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濕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嬰兒濕疹(infantile eczema),中醫稱之為「奶癬」或「胎斂瘡」,是有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為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急、慢性期重疊交替,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本病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易復發,可泛發或局限,由於病變在表皮,愈後一般不留瘢痕。 [1]
別稱 | 英文名稱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
與遺傳、環境、某些過敏物質等有關 | 丘皰疹、小水皰、糜爛,滲出液,奇癢 |
目錄
病因
病因較複雜,與多種內外因素有關,有時很難明確具體的病因。
機體內在因素
如機體免疫功能失衡或免疫缺陷;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腫瘤等系統性疾病也可能成為濕疹的內在誘因;遺傳性或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外在因素
消化道攝入食物性變應原,如牛奶、魚、蝦、牛羊肉、雞蛋等致敏因素,或環境中存在過敏原,可使體內發生Ⅰ型變態反應。此外,機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經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較強的鹼性肥皂,過高營養,以及腸內異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陽光、紫外線、寒冷、濕熱等物理因素,接觸絲織品或人造纖維,外用藥物,以及皮膚細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濕疹或加重其病情。 [2]
主要表現
起病大多在生後1~3個月,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半後大多數患兒自愈。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 病情輕重不一,皮疹多見於頭面部,逐漸蔓延至頸部、肩部、軀幹、四肢。皮損呈多形性,初起時為紅斑或紅丘疹,隨着病情進展可逐漸增多,病出現丘皰疹、小水皰、糜爛、結痂等,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有奇癢,患兒夜間哭鬧,躁動不安。可因搔抓而繼發感染,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極少數患兒可發生全身感染。
臨床分期
急性期 起病急,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底水腫,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水皰破潰後糜爛,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黃白色漿液性結痂,厚薄不一,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常合併擦爛。破潰可能繼發感染。患兒癢感明顯,煩躁不安。
亞急性期 因治療不當由急性期濕疹演變而來。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皮損以小丘疹為主,可有白色鱗屑,殘留少許丘皰疹及糜爛面。癢感稍減。
慢性期 由急性、亞急性期演變而來,也可一開始就是慢性期表現。反覆發作,多見於1歲以上嬰幼兒。以皮膚粗糙、肥厚、丘疹、鱗屑及色素沉着為主要臨床表現。多分布在四肢,在一定誘因下,可急性發作,明顯瘙癢。
臨床分型
脂溢型 多見於1~3個月嬰兒。患兒前額、頰部和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可有較厚的黃色液痂。嚴重時,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
滲出型 多見於3~6個月嬰兒,尤其是肥胖的嬰兒。患兒雙側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間有小水皰和紅斑,底部水腫,片狀糜爛,有黃色漿液滲出。
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嬰兒。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常見於面部、軀幹和四肢側伸面。
[3]
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皮疹表現,多在滿月後開始發病,好發於頭面部,但軀幹亦可受累,急性期的多形性皮疹,易有滲出液,瘙癢劇烈,反覆發作及慢性期的浸潤、肥厚等特徵,不難診斷。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特異性表現,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可能增加。 [4]
鑑別診斷
擦爛紅斑
擦爛紅斑多見於耳後、腹股溝、肛周、頸部,多發生於肥胖嬰兒,好發於夏季,由於濕熱、流涎、局部護理不當所致。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有接觸史,皮膚損害發生於接觸部位,邊界清楚。可行斑貼試驗鑑別。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為淡紅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邊緣隆起,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少量鱗屑,同時常合併鵝口瘡。可行真菌檢查。
尿布皮炎
發生在尿布區域或肛周的濕疹,應與尿布皮炎相鑑別。尿布皮炎為位於尿布區域的邊界清楚的瀰漫性紅斑、丘疹、丘皰疹及鱗屑。 [5]
治療
飲食管理
最好能找到並避免過敏原。如牛奶蛋白過敏患兒應改食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保護皮膚屏障功能
對於滲出型和乾燥型濕疹,如果表面沒有破潰,應該給患兒用一些不過敏的保濕霜,起到保濕作用。對於嚴重的濕疹,可以局部短期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塗抹,有明顯的抗炎和止癢作用,注意避免長時間大劑量應用以免產生副作用。如果局部破潰感染,則需要局部塗抹抗生素軟膏消炎治療。
局部治療
是治療嬰兒濕疹的主要手段,應根據濕疹分期選用恰當藥物治療。
全身治療
- 口服抗組胺類藥物 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如撲爾敏等。
- 全身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無論口服還是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都能很快控制症狀,但停藥後易復發,不能根治,且長期應用後有依賴性和各種不良反應,故應酌情慎用。
- 抗生素 對伴有廣泛感染、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的患兒,可系統應用抗生素治療。
中藥治療
根據濕疹分期及乾濕性選用外用藥,急性期可用蛇床子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膏狀外敷,或大青葉煮水濾渣濕敷。慢性期可用吳茱萸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軟膏外塗。三黃洗劑、黃柏霜外搽用於治療乾性濕疹。生地榆、黃柏煎水或馬齒筧合劑、2%硼酸水外用冷濕敷,待糜爛減輕後,選用青黛散油或蛋黃油外搽,可治療脂溢性和濕性濕疹。內服藥以清熱、解毒、涼血為主。
物理治療
對慢性頑固性濕疹可用紫外線照射療法。 [6]
預防護理
- 患兒應該每天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但是水溫不能過高,儘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忌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痂皮較厚者,宜先用消毒麻油濕潤,再擦掉痂皮,切勿硬性剝除。
- 儘量避免搔抓和摩擦,衣着宜寬鬆,不宜太厚,穿棉質衣物,避免接觸毛織、化纖衣物。
- 母乳餵養者,母親不宜食辛辣、燥熱、魚腥、牛羊肉等發物;患兒忌添加蝦、蟹、魚等易過敏食物。
視頻
名醫講述嬰兒濕疹!
寶寶濕疹不要急
嬰兒濕疹怎麼辦
參考來源
- 湯建萍,曾迎紅,周斌. 嬰兒濕疹患兒血清食物特異性IgE變化及意義. 《 中國當代兒科雜誌 》 , 2003
- 劉捷,葉濤,李義民,張立新等. 嬰兒濕疹發病因素流行病學調查. 《 中國婦幼保健 》 , 年
- 魏鵬,王有鵬,張哲奎,張小芳. 中藥外洗治療嬰兒濕疹100例. 《 WanFang 》 , 年
- 潘巧琴,周瑩,陳旭東等. 優質護理對嬰兒濕疹生活質量和併發症的影響. 《 中國現代醫生 》 , 2015
- 雒春香[1],余靜珠[2]等. 金銀花煎液外洗治療嬰兒濕疹50例療效觀察. 《 中國藥物與臨床 》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