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宁河县教堂地处天津市东北部,紧邻滨海新区的生态区,有驰名全国的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基督徒人数发展迅速,全县基督徒人数达千人以上,平时分散在十几个村落的家庭中聚会,鉴于异端、邪教活动频繁,常常搅扰教会,为了便于教会管理,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利用拆迁的有利时机,与宁河县政府经过多年的协调、当地信徒多方祷告,最终促成建堂事宜。
天津市基督教会两会于2014年7月29日上午九时,在天津市宁河县举行献堂典礼。天津市基督教两会主要负责人及郊县教会同工参加了献堂典礼。
天津市基督教两会副主席兼副会长毛雅君牧师在证道中勉励宁河县广大基督徒教内要合而为一,彼此相爱,共同兴旺主的福音,建立基督的身体。教外要爱国守法,荣神益人,使宁河教堂成为金登台。
如今的宁河县基督徒告别了简陋狭小的矮屋,迁进了宽敞明亮且设施齐备具有现代化办公条件的礼拜堂,总占地面积由原来的七十多平米扩大到现在的两千余平米,面积增加了近三十倍。
宁河教堂交付使用不但满足了广大基督徒的聚会需要,还可以此为基地,培训义工,发展公益事业,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宁河县教堂的落成使广大基督徒看到了神对天津教会的祝福,宁河县的广大基督徒充满了感恩之心。宁河教堂献堂庆典使天津基督教堂的数量增加到八座。
教堂的产生
在基督教被正式承认之前,任何公开的祈祷和传教活动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早期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和活动都是采取名副其实的“地下活动”。在秘密开挖的地道内,安放一张特制的长桌作为会议之用。地道的两侧壁上,挖出一个个的穴龛,里面刻画着粗拙的圣像作为信徒们膜拜的对象。由于怕教外的敌视者发现,这些圣像和圣经故事都采用象征的手法。如阳光代表上帝,鸽子橄榄枝代表和平、幸福;牧童象征耶稣,一群羔羊象征人民,并以此代表耶稣爱人民;一个孩子在洗澡象征皈依基督教的新教徒正在举行洗礼[1]仪式;这种地下的穴龛盛行于公元1世纪到公元4世纪初叶,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堂建筑形式。
从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2],使基督教取得了国教地位,在此之后,地下的穴龛活动终止停止了,地面的基督教教堂建筑开始出现。
参考文献
- ↑ 基督教洗礼的意义,新浪博客,2010-05-31
- ↑ 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的新纪元,个人图书馆,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