,南北寬為120里。

1984年,縣城東接岐山縣,西界甘肅省清水縣、天水縣,南鄰太白縣、鳳縣,北連隴縣、千陽縣鳳翔縣,三面環繞寶雞市區。東西長119.49公里,南北寬67.78公里,總面積3081.48平方公里(折合4776645市畝)。[1]

歷史沿革

歷史概述

寶雞縣古稱陳倉縣。早在7000多年前,人類先祖們就在此繁衍生息,依山傍水而定居。是"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地。夏商時,為雍州域。商末,今之縣城虢鎮為周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史稱西虢。秦寧公二年(前714)在平陽(今縣城東楊家溝至陽平之間)建都達37年。秦武公十一年(前687)滅小虢(即西虢),設虢縣。秦孝公時(前361-前338),設陳倉縣於陳倉城(今寶雞市陳倉鄉戴家灣第六村民組駐地)。陳倉縣,秦屬內史,漢為右扶風,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封周紲為蒯城候,享食於陳倉,更陳倉縣為蒯城縣,不久又復名陳倉。三國魏,陳倉縣屬雍州扶風郡。東晉苻健在三交城(今本縣固川鄉坊塘鋪)設武都郡,陳倉縣,屬武都郡。隋隸扶風郡,大業十年(614),治所同陳倉故城遷入留谷城(今寶雞市西大街,建於北周天和元年{566}八月四日)。

唐至德二年(757)二月十五日,更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因傳陳倉山(今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瑞,更名為寶雞縣。寶雞縣,唐屬關內道鳳翔府;五代隸岐州鳳翔府;元屬鳳翔府隸陝西行中書省;明屬鳳翔府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清屬陝西省鳳翔道;民國元年至十五年(1912-1926)屬陝西省關中道,十六年(1927)直隸省轄,二十九年(1940)隸陝西省第九區行政督察署。

1949年7月14日,寶雞解放。16日,成立寶雞縣人民政府,址設石羊廟(今鄉政府所在地)。11月5日,遷址於虢鎮,隸陝甘寧邊區寶雞分區所轄;1950年1月,屬陝西省直轄;10月11日,隸寶雞專區;1956年10月,直隸省轄;1958年11月4日與寶雞市合併,撤銷縣制。1961年9月10日復設寶雞縣,隸寶雞專區轄;1969年10月1日,專區改名地區,屬寶雞地區。1971年12月8日,寶雞地區撤銷後屬寶雞市轄。1979年3月1日,寶雞地區復設後屬寶雞地區轄。1980年8月1日,寶雞地區撤銷,隸寶雞市至今。2003年3月,撤銷寶雞縣,設立寶雞市陳倉區,將原寶雞縣的胡店鄉、虢鎮、天王鎮、拓石鎮、坪頭鎮、賈村鎮、縣功鎮、陽平鎮、橋鎮、千河鎮、周原鎮、香泉鎮、鳳閣嶺鎮、慕儀鎮、新街鎮、磻溪鎮、赤沙鎮、釣渭鎮劃歸陳倉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虢鎮。將原寶雞縣的金河鄉、陵原鄉、硤石鄉、蟠龍鎮劃歸寶雞市金台區管轄,晁峪鄉、八魚鎮劃歸寶雞市渭濱區管轄。

封國、縣

史志載,本境為周秦發祥地。早在7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舊志有"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載。

夏商(前21~前11世紀),本境為雍州域。《尚書·禹貢》載"黑水西河惟雍州"(今寶雞地區及甘肅南部),建有姜氐城、姜姓國和黃帝後世所建的陳國。

商末,本境為周之虢國,姬姓,系文王母弟虢叔(亦說虢仲)封地,世稱西虢。西周亡,周平王東遷,支族仍留原地,稱為小虢。故城在今縣人民政府駐地虢鎮。後遷渭河南上陽,號南國。

西周(前11世紀~前771),本境為西周王畿之地。今境內磻溪鄉一帶為井封國,金陵河以西至陵原鄉一帶(中心在清澗河兩岸台地)為

"弓魚"伯所封之"弓魚"國,賈村原及千陽縣南部一帶為矢(zè)國,寶雞市渭河南至散關一帶為周臣散宜生之散國。

春秋(前770~前476),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因救周和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賜以岐西"弓魚"之地,但其地被戎、狄占據。秦襄公於十二年(前766)率兵自隴西伐戎,至岐而死。其子,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大勝戎人,擴地至岐,十九年(前747)築陳倉上城而居(陳倉故城分上、下二城,下城為後來晉魏時築。)。秦寧公二年(前714),自陳倉東遷,都於本境東之平陽邑(今陽平鎮一帶)。秦武公十一年(前687)滅小虢,於虢故城置虢縣。秦德公元年(前677),遷都於雍城(故地在今鳳翔縣東南)。秦在平陽邑建都共37年。

戰國(前475~前221),秦孝公時(約前361)在本境中部設陳倉縣(縣治在今寶雞市東),以陳倉山得名。

秦(前221~前207),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封國,實行郡縣制。虢縣、陳倉縣屬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內史領轄。

西漢(前206~8),景帝二年(前155),設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內史為右扶風,治所長安,領21縣,虢縣屬之。本境西部為郁夷縣地,中部仍為陳倉縣地,二縣俱屬右扶風。

新政(8~23)、更始(23~25),政區沿用西漢,無變更。

東漢(25~220),廢虢縣,轄地併入雍縣(縣治在今鳳翔縣南);郁夷縣亦廢人汧縣(縣治在今隴縣東南)。本境東部、中部、西部分屬雍縣、陳倉縣、汧縣。西漢右扶風改為扶風郡,治所移槐里縣(在今興平縣東南),轄雍、陳倉、汧等縣。

三國(220~265),本境政區未變,仍與東漢時同,仍屬扶風郡。扶風郡屬曹魏所設十二州之雍州,雍州治所長安城。

西晉(265~316),咸寧四年(278)於本境東置剻城縣,不久廢人陳倉縣。本境仍為雍州扶風郡之雍縣、陳倉、汧縣轄地。扶風郡治所移池陽(縣治在今涇陽縣東南)。

東晉、十六國(317~420),後趙建平二年(331)廢陳倉縣,轄地分別併入雍縣、汧縣。

東晉永和七年(351),苻健在長安稱天王、大單于,國號大秦(史稱前秦),於本境三交城①(今固川鄉坊塘鋪)設武都郡。前秦甘露元年(359),於本境設苑川縣,武都郡治所置此。

北魏(386~534),孝明帝時於本境南由谷口置南由縣,縣因谷為名,故城在今境西之香泉鎮。太延二年(436),遷武都郡於古虢城,即今虢鎮。太平真君六年(445),於本境東之平陽設平陽縣,故城在今陽平鎮。苑川、南由、平陽三縣屬武都郡轄。孝昌二年(526),在本境西北長蛇鎮(今縣功鎮附近)設長蛇縣,屬東秦州隴東郡領轄。

西魏(534~557),大統四年(538)於古虢城設洛邑縣;撤銷南由縣,其地併入長蛇縣;平陽縣改名郿城縣,遷縣治至舊眉縣城。大統十五年(549),遷苑川縣於陳倉故城,改名陳倉縣,岐州武都郡治陳倉縣。

北周(557~581),天和三年(568)於陳倉縣兼設顯州,次年撤銷。同時,於洛邑縣兼設朔州,建德年間(572~578)廢。天和四年(569),撤陳倉縣,其地併入洛邑縣,岐州武都郡治洛邑縣。大象二年(580),復設南由縣。長蛇、南由兩縣屬隴州隴東郡領轄。

隋(581~618),開皇三年(583)撤銷長蛇縣,併入南由縣,其後分出復設長蛇縣。十八年(598),長蛇縣改稱吳山縣,取縣西吳山為名。同年,分洛邑縣西部復設陳倉縣,大業九年(613)縣治遷入留谷城(即今寶雞市區)。大業三年(607),洛邑縣改稱虢縣。虢縣、陳倉縣、吳山縣、南由縣均屬扶風郡領轄。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分南由縣東部設長蛇縣,貞觀元年(627)改為吳山縣,上元二年(761)改吳山縣為華山縣,不久又復稱吳山縣。元和三年(808),撤南由縣,轄地並人吳山縣。貞觀七年(633),虢縣併入岐山縣,天授二年(691)分岐山縣地復設。至德二年(757),二月十五日改陳倉縣為鳳翔縣,十八日以陳倉山有雞鳴之祥瑞又改名寶雞縣。唐時,虢縣、寶雞縣屬鳳翔府領轄;吳山縣、南由縣屬隴州領轄。

五代十國(907~960),今陝西境內秦嶺以北屬梁、唐、晉、漢、周。唐天佑四年(907),李茂貞開岐王府。後唐同光二年(924),李茂貞向後唐稱臣,改封為秦王。時,虢縣、寶雞縣屬鳳翔府轄,吳山縣屬隴州轄。

北宋(960~1127),開寶二年(969)分吳山縣西部地設隴安縣,以境內隴安關得名,縣治即原南由縣。虢縣、寶雞縣屬秦鳳路鳳翔府轄;吳山縣、隴安縣屬秦鳳路隴州領轄。

金(1115~1234),隴安縣、吳山縣曾並人汧源縣(今隴縣),大定二十七年(1187),吳山縣分出復設,太和八年(1208)隴安縣分出復設,吳、隴二縣屬鳳翔路隴州轄。虢縣、寶雞縣屬鳳翔路鳳翔府轄。

元(1271~1368),至元年間(1264~1294)廢虢縣,降為鎮,轄地併入寶雞縣,直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鳳翔府轄;至元七年(1270),撤銷吳山、隴安二縣,其地併入汧源縣。

明(1368~1644),寶雞縣屬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鳳翔府轄。

清(1644~1911),寶雞縣屬陝西省鳳邠道鳳翔府轄。

民國(1912~1949.9),寶雞縣屬陝西省關中道轄。二十二年(1933),撤銷道一級設置,寶雞縣直隸陝西省轄。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935~1938),先後在省下設置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寶雞縣屬陝西省第九區督察專員公署轄。三十年(1941)2月4日,第九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由鳳翔遷來寶雞縣城(即今寶雞市區)。

1948年4月26日早晨8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次解放寶雞縣城,28日撤離。此間,設寶雞縣人民政府。1949年7月14日,寶雞縣第二次解放,遂設寶雞市與寶雞縣,縣人民政府遷至石羊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寶雞縣人民政府由石羊廟遷駐虢鎮,本縣屬陝甘寧邊區寶雞分區管轄。

1950年1月1日,原陝甘寧邊區寶雞分區劃歸陝西省轄,改稱陝西省寶雞分區。寶雞縣屬寶雞分區轄。10月11日,陝西省寶雞分區改名寶雞專區,寶雞縣屬寶雞專區轄。

1956年10月1日,寶雞專區撤銷,寶雞縣直隸陝西省管轄。

1958年11月9日,撤銷寶雞縣,其地併入寶雞市。

1961年9月10日,復設寶雞專區、寶雞縣,寶雞縣仍歸寶雞專區管轄。

1969年10月1日,寶雞專區更名寶雞地區。寶雞縣屬寶雞地區轄。

1971年12月28日,寶雞地區撤銷,轄區劃歸寶雞市。寶雞縣隸屬寶雞市轄。

1979年3月1日,恢復寶雞地區,寶雞縣屬寶雞地區轄。

1980年8月1日,寶雞地區與寶雞市合併,設省轄寶雞市領導縣、區體制。寶雞縣屬寶雞市轄。[2]

主要河流

渭河

古稱"禹河",是黃河中游一菝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於本省潼關入黃河,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134934平方公里。

渭河從本縣西陲鳳閣嶺鄉建河村入境,橫貫本縣東西,流經22個鄉鎮,東至陽平鎮姜馬村出境。縣境河段長157.6公里,占總長的19.3%。以林家村為界,呈現不同的河相。林家村(寶雞峽起水閘)以上,穿流在變質岩及沙岩組成的山地中,形成長105.1公里的深切谷河段,河寬50~200米,河床比降15~20‰。水流湍急,除鳳閣嶺、顏家河、坪頭、固川等一些較大的曲流寬谷段,成為峽區內主要的居住點及農耕地外,其餘地段的自然村點極為分散,由於峽內谷窄流急,水力資源較豐富;林家村以下,渭河進入關中平原,地勢平坦,河床漸寬,福臨堡附近河寬500多米,虢鎮河寬800多米,陽平、天王河寬達1000米以上,如果加上灘地,河寬達三四公里。河床比降1.5~2‰。河岸可動性南小北大,岸坎南高北低。林家村至千河口段,河道具有微曲性特點;千河口至出境處,屬微曲性周期展寬河型。

渭河多年平均徑流量25.3億立方米(林家村水文站1931~1980年資料)。1954年汛期,林家村站實測洪峰流量5030秒立方米。據黃河水利委員會調查,1933年汛期林家村站最大洪峰高達6990秒立方米。汛期徑流量占年徑流總量的57.5%。常流量30~50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81.4秒立方米。1972年枯水流量僅3.7秒立方米。渭河含沙量較大,每立方米83.1公斤,1966年6月14日林家村站實測斷面,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84.5公斤。1985年8月4日實測斷面,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65.2公斤,年平均輸沙量1.7億噸。汛期輸沙量占全年的95%。

據史料載,渭河自公元200~1981年,共發生大的水災22次,平均35.5年一次;近百年發生5次較大洪水,各次相隔21~35年。

千河

千河是渭河北岸(左岸)較大一級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唐帽山南麓石廟梁,因流徑千山腳下故稱千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隴縣、千陽、鳳翔,於本縣千河鄉馮家嘴注入渭河,全長152.6公里,縣境河段長30公里,流域面積3493.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5.8‰,寬約280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9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5.4秒立方米,年枯水期約80天左右,最小流量0.17秒立方米(1974年7月22日)。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10公斤,年輸沙量439萬噸。

千河汛期徑流量占年總徑流量54.6%以上。1907年汛期洪峰流量3840秒立方米(千陽水文站調查值),1954年洪峰流量3200秒立方米,1981年8月21日實測洪峰流量1180秒立方米。

1970年7月,寶雞市在本縣與鳳翔縣交界處的馮家山峽谷出口處,修建了馮家山水庫,攔蓄千河水源。

金陵河

清乾隆五十年(1785)《寶雞縣誌》載:"源出吳山,至隴州縣頭鎮與柴川水合南流至分界溝入縣境,又南三十五里至金陵店西折入渭。"民國十一年(1922)《寶雞縣誌》載:"源出吳山左腋,至隴縣之縣功鎮與司川水合南流至分界溝入縣境,又南入渭。"

今考,金陵河屬渭河北岸(左岸)又一較大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隴縣八渡鄉趙家山以南,於本縣新街鄉榮花樹以北2公里處入境,流經新街、雙白楊、縣功、金河等鄉鎮,穿越寶雞市區注入渭河。境內河段長55公里,流域面積427.1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7.4‰。多年平均徑流量6620立方米。

通關河

屬渭河北岸(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東之草川,名曰長溝河。南下流經隴縣,名叫馬鹿河。於鳳閣嶺鄉化嶺園以北入境,穿越鳳閣嶺鄉北部,沿途收攬了張家溝、水泉溝、柏水河、長義溝、泉義溝等渭河二級支流,於鳳閣嶺西注入渭河。境內河段長72.2公里,流域面積250平方公里(總流域面積847.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18.5‰。多年平均徑流量5000萬立方米。流速每秒0.7米,河床寬10米。水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年均可開發量14250千甌。1975~1977年,連續三年通關河均出現泥石流,最大一次使河床抬高1.3米。

小水河

屬渭河北岸(左岸)一級支流。源於香泉鄉東福馱里,自西北流向東南,蜿蜒曲折經赤沙、香泉、新民等三鄉,沿途接納太安溝、香泉河、焦桶溝等渭河二級支流,於新民鄉鐵銑頭西注入渭河。流域面積407.4平方公里,河段長42.4公里,河床平均比降17.2‰。多年平均徑流量7911.7萬立方米。

小水河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天然落差900米,可利用落差135米,理論儲藏量10300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090萬度。

清水河

省志載:"清水河即陳倉水。"《水經注》載:"陳倉水出陳倉山下,東流至渭。"清乾隆五十年(1785)縣誌載:"水有二源,一發墨凹山下,一發雞山之陰,二水相合為西岔河,又東北四十里合八魚河入渭。"今考,清水河屬渭河南岸(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馬營鎮境內秦嶺北麓。流經八魚鄉、馬營鎮,於臥龍寺渭河大橋西一公里處注入渭河。流域面積162.5平方公里,河段長28.4僉里,平均比降3.52‰,多年平均徑流量10040.8萬立方米。

據舊志載:清水河自高家崖起,還有高家崖渠、山門口渠、溫泉渠、郭家村渠,灌地1300餘畝。上四渠原有舊跡埋塞不流,泉水漫溢,地上行人躑躅,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縣鄧夢琴親履疏浚,各分為東西兩渠,水有所歸。民國十一年(1922),除高家崖渠灌地200餘畝外,其餘三渠未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重新治理清水河,興修水庫6座,灌溉農田20000多畝。

伐魚河

屬渭河南岸(右岸)一級支流。伐魚河古稱磻溪。《水經注》載:"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流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蹟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今考,源於天王鎮境內秦嶺北麓青峰山北側。由西南流向東北。沿途接攬石安、十八盤、三十盤渭河二級支流及大平里三級支流,於天王鎮胥家村北3公里處注入渭河。流域面積155.1平方公里,總長26.3公里,平均比降3.16‰。多年平均流量8136.6萬立方米。

上游流經土石山區,河道狹窄,水流湍急;下游出峪口,河道漸現寬坦。歷代有引用伐魚河水灌溉史實。1973年11月21日,在伐魚河峪口以上300米處興建了釣魚台水庫,設計別致,宏偉壯觀,為西北地區唯一的雙曲拱型壩。

地下水

本縣南靠秦嶺,北抵黃土原,渭河由西向東流徑中部;西、南、北三面高,東部低而開闊。這是境內地下水形成和運動的地質地貌基礎。

依地下水儲存條件,可分鬆散岩孔隙水和結晶岩裂隙水。鬆散岩孔隙水分布於黃土台塬和河谷階地;結晶岩裂隙水分布於秦嶺北坡基石山區。

地下水總的流向自南北兩側分別北東、南東方向流向中部河谷區,至渭河漫灘轉向東流。潛水主要接受降水滲入、河水滲漏和地下徑流補給。通過河流、地下徑流、泉和人工開採等途徑排泄;承壓水主要接受兩側徑流補給。通過越層補給潛水和人工開採途徑排泄。地下水補給模數,因地貌單元不同各異,渭、千河漫灘及一級階地,每年每平方公里為93.94~164.2萬立方米,渭、千河二級地每年每平方公里為48.15~54萬立方米,渭、千河三、四、五級地每年每平方公里15.1~31.1萬立方米;金陵河川道每年每平方公里17.76萬立方米;周原每年每平方公里12.45萬立方米;賈村、硤石、陵原及渭河南二級黃土台塬,每年每平方公里3.55~13.4萬立方米,賈村原凹為6.8萬立方米。

本縣地下水化學成份簡單,水質較好。潛水主要為碳酸鈣、重碳酸鈣鎂和碳酸鈣鈉型水,局部有硫酸鈣、鈉及氟離子型水。無色、無味、無嗅、透明,礦化度每升5.2毫克,pH7.7,主要離子含量不超過飲用水標準,適合人畜飲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但城鎮、工廠、村莊附近地下水受污染,有毒元素汞、砷、氰、鉛、酚等均有超標,特別在茵香河以東地區,水內含氟量每升高達8毫克。通洞、赤沙、坪頭、新民、香泉等地,地下水含氟量均超過飲用水標準。

肥水為本縣地下水又一特點。據1977年在全縣22個公社、220個大隊普查,有肥水井270眼。主要成份為硝態氮,少量為亞硝態氮,每立方米含氮量15~30毫克的肥水井達166眼,每立方米含氮量31~50毫克的肥水井63眼,每立方米含氮量在100毫克以上的肥水井32眼。周原張謝一眼肥水井每立方米含氮量高達360毫克,以畝灌50立方米計算,每灌一次肥水相當施硫氨90公斤。

全縣地下水儲量2.124億立方米,可開採量達1.22億立方米,實際開採量為8170.5萬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4273萬立方米,工業用水3144立方米,生活用水753.5立方米。

泉水是地下水的出露。約在5000年前就有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的傳說。唐如意元年(692),建高泉渠,引泉水入虢縣城飲水澆園。明崇禎年間(1628~1645),在陽平西北寺崖頭"開浚眾泉,合流成渠"。民國三十五年(1946)《寶雞鄉土志》記載,全縣(含今寶雞市區)共有伏泉33眼。1982年12月在周原和賈村原調查,有泉98眼。1985年全縣普查統計(除秦嶺北麓、西部山區和縣功丘陵區),有伏泉297眼。今擇名泉略記。

涼泉:縣城西南20公里,在馬營鎮涼泉村。水出自石盆,清澈。舊志載:"泉下有涼泉堰,灌田五十畝。"今為涼泉村天然自來水。

溫泉:源於馬營鎮溫水溝石崖根。隆冬,泉水熱氣騰騰,四周白雪皚皚,縷縷白色泉氣升起,景色媚人。水溫攝氏35度左右,含有多種礦物質,用其洗澡,對皮膚病、關節炎有一定療效。

周公泉:縣城東南27公里,源於釣渭鄉龍虎山下,水甘美,供千餘戶飲用。

基礎設施

寶雞縣,基礎設施齊全。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匯,承東啟西,南通西南諸省,北達寧夏。310國道、西寶高速、西寶南、中、北等公路幹線均從縣境內通過,縣鄉公路總里程達到761公里,已基本形成以國道、省道公路為主幹、縣鄉公路為骨架,鄉村道路為基礎的完整的公路交通網絡。通訊便捷,全縣程控電話交換機容量10萬線,移動電話用戶4.3萬戶。電力供應充足,供電線路1696公里,裝電容量15.6萬千伏。

財政

寶雞縣,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全縣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艱苦創業,辛勤耕耘,古老的大地煥發了蓬勃的生機。2002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3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9142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2元。農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糧經比調整到69:31,畜牧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的49%。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工業總產值58.5億元,境內有部省市屬企事業單位30多家,技術力量雄厚,門類齊全,為發展地方工業和鄉鎮企業提供了極好的依託條件,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加工,食品、建築建材、冶金、造紙、化工、紡織、輕工、電子等為主的產業格局。鄉鎮企業方興未艾,總戶數達到25325戶,從業人員14.2萬人,完成企業總產值89.6億元。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比重占到全縣經濟總量的42.8%。惠民乳品公司成為國家農業部等八部委確定的全國151戶重點龍頭企業之一。秦玉牌麵粉、惠民嬰兒配方奶粉獲全國免檢產品稱號。

其他

寶雞縣,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2年,全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533人,1998-2002年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23項,43項獲國家專利,虢陽星火技術密集區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重大星火建設項目,科技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達到 54.2%。全縣共有學校513所,教職工6744人,在校學生150185人。小學、初中學生入學率分別達到99.8%和97.1%。全縣擁有衛星接收站45座,電視差轉台96個,電視人口覆蓋率95%。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2個,擁有病床1381張,衛生技術人員1350人, 縣城衛生先進單位普及率達到55%。 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城市環境整治優秀縣城"、陝西省"雙擁模範先進縣"四連冠、省級衛生縣城等稱號,"計劃生育綜合服務縣"創建工作已通過省市驗收。

寶雞縣,投資環境理想。縣上相繼出台了《寶雞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辦法》、《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規定,設立了政務大廳,實行"一廳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為客商投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先後有TCL集團、湖南湘火炬、秦川機床等上市公司來縣發展。

寶雞縣,一塊希望的土地。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我縣提出了建設陝西經濟強縣的奮鬥目標。把發展作為強縣富民的第一要務,搶抓西部大開發、"一線兩帶"、寶雞建設百萬人口大城市三大機遇;實施開放促開發、城市化帶動、科教興縣三大戰略;狠抓經濟結構調整、非公有制發展、城鎮建設三大重點;實現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傳統工業逐步向新型工業、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三大轉變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努力建設陝西經濟強縣。

經國務院批准,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撤縣改設陳倉區。該區轄18鎮,人口60萬。據悉,陳倉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寶雞縣秦漢時為陳倉縣,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稱寶雞縣。今天舉行的陳倉區成立大會求真務實,會後舉行了投資總額1.7億元、引資1.34億元的建設簽約和虢鎮渭河大橋加寬改建、姜子牙釣魚台雜果觀光示範園等建設工程的開工儀式。

旅遊景點

縣境內景觀名勝眾多,文化底蘊豐厚。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旅遊景點20多個。文王訪賢、子牙垂釣之釣魚台水清谷幽,風景秀麗,是國家"AAA"級景區。中華五嶽四鎮之西鎮吳山,奇峰並峙,氣勢雄偉,吳岳廟內存諸多唐宋碑石,有"小碑林"之稱。西秦戰鼓、社火、臉譜、曲藝等民間藝術多姿多彩,散發着周秦文化的遺風古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