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灵璧磬云山地质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东,占地面积约42平方千米。公园内地质遗迹共可分为:“沉积构造、典型岩石、岩石地貌景观、地震足迹景观、古生物遗迹、地层剖面、构造形迹和岩浆岩八大类。公园内人文景观含摩崖石刻、宋采石坑遗址、拔剑泉、御安庙、十八罗汉、将军洞、飞来石等。[1]

地理环境

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渔沟镇东,规划占地面积约42km2。公园内地质遗迹共可分为:“沉积构造、典型岩石、岩石地貌景观、地震足迹景观、古生物遗迹、地层剖面、构造形迹和岩浆岩八大类。公园内人文景观含摩崖石刻、宋采石坑遗址、拔剑泉、御安庙、十八罗汉、将军洞、飞来石等。

磬云山地质公园被誉为上元古时代地球演变的“黑匣子”,地壳运动历史的活教科书。它以独特的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融入人文景观,成为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胜地。

历史沿革

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始建于2011年6月,同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

2014年5月8日,灵璧县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牌。

磬云山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灵璧县境内,于2011年5月被认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因盛产灵璧奇石而名扬中外。磬云山地质公园被誉为上元古时代地球演变的“黑匣子”,地壳运动历史的活教科书。它以独特的地质科考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成为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的胜地。地处北纬33°18’~34°02’,东经117°17’~117°44’,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868~922ml,雨量充沛,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磬云山地质独特,以石灰岩地貌景观为特征。自然景观与奇石文化融为一体,地质遗迹奇特,地貌造型罕见。磬云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溶蚀改造下,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灵璧奇石”。磬云山蕴藏美石,所产奇石玉振金声、余音悠长,宋代诗人方岩以“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的诗句是对其声色之美的高度概括。从礼制严明的汉代以来,用灵璧磬石制作的乐器已成为皇权、礼治的象征。灵璧奇石之所以能做乐器,因其以原藻类为礁体,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吸附了大量的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加上自身的原藻类成分,其密度最接近于铜。长期把玩,可去除体内酸毒,有改善体质,愉悦身心之功效。

山美,石灵,水秀!

磬云山下的深岩泉水和灵璧石一起,历经七亿年沉淀相守,已然融为一体。口感细腻甘甜,富含多种原藻类成分及微量元素,此水和磬云山的地质构造一样稀世罕见。常饮此水可调理三元相位、使内聚混元,达形神合一之妙境。用其泡茶可聚气凝神,滋身养颜,使人皮肤白皙,血气通畅。

自远古震旦时期,经过七亿年孕育的地质层中,流淌着一股富矿型泉水。此水穿梭浸润在闻名中外的灵璧奇石之中,经过奇石礁体“原藻类”的渗滤吸附和石灰岩的净化作用,极尽巧斧天工。石因水而美,水因石而灵。形成了富含多种藻类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水体结构,滋养着楚汉之地万千百姓。

2019年9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验收并正式命名了7处国家地质公园和1处国家矿山公园。新命名的7处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安徽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 。

主要景点

宋代采石坑遗址

宋代采石坑遗址位于渔沟镇钓台村郑巷自然庄南,磬云山西北麓。宋代《云林石谱》之记载的灵璧石就缘产于此。2004年被灵璧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为记。2008年复又新立一碑一亭。

古时开采灵璧石工具简陋,主要依靠人力挖掘、起运,开采范围相对集中,因为采石坑遗址地处磬云山脚下,收藏灵璧石质地坚韧,音韵铮碂,成为当时人们采挖奇石首选之地,从而形成采石大坑,由于历史年代变迁,老坑饱经沧桑,几近淤平,但当年采石轮廓依稀可辨。

摩崖石刻

在磬云山南崖,有宋代摩崖石刻依山造像,镂雕在一块长16米、高2米的原石上,有观音菩萨及其弟子等百余尊,大者尺、小者寸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石刻中部刻有“大宋嘉祐三年(1056年)雕刻”八个大字,距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