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孙六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六合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孙六合,男,1938年10月生,,河南禹州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3]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腧穴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出生地点----河南禹州

出生日期----1938年10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医疗教育工作者

毕业院校----河南中医学院

代表作品----《古今穴性探微》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科   室 ---- 内科

执业地点----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专   业 ---- 中医

教学职称----教授

教育经历

196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

出诊时间

周一至周六上午。

研究方向

穴位敷贴及内服治疗肺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腧穴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

学术思想

1.强调辨经、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孙教授在临床上极为重视辨证施治,强调辨经、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症状上辨经求因,证候上辨证审因,病种上中西互参,充分体现理法方穴的针灸治疗特色。在诊治过程中,尤其重视经络辨证,根据经脉分布部位和所联系脏腑生理、病理特点,详细分析各种临床表现,确定病在何经、何脏、何腑而后予以治疗,力求辨经、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2.创立特色针刺手法

孙教授结合多年临床观察,创立了努运热补手法和提运凉泻手法。

研成果

先后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如《巨刺法应用规律的研究》、《"阴阳互刺法"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多种热补手法筛选》、《多种凉泻手法筛选》、《大椎为诸阳之会》等课题。

获奖情况

《巨刺法应用规律的研究》于1992年12月获得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阴阳互刺法"治疗癫痫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于1998年10月获得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种热补手法筛选》1998年10月获得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种凉泻手法筛选》2003年9月获得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大椎为诸阳之会》获得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主要论文

[1]孙六合. 我对大椎穴临床应用的一些见解[A]. 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腧穴专业委员会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业委员会:,2006:4.

[2]孙六合. 浅谈大椎穴的临床应用[A].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1987:2.

[3]孙六合,曹健美. 浅谈穴位贴敷疗法[J]. 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02:45-46.

[4]孙六合,曹健美. 抗癌膏穴贴及内服中药对荷瘤小鼠脾LAK细胞活性和SIL-2R水平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1,03:15-17.

[5]孙六合,高希言,刘轲,董善京,张景峰. 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水平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1,06:546-547.

[6]孙六合,刘轲,董善京,周友龙,张景峰. 凉泻针刺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浆环核苷酸及其比值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1,07:591-592.

[7]孙六合,王燕. 巨刺法应用规律研究[J]. 中国针灸,2003,09:42-44.

[8]邹晓阳,孙六合. 抗癌膏穴位贴敷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02:41-43+64.

[9]孙六合,蒋可. 水针针刺扶突穴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J]. 中医药学刊,2003,09:1468.

[10]孙六合,尤艳利. 以内迎香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36例[J]. 北京中医,2004,01:42-43.

[11]孙六合,尤艳利. 点刺内迎香治疗面神经麻痹后遗症42例[J]. 四川中医,2004,04:93-94.

[12]孙六合,尤艳利. 孔最穴配合额旁1线治疗哮喘急性发作38例[J]. 中国针灸,2004,06:30.

[13]孙六合,杨庆有. 抗癌膏穴位贴敷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癌细胞周期移行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2,09:50-52.

[14]孙六合,王燕. 口内三针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后遗症56例[J]. 中国针灸,2002,12:14.

[15]孙六合,王燕. 抗癌膏穴贴对荷瘤小鼠脾NK细胞、IL-2活性的影响[J]. 北京中医,2002,02:117-119.

[16]孙六合,蒋可. 《经络学》教学法探索[J]. 河南中医,2002,02:78.

[17]孙六合,王燕. 浅谈巨刺法的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02,06:74-75.

[18]孙六合,蒋可. 穴位敷贴癌痛灵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02:19-20.

[19]孙六合,张中成,路玫,姚俊卿,孟庆莲,马裕袖,高希言. 多种热补手法对健康人穴温影响的对比观察[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02:40-43.

[20]孙六合,张淑君,张中成,田雁华,孙国胜. 多种热补手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05:19-20.

[21]孙六合. 浅谈五输穴以井为始之理[J]. 河南中医,1985,01:31.

[22]孙六合. 浅淡"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J]. 河南中医,1986,01:32.

[23]孙六合. 大肠俞穴的临床应用[J]. 陕西中医,1986,04:173.

[24]孙六合. 针刺膻中穴治疗胸痛50例[J]. 中原医刊,1986,05:27.

[25]孙六合. 对天突丰隆治痰作用的浅见[J]. 中原医刊,1987,05:36.

[26]孙六合 张华伟. 针药并用治疗甲亢[N]. 中国中医药报,2003-09-22.

出版著作

代表作《古今穴性探微》。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