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全斷言標記式語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全主張标记语言

圖片來自blogspot

安全主張标记语言Security 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简称SAML,发音sam-el[1])是一个基于XML开源标准数据格式,它在当事方之间交换身份验证授权数据,尤其是在身份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交换。

介紹

SAML是OASIS安全服务技术委员会的一个产品,始于2001年。其最近的主要更新发布于2005年,但协议的增强仍在通过附加的可选标准稳步增加。

SAML解决的最重要的需求是网页浏览器單一登入(SSO)。单点登录在内部网层面比较常见,(例如使用Cookie),但将其扩展到内部网之外则一直存在问题,并使得不可互操作的专有技术激增。(另一种近日解决浏览器单点登录问题的方法是OpenID ConnectOpenID Connect协议)[2]

原则

SAML规范定义了三个角色:委托人(通常为一名用户)、身份提供者(IdP),服务提供者(SP)。在用SAML解决的使用案例中,委托人从服务提供者那里请求一项服务。服务提供者请求身份提供者并从那里并获得一个身份主張。服务提供者可以基于这一主張进行存取控制的判断——即决定委托人是否有权执行某些服务。

在将身份主張发送给服务提供者之前,身份提供者也可能向委托人要求一些信息——例如用户名和密码,以验证委托人的身份。SAML规范了三方之间的主張,尤其是主張身份消息是由身份提供者传递给服务提供者。在SAML中,一个身份提供者可能提供SAML主張给许多服务提供者。同样的,一个服务提供者可以依赖并信任许多独立的身份提供者的主張。

SAML没有规定身份提供者的身份验证方法;他们大多使用用户名和密码,但也有其他验证方式,包括采用多重要素驗證。诸如轻型目录访问协议RADIUSActive Directory等目录服务允许用户使用一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这是身份提供者使用身份验证令牌的一个典型来源。Template:What[3]许多流行的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也提供身份验证服务,理论上他们也可以支持SAML交换。

历史

OASIS安全服务技术委员会(SSTC)于2001年1月首次举行会议,提出“定义一个用于交换身份验证和授权的XML框架。”[4]为完成此目标,下列知识产权在该年的头两个月内向SSTC进行了捐献:

  • Security Services Markup Language(S2ML),来自Netegrity
  • AuthXML,来自Securant
  • XML Trust Asser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X-TASS),来自VeriSign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kup Language(ITML),来自Jamcracker

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OASIS于2002年11月宣布“安全主張标记语言”(SAML)V1.0规范成为一个OASIS标准。[5]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非营利及政府组织的联盟Liberty Alliance提出了一个扩展SAML标准的“自由聯盟統一聯合框架”(ID-FF)。与其前身SAML类似,Liberty ID-FF提出了一个标准化、跨域、基于Web的单点登录框架。此外,Liberty描绘了一个“信任圈”(circle of trust),其中每个参与域被信任将准确记录识别用户的过程、所使用的身份验证类型,以及任何与生成身份验证凭据相关的策略。信任圈中的其他成员可以查验这些策略,以决定是否信任此类信息。

虽然ID-FF开发了Liberty,SSTC已开始小规模升级到SAML规范。这使得SSTC在2003年9月批准了SAML V1.1规范。在同月,Liberty将ID-FF贡献至OASIS,从而为SAML下一版本奠基。2005年3月,SAML V2.0被宣布成为一项OASIS标准。SAML V2.0意味着Liberty ID-FF及其他专有扩展的收敛,以及包括SAML本身的早期版本。大多数SAML实现支持V2.0,并也大多支持V1.1以实现向后兼容。截至2008年1月,SAML V2.0的开发已在政府、高等教育和全球商业企业中普遍存在。[6]

參考文獻

  1. What is SAML? - A Word Definition From the Webopedia Computer Dictionary. Webopedia.com. [2013-09-21]. 
  2. OpenID versus Single-Sign-On Server. alleged.org.uk. 2007-08-13 [201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3. SAML: The Secret to Centralized Ident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Week.com. 2004-11-23 [2014-05-23]. 
  4. Template:Cite mailing list
  5. History of SAML. SAMLXML.org. 2007-12-05 [2014-05-22]. 
  6. Google, NTT and the US GSA Deploy SAML 2.0 for Digital Identity Management. Oracle Journal. 2008-01-29 [2014-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