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孙世刚 | |
---|---|
| |
出生 | 1954年7月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重庆万州 |
民族 | 汉 |
母校 | 厦门大学 |
职业 | 科研教学工作者 |
研究领域 |
电化学 表界面科学 |
孙世刚[1]
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54年7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籍贯重庆万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6年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
教育背景[2]
- 1982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
- 1986年,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
- 1986年,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先后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界面电化学所和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人物生平[3]
- 1987年,回到厦大
- 1989年,起历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 2000年,起任厦大副校长
- 200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2007年,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 2012年,请辞厦大副校长,专心做科研
- 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7年12月,被上海电力大学聘为“双聘院士”
研究方向
- 孙世刚院士长期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
科研成果
- 孙世刚教授主要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他长期立足基础研究,结合实际应用,针对电催化领域的科学难题,注重发展原创性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具有引领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他1987年学成归国到厦门大学工作,致力于开拓原子/分子水平电催化研究。1990年建立国内第一套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系统,随后又创建了国际上迄今最快的时间分辨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从而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揭示分子水平电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他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这一工作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破解了长期认为不可能制备高表面能纳米晶的难题。该成果于2007年发表在Science上,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入选美国化学会C&EN年度24项重大研究进展、英国皇家化学Chemistry World年度40项研究前沿、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其后续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引领了国际上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纳米材料新方向。
主要奖项及荣誉[4]
- 1993年06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3年10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 1994年12月,获中国光华科技基金奖二等奖,并被国家计委、财政部、科委联合表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获“金牛奖”
- 1994年12月,还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颁发的“中国博士后首届‘国氏’奖”
- 1997年03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8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
- 1998年08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 1999年06月,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 2001年12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2年12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 2009年,获首届中国电化学贡献奖
- 2010年,获国际电化学会授予的Brian Conway奖章,后者是我国学者获得的第一个国际电化学会学术奖
- 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电催化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 2015年,获得中法化学讲座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电化学基础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