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婦欲害姑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婆羅門婦欲害姑緣,婆羅門夫婦看見老母親竟然回來了,大吃一驚,以為是殭屍鬼索命來了,都躲得遠遠的,不敢上前。
老母親說:「你們別害怕!我是死後上了天堂,又從天堂回來的,還帶回來許多財寶。」
原文
從前,有個婆羅門娶了個年輕的妻子。
他妻子容貌艷麗,性情淫蕩,不太安分守己。婆羅門為了謀生,經常要出門,這就給了他妻子許多機會。可是家中還有一個婆婆,這使得婆羅門的妻子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個女人從早到晚都在琢磨:「怎樣才能把這個老不死的眼中釘除去?」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從此,她對婆婆百依百順,孝順極了。每天一早就問安,晚上安置睡眠,天一冷就添衣,肚子未餓先做飯,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一定先端給婆婆,嘴上也是甜言蜜語,哄得老太太心花怒放,逢人就說自己的媳婦好。
婆羅門看到這種情形,自然十分高興,對妻子說:「你這麼做,可真稱得上是孝順的媳婦。我母親年齡已大,沒想到還能碰到你這個好媳婦,靠着你,還能再享幾年福。」
他妻子說:「我現在供養婆婆的,充其量都是些人世間常有的東西,算得了什麼呢?如果能夠讓婆婆享受到天堂的各種供養,那才算是盡了我們做兒女的心愿。你說說,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老母親送到天堂去,讓她在那兒永遠享福?」
婆羅門想了半天,說:「照我們婆羅門教的辦法,要從山崖上跳下去,或者跳到火堆里,這樣,就可以升天了。」
他妻子連忙說:「既然可以用辦法把婆婆送上天堂,讓她到天堂享福,那麼又何必讓她繼續留在世間,受世間這些粗茶淡飯的供養呢?」
婆羅門想了想,覺得妻子的話挺有道理的,就在田野上挖了個深深的大坑,在裡面堆上許多木柴,把它點燃了。然後他帶着母親,召集親戚、朋友、其他婆羅門等,在火坑邊舉行宴會。大家又吃又喝、又唱又跳的,盡歡竟日,客人們散去之後,只剩下婆羅門夫妻及老母親三人,夫妻倆便讓母親來到火坑裡,猛地把老母親推進火坑,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湊巧的是,火坑中有個小土崁上,老人家一骨碌滾下去,剛好掉在土崁上,沒掉進火中。老人家這才明白,兒媳婦過去的孝順全是假裝的,心地竟是這麼毒辣。她使出全身的力氣,拚命向上爬,好不容易爬出坑來。這時,天色已漸漸黑了下來,她順着來時的路途,蹣跚地走回家,途中經過一片叢林時,由於天色完全黑了下來,從陰森森的叢林中時而傳來一聲聲令人汗毛直豎的嚎叫聲。老人家膽顫心驚,生怕碰到豺狼虎豹、羅剎毒蛇,再也不敢向前走了,便找了一棵大樹,爬上去,躲在一個枝葉繁茂的樹叉處。
附近有一夥盜賊,經常四出作案。這天,他們又偷了一批財寶,一伙人來到森林中休息、分贓,湊巧就坐在老人家躲藏的大樹下。 她聽到樹下來了一夥小偷,心中害怕極了,一動也不敢動,唯恐被人發現。可是,她越是緊張就越是渾身打哆嗦,嗓子癢得實在憋不住了,忍不住咳嗽了一聲,又嚇得連忙用手把嘴捂住,憋得滿臉通紅。
而那些賊聽見樹上突然發出咳嗽聲,也嚇壞了,以為有什麼惡鬼在這兒,個個拔腿就逃,連那些偷來的財物也沒來得及帶走。
老人家等天亮了,就從樹上下來,見樹底下擺滿了各種寶物,她從中挑選了一些值錢的,什麼瓔珞、珠璣、金釧、耳環之類的珍寶,滿載而歸。
婆羅門夫婦看見老母親竟然回來了,大吃一驚,以為是殭屍鬼索命來了,都躲得遠遠的,不敢上前。
老母親說:「你們別害怕!我是死後上了天堂,又從天堂回來的,還帶回來許多財寶。」
說着,她解下身上的包袱,指着那些金銀首飾對媳婦說:「你看,這些瓔珞、金釧、耳環等,都是你死去的父母、姑姑、姨娘及姊妹們托我帶給你的。他們給得非常多,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只給你帶回這些。他們說,如果你自己去的話,他們還會送更多好東西給你。」
婆羅門的妻子聽婆婆這麼說,高興極了,便讓丈夫把自己也送上天堂。她對丈夫說:「婆婆投入火堆而上天堂,得到這麼多財寶,可是卻因為力氣小而沒能多帶,我要是去了,一定能帶回更多財寶!」
婆羅門想了想,覺得妻子的話很有道理,便再次點燃火坑,照上次的樣子,把妻子推入火坑。
可是媳婦的運氣沒有婆婆這麼好,她沒掉在土崁上,而是直接掉入火堆里,一下子就被燒死了。
據《雜寶藏經》卷十《婆羅門婦欲害姑緣》改編。參見《大正藏》第四卷第498頁。[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