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娄永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娄永根

来自 名人简历网 的图片

娄永根,男,汉族,1964年11月生。理学博士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1985、1993和1999年分别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专业和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 族 ---- 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浙江农业大学

学 历 ---- 学士、硕士和博士

人物经历

2001年12月-2003年11月在德国Max-Planck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多次赴瑞士、德国、菲律宾等进行访问或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获2003-2004年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3]

主要从事昆虫化学与分子生态学、功能基因组、生物防治以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专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际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包括发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和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论文3篇。参编专著1本、教材2本。先后招收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博士后10多名 。

个人简历

学历

1995-1999: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

1989-1993: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

1981-1985: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获农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6.8-2006.10: 德国Max-Planck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5.7-2005.8: 德国Max-Planck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合作研究

2003-至今: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12-2003.11:德国Max-Planck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8.10-1999.2: 瑞士Neuchatel大学动物学研究所合作研究

1998-2003: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3-1998: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讲师

1985-1993: 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办公室教学科研秘书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课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研究生课程:动物生态学,昆虫行为与化学生态学,昆虫分子科学,现代昆虫学论坛

研究生培养:已合作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名;培养硕士生8名。目前在培博士生3名、硕士生4名,合作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2名。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化学与分子生态学、功能基因组、生物防治以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植物诱导防御反应的生态学功能、进化及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与功能分析;植物抗虫诱导剂的开发;植食性昆虫唾液中的活性组分及其在诱导植物抗虫反应中的作用;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化学通信的协同进化与机理。

课题项目

水稻间接诱导抗虫性分子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7-2008,主持。

茉莉酸信号途径在调控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释放中的作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2009,主持。

虫害诱导的水稻重要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主持。

天敌与害虫的互作及控害机制。国家科技部(973专题),2006-2011。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教育部创新团队,2006-2008。

水稻重要抗虫基因的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2008,主持。

水稻诱导抗虫反应中重要基因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2007,主持。

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水稻抗虫反应中的作用。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05-2006,主持。

解析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水稻抗虫反应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主持。

水稻-褐飞虱-天敌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国家科技部(973专题),2000-2005,主持。

水稻挥发性互益素释放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主持。

褐飞虱唾液中的激发子及其诱导的水稻挥发性互益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2001,主持。

奖励情况

1998年,获Novartis基金奖学金;

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生境多样性对稻虱天敌的保护利用及生境调节技术。2001年,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第4);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昆虫学报2002年度优秀论文奖(第1);

稻虱缨小蜂对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卵的识别机制。2004年,第一届中国科协刊物优秀论文奖(第1)。

2003-2004年度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2004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

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教育部。

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主要论著

1. Lou YG and Cheng JA. 2001. Host-recognition kairomone from Sogatella furcifera for parasitoid Anagrus nilaparvatae.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101: 59-68

2. Lou YG and Cheng JA. 2003. Role of rice volatiles in the foraging behaviour of the predator 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 for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l). Biocontrol 48: 73-86

3. Lou YG and Baldwin IT. 2003. Manduca sexta recognition and resistance among allopolyploid Nicotiana host plan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 14581-14586

4. Lou YG and Baldwin IT. 2004. Nitrogen supply influences herbivore-induced direct and indirect defenses and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s in Nicotiana attenuata. Plant Physiology 135: 496-506

5. Lou YG, Du MH, Turlings TCJ, Cheng JA and Shan WF. 2005.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jasmonic acid induces volatile emissions in rice and enhances parasitism of Nilaparvata lugens eggs by the parasitoid Anagrus nilaparvatae.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31(9): 1985-2002

6. Lou YG, Ma B and Cheng JA. 2005. Attraction of the parasitoid 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 to rice volatiles induced by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l).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31(10): 2357-2372

7. Lou YG and Baldwin IT. 2006. Silencing of a germin-like gene in Nicotiana attenuata improves performance of native herbivores. Plant Physiology 140(3): 1126-1136

8. Li CB, Zhao JH, Jiang HL, Wu XY, Sun JQ, Zhang CQ, Wang X, Lou YG and Li CY. 2006. The wound-response mutant suppressor of prosystemin-mediated responses6 (spr6) is a weak allele of the tomato homolog of CORONATINE-INSENSITIVE1 (COI1). Plant Cell & Physiology 47(5): 653-663

9. Liu SS, Li YH and Lou YG. 2006. Non-host plant extracts reduce oviposition of a herbivore and enhance parasitism by its parasitoid.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96: 373-378

10. Lu YJ,Wang X,Lou YG,Cheng JA. 2006. Role of ethylene signal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rice volatiles induced by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20): 2457-2465

11. Lou YG, Hua XY, Turlings TCJ, Cheng JA, Chen XX, Ye GY. 2006. Differences in induced volatile emissions among rice varieties results in differential attraction and parasitism of Nilaparvata lugens eggs by the parasitoid Anagrus nilaparvatae in the field.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32(11): 2375-2387.

12. Cheng AY, Lou YG, Mao YB, Lu S, Wang LJ, Chen XY. 2007 Plant Terpenoids: Biosynthesi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 49 (2): 179-186

13. Yu RX, Chen YF, Chen XX, Huang F, Lou YG, Liu SS. 2007. Effects of venom/calyx fluid from the endoparasitic wasp Cotesia plutellae on the hemocytes of its host Plutella xylostella in vitro.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53(1): 22-29

14. Yuan YX, Zhong SH, Li Q, Zhu ZR, Lou YG, Wang LY, Wang JJ, Wang MY, Li QL, Yang DL, He ZH. 2007 Functional analysis of rice NPR1-like genes reveals that OsNPR1/NH1 is the rice orthologue conferring disease resistance with enhanced herbivore susceptibility.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5: 313–324

15. Cheng AX, Xiang CY, Li JX, Yang CQ, Hu WL, Wang LJ, Lou YG, Chen XY. 2007 The rice (E)-b-caryophyllene synthase (OsTPS3) accounts for the major inducible volatile sesquiterpenes. Phytochemistry 68: 1632–1641

16. Jiang JF, Li JH, Xu YY, Han Y, Bai Y, Zhou GX, Lou YG, Xu ZH, Chong K. 2007 RNAi knockdown of Oryza sativa root meander curling gene led to altered root development and coiling which were mediated by jasmonic acid signalling in rice.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30: 690–699

17. Zhai Q, Li CB, Zheng W, Wu X, Zhao J, Zhou G, Jiang H, Sun J, Lou Y, Li C. 2007 Phytochrome Chromophore Deficiency Leads to Overproduction of Jasmonic Acid and Elevated Expression of Jasmonate-Responsive Gene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Physiol. 48: 1061-107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