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廉·康拉德·伦琴」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威廉·康拉德·伦琴''' 。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威廉·康拉德·伦琴
 +
| 圖像    = [[File:威廉·康拉德·伦琴.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2760084558&di=5e4773e6d8b920f56e88c37c63411680&imgtype=0&src=http%3A%2F%2Fa0.att.hudong.com%2F03%2F40%2F01200000183858136323403070014_s.jpg 原圖鏈接]]] 
 +
| 圖像說明 = 
 +
| 出生日期 =1845年3月27日
 +
| 國籍    =德国
 +
| 别名    =Wilhelm Röntgen 
 +
| 職業    =物理学家
 +
| 知名原因 =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
 +
 
'''威廉·康拉德·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  
+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1]  。
 
  
 中文名 威廉·康拉德·伦琴 外文名 Wilhelm Konrad Rontgen 别     名 伦琴 国     籍德国 出生地 德国莱纳普(今雷姆沙伊德) 出生日期 1845 年3月27日 逝世日期 1923年2月10日 职     业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乌得勒支大学(学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硕士,博士)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   
+
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
 发现X射线(或伦琴射线 、X光
+
 
 +
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
 
 +
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ref>[http://www.ihep.cas.cn/kxcb/kpcg/bsrf/200907/t20090723_2160284.html X射线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用日期2016-01-20]</ref>
 +
 
 +
==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 威廉·康拉德·伦琴  
 +
 
 +
 外文名 Wilhelm Konrad Rontgen  
 +
 
 +
 别    伦琴  
 +
 
 +
 国    德国 出生地 德国莱纳普(今雷姆沙伊德)  
 +
 
 +
 出生日期 :1845 年3月27日  
 +
 
 +
 逝世日期 1923年2月10日  
 +
 
 +
 职    物理学家  
 +
 
 +
 毕业院校乌得勒支大学(学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硕士,博士)  
 +
 
 +
 信    仰基督教  
 +
 
 +
 主要成就 :[[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年)      发现[[X射线]](或伦琴射线、X光)
 +
 
 +
== 人物简介 ==
 +
 
 +
1845年3月27日威廉·康拉德·伦琴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Lennep)。父亲是一个毛纺厂小企业主,母亲是荷兰人,心地非常善良 ,是独生子<ref>[http://pec.jstu.edu.cn/physics/physicist/R%C3%B6ntgen/R%C3%B6ntgen.html 物理学家 威廉·康拉德·伦琴)]江苏理工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引用日期2016-01-20]</ref>
 +
 
 +
伦琴三岁时父亲把自己的企业搬到了荷兰的阿佩尔多恩,伦琴进入了当地的一家私立学校学习, 当时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超人的才能,父母起初希望他继承父亲的呢绒事业,但命运并不以父母的意愿去安排。
 +
 
 +
1862年年底,伦琴进入乌德勒支一所技术实科学校,在这里因画了一位教师的漫画被诬告,而被开除学籍,事实上漫画是别人画的,这一事实使他最终失去中学毕业证书考试的机会, 没有顺利进入大学 。
 +
 
 +
1865年年初,在舅舅的帮助下,伦琴进入乌得勒支大学当了旁听生的身份,选修了哲学和几门自然科学课程;其中有巴洛特(Balech)讲授的数学分析,里斯(Rise)讲授的物理学,为了能进入大学深造,他去了瑞士的苏黎世,那里不需要中学毕业证书,但对那些没有中学毕业证书的人规定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入学考试,但当伦琴面试后免去了入学考试,并于1865年11月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869年以论文《气体的特性》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
苏黎世工业大学有许多著名的教授,对广义相对论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克利斯托维尔(Cristowell)和在热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克劳修斯(Clausius)都在这里任教,伦琴跟随克劳修斯学习热力学课程。
 +
 
 +
1868年离开苏黎世工业大学受聘为维尔兹堡大学教授,接着是孔特(Kundt1839_1894)继任;孔特;这位柏林大学著名教授马格努斯(Magnus)的学生,
 +
 
 +
1866年当时才28岁因发明用粉尘图形测量声速的方法而名声大振,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超群的实验才能,使他很快进入了19世纪德国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的行列,孔特教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严肃认真;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实验讲究程序,注重方法,追求精确性,他在学生中以毫不留情,严格要求而著称,伦琴开始听孔特主讲的光的理论课程,并在孔特的实验室里做关于气体的种种不同属性的实验,伦琴对孔特老师特别尊重,把孔特老师奉为自己的人生楷模。
 +
 
 +
1868年8月6日,伦琴由于毕业成绩优异,破格提前获得了机械工程师的资格证书,并成为孔特主持的实验物理研究所的助手,孔特老师事必躬亲,言传身教,并对伦琴特别信任和厚爱,在协助孔特实验半年后,伦琴开始独立选定了他一直在关注“空气的比热”问题的课题,这是克劳修斯教授所探讨过的。
 +
 
 +
1857年克劳修斯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热运动形式]]》中,初步讨论了比热理论,但是还没有人精确地测出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的比值,伦琴准备完善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理论,他在孔特老师的支持下于1869年6月22日以《各种气体的研究》的杰出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助教,他的学位论文的评语中写道:伦琴先生“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表现出独立的创造才能”。
 +
 
 +
1869年,在维尔茨堡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的克劳修斯接受了波恩大学的邀请;维尔茨堡大学极力聘请孔特接替克劳修斯的职务。
 +
 
 +
1870年,孔特接受这一职务并邀请伦琴一同前往。 
 +
 
 +
1871年随他到维尔茨堡大学和1872年又随他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
 +
 
 +
1872年随孔特到斯决司堡大学并升任讲师和副教授。
 +
 
 +
1879年由于杰出的研究工作在济森大学取得了教授职衔。在这里主要是研究“光”和“电”的关系。
 +
 
 +
1888年又回到了威茨堡麦米伦大学,继孔特之后,任物理研究所所长。
 +
 
 +
1894年被选任威茨堡麦米伦大学校长。这时欧洲的物理学家们和伦琴都在研究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伦琴在克鲁克斯高度真空管通高压电流时看到[[阴极射线]],电子碰在管壁上发生蓝白色的荧光,还发现玻璃管外也有荧光。于是便产生疑问,或许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未知射线。只有真正工作细心、认真踏实的人才能注意并进一步去探索这种细微的变化。
 +
 
 +
== 发现X 线 ==
 +
[[File:威廉·康拉德·伦琴1.jpg|缩略图]]
 +
1895年11月8日夜晚,伦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他在继续实验时为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用黑色硬纸板把放电管严密封好,在接上高压电流进行实验时,他发现1米以外的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发出微弱的浅绿色闪光,一切断电源闪光就立即消失,这一发现使他十分惊奇,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实验,把荧光屏一步步移远,即使在2米左右,屏上仍有较强的荧光出现,当他带着这张涂料纸走进隔壁房间,关上门,拉下窗帘,荧光屏在管子工作时仍继续闪光。当时,伦琴确信,这一新奇的现象是迄今为止尚未观察过的。 
 +
 
 +
1895年最后的几个星期中,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述过自己的观察,无论是协作者,还是同行,伦琴独自工作,以便证实这个偶然的观察是确定的事实,然后他又用木板、纸和书来试验,这些东西对它来说都是透明的。作为一位谨慎的研究者,伦琴当时感受到的是新的、尚未经历过的东西;他希望在提出“完美无暇的结果”  之后才去享受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像伦琴后来所说的那样,这突然降临到他头上的“伟大的命运”    。
 +
 
 +
七个星期之内,这位科学家独自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新的 射线 及其特性,为了排除视力的错觉,他利用感光板把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他甚至吩咐给他把饮食带到研究所去,并在那里安放了一张床铺,以便无须中断利用仪器、特别是利用水银空气泵进行的研究工作。
 +
 
 +
1895年12月22日晚上,他说服他的夫人充当实验对象,当他夫人的手放在荧光屏后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荧光屏上这只有戒指和骨骼毕露的造影就是她自己的手,这种实验对伦琴夫人,也像以后对许多人一样,仿佛产生了一种死亡的征兆。
 +
 
 +
伦琴深信他的观察是证据确凿的,他确信自己已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秘射线;1895年12月28日,他给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递交了一份认真、简洁的通讯,题目为《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那时的伦琴对这种射线是什么确实不了解,这就是他在第一个通报中按代数上的未知数符号“X”命名的原因,伦琴在发现这种射线后说道:“起初,当我做这个穿透性射线的发现时,它是这样奇异而惊人,我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同一实验,以使绝对地肯定它的实验存在,除去实验室中这个奇怪观象之外,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事实还是幻影?我在怀疑和希望之间弄得精疲力尽,也不想让其它思想干扰我的实验”。
 +
 
 +
1896年年初,伦琴把他的新发现公之于众,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应之强烈,影响之迅速,实为科学史上罕见。所有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都开始仿造伦琴的实验设备,抓紧时间重复他的实验,伦琴陆续收到了威廉·汤姆生、斯托克斯(Stokes)、彭加勒(Poincaré)、寇尔劳士、玻尔兹曼(Boltzmonn)等著名科学家的来信,这些热情洋溢的信都赞扬他为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
伦琴曾是科学“普及”的反对者,他担心科学成就将庸俗化;由于这个原因,他自己从未向广大听众作出通俗普及的报导或告;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他的研究所举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开报告会,在这次的报告会上,伦琴请求用X射线拍摄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家克利克尔(Köllicker)的一只手,克利克尔欣然地同意了这个请求,过了片刻,拍好的干板经过显影以后显示出一位八十岁老人形状优美的手骨,这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克利克尔立即建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同年9月举行的大英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协会主席李斯脱(Lister)提出“按首先明确地向世界揭示它们的人命名”。 
 +
 
 +
后来,著名物理学家罗兰认为:“应该把`[[伦琴射线]]'和`[[X射线]]'的名称并用”    ,这就形成了现在两种名称混用的原因,同时把X射线(或γ辐射)的照射剂量的单位称为“[[伦琴]]”。伦琴的这次报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报告印刷成的单行本在以后若干星期内出版了五次;它还被译成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俄文。
 +
 
 +
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把《关于一种新的射线》为题的论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学会和医学协会会长手里,他以严密的文笔,将7个星期的研究结果,写成16个专题。这年正是伦琴50年华诞。这是他为人类奉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
1895 年1月5日论文副本在《维也纳日报》星期版的头版头条作了详细的报道。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传遍了全世界。
 +
 
 +
18951月13日下午5时,伦琴应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讲演和表演,德皇与他共进晚餐并授予二级宝冠勋章和勋位,并批准在波茨坦桥旁为他建立塑像的荣誉。
 +
 
 +
18951月23日在再作了公开演讲后,他的好友柯立卡,一位解剖学教授建议以“[[伦琴线]]”命名此新射线作为纪念,大学生也于当晚举行了火炬游行以示庆祝。但伦琴说:“假如没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X线发现是很难实现的”。谦虚的态度、高尚的品格,伦琴不愧是我们光辉的楷模。
 +
 
 +
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
 
 +
1901年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第一位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立即将此项奖金转赠威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为添置设备之用。此后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和逝世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下于150项,若对伦琴的成就作出估价是很困难的。
 +
 
 +
伦琴的工作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完成的。一个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张大桌子,左旁是个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个火炉,右旁放着高压放电仪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进行X线试验的地方。伦琴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X线研究工作从当前的水平来看,已非常完整。他谢绝了贵族的称号,不申请专利,不谋求赞助,使X线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
 
 +
从1540-1895年间对X线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有25位,其中有波尔、牛顿、富兰克林、安培、欧姆、法拉第、赫兹、克鲁克斯、雷纳德等,伦琴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取得了成功。
 +
 
 +
1923年2月10日在慕尼黑逝世  <ref>[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210/5758.html 1923年2月10日 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逝世)]人民网[引用日期2016-01-20]</ref>  。
 +
 
 +
== 主要贡献 ==
 +
 
 +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释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他发现X射线而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以致这些贡献大多不为人所注意。
 +
 
 +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第一次注意到放在射线管附近的氰亚铂酸钡小屏上发出微光。经过几天废寝忘食的研究,他确定了荧光屏的发光是由于射线管中发出的某种射线所致。因为当时对于这种射线的本质和属性还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称它为X射线,表示未知的意思。同年12月28日,《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会刊》发表了他关于这一发现的第一篇报告。他对这种射线继续进行研究,先后于1896年和1897年又发表了新的论文。
 +
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自己的研究所中作了第一次报告;报告结束时,用X射线拍摄了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教授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克利克尔带头向伦琴欢呼三次,并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
 
 +
[[伦琴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所谓“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发现时,伦琴就用这种射线拍摄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显示出手骨的结构。这种发现立即引起很大的轰动,为伦琴带来了十分巨大的荣誉。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就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奖。
 +
伦琴的原始论文《[[一种新的X射线]]》在50天后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被出版。1896年1月5日 奥地利一家报纸报道了伦琴的发现。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维尔兹堡大学授予他荣誉医学博士学位。在1895年到1897年间他一共出版了总计3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伦琴治学十分的严谨,到如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他的学术论文里面存在错误。
 +
 
 +
== X线意义和应用 ==
 +
 
 +
X射线诊断开创医疗影像技术的新天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人类利用X射线诊断与治疗疾病开拓了新途径,开创了医疗影像技术的先河。但是第一批X射线照相机发出的X射线很弱,曝光进一小时才能成像,且对医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所以为了使医生可以更清晰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灶和症状进行观察、更好地对症下药,迅速、彻底地解除病人的痛楚,同时保护医生的健康。世界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对医疗影像技术进行着研究和改进。
 +
 
 +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医疗影像带来了第一次革命性的创新,结合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第一台医疗影像设备——CT扫描仪诞生了!利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可以更好的分辨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大幅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成为为20世纪医学诊断领域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
 
 +
此后,医疗影像技术迅猛发展,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放射成像(CR)、数字放射成像(DR)、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成像(ECT)等各种数字化医疗影像新技术不断涌现,组成了功能强大的放射成像信息系统(RIS),成为医疗诊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其它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最终形成了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医药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而医药信息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HIS使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门诊、住院患者医护和管理信息,包括临床辅助科室的信息,形成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医院工作质量和效益。
 +
 
 +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建成了完善的HIS,实现了现代化医疗管理。随着HIS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疗影像资料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已经不再满足需要,于是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更先进的医学影像存档及通讯系统(PACS),并于90年代初期与RIS组成PACS/RIS陆续应用到HIS之中。以数字化医疗影像技术为基础,建立PACS/RIS,完善HIS,构成了当今世界数字化医疗的新格局。在这股汹涌而来的数字化医疗浪潮中,而柯达公司正是这股浪潮中提供高新科技的先躯,其实,柯达公司在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在数字影像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
 
 +
1896年X线便应用于临床医学,第一次在伦敦一妇女手中的软组织中取出了一根缝针。身体的任何部位、组织、器官都可以用X线显示并发现异常。
 +
 
 +
== 后世纪念 ==
 +
 
 +
1974年韦茨拉尔的阿图尔·普法伊费尔股份有限公司和霍伊歇尔海姆-吉森的顺克·埃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伦琴奖金]]”,伦琴奖金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的姓氏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对现代物理学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两家公司为伦琴奖金一直担保了6年(到1980年),该奖是由德国吉森尤斯图斯·利比希大学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金金额为5000马克,主要授予年青科学家 可授予一人,也可由几人分享),奖励他们在放射物理学与放射生物学领域基础研究中所写的优秀论文 其它形式的杰出贡献。
 +
 
 +
1990年6月1日[[伦琴卫星]]用德尔塔II型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美国、英国联合研制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为纪念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而命名。
 +
[[File:威廉·康拉德·伦琴2.jpg|缩略图]]
 +
1999年12月12日伦琴卫星停止工作。
 +
 
 +
为了纪念 伦琴 的成就,X 射线 在许多国家被称为[[伦琴射线]]。
 +
 
 +
第111号化学元素錀(Roentgenium (Rg))也以[[伦琴]]命名。
 +
 
 +
 
 +
在伦琴的祖国,德国有许多以伦琴命名为学校,街道和广场。由于伦琴在物理学的杰出成就,在德国的吉森市,柏林市和伦琴的出生地伦内普(Lennep)(雷姆沙伊德 都建有[[伦琴纪念碑]]。 <ref>[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18334 威廉·康拉德·伦琴)]中文百科在线[引用日期2012-12-05]</ref>
 +
 
 +
后世评价:这才是良心科学家:不要专利 不接受贵族封号 用发明造福全球患者。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
 
 +
[[Category: 科學技術人物]] [[Category:物理科学家 ]]

於 2019年3月16日 (六) 23:52 的最新修訂

威廉·康拉德·倫琴
出生 1845年3月27日
國籍 德國
別名 Wilhelm Röntgen
職業 物理學家
知名於 1901年被授予首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知名作品



威廉·康拉德·倫琴

威廉·康拉德·倫琴(德語: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國物理學家。

1895年11月8日發現了X射線,為開創醫療影像技術鋪平了道路,

1901年被授予首次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發現不僅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還直接影響了20世紀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今天,為了紀念倫琴的成就,X射線在許多國家都被稱為倫琴射線,另外第111號化學元素Rg也以倫琴命名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威廉·康拉德·倫琴

外文名: Wilhelm Konrad Rontgen

別   名: 倫琴

國   籍:德國 出生地: 德國萊納普(今雷姆沙伊德)

出生日期 :1845年3月27日

逝世日期: 1923年2月10日

職   業: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烏得勒支大學(學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碩士,博士)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諾貝爾物理學獎(1901年)   發現X射線(或倫琴射線、X光)

人物簡介

1845年3月27日威廉·康拉德·倫琴生於德國萊茵州萊耐普城(Lennep)。父親是一個毛紡廠小企業主,母親是荷蘭人,心地非常善良 ,是獨生子[2]

倫琴三歲時父親把自己的企業搬到了荷蘭的阿佩爾多恩,倫琴進入了當地的一家私立學校學習, 當時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超人的才能,父母起初希望他繼承父親的呢絨事業,但命運並不以父母的意願去安排。

1862年年底,倫琴進入烏德勒支一所技術實科學校,在這裡因畫了一位教師的漫畫被誣告,而被開除學籍,事實上漫畫是別人畫的,這一事實使他最終失去中學畢業證書考試的機會, 沒有順利進入大學 。

1865年年初,在舅舅的幫助下,倫琴進入烏得勒支大學當了旁聽生的身份,選修了哲學和幾門自然科學課程;其中有巴洛特(Balech)講授的數學分析,里斯(Rise)講授的物理學,為了能進入大學深造,他去了瑞士的蘇黎世,那裡不需要中學畢業證書,但對那些沒有中學畢業證書的人規定要進行一次專門的入學考試,但當倫琴面試後免去了入學考試,並於1865年11月進入蘇黎世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869年以論文《氣體的特性》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蘇黎世工業大學有許多著名的教授,對廣義相對論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克利斯托維爾(Cristowell)和在熱力學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克勞修斯(Clausius)都在這裡任教,倫琴跟隨克勞修斯學習熱力學課程。

1868年離開蘇黎世工業大學受聘為維爾茲堡大學教授,接着是孔特(Kundt1839_1894)繼任;孔特;這位柏林大學著名教授馬格努斯(Magnus)的學生,

1866年當時才28歲因發明用粉塵圖形測量聲速的方法而名聲大振,他那敏銳的洞察力和非凡超群的實驗才能,使他很快進入了19世紀德國第一流的實驗物理學家的行列,孔特教授在課堂上總是板着面孔,嚴肅認真;講課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富有吸引力,實驗講究程序,注重方法,追求精確性,他在學生中以毫不留情,嚴格要求而著稱,倫琴開始聽孔特主講的光的理論課程,並在孔特的實驗室里做關於氣體的種種不同屬性的實驗,倫琴對孔特老師特別尊重,把孔特老師奉為自己的人生楷模。

1868年8月6日,倫琴由於畢業成績優異,破格提前獲得了機械工程師的資格證書,並成為孔特主持的實驗物理研究所的助手,孔特老師事必躬親,言傳身教,並對倫琴特別信任和厚愛,在協助孔特實驗半年後,倫琴開始獨立選定了他一直在關注「空氣的比熱」問題的課題,這是克勞修斯教授所探討過的。

1857年克勞修斯在他的著名論文《論熱運動形式》中,初步討論了比熱理論,但是還沒有人精確地測出定容比熱和定壓比熱的比值,倫琴準備完善克勞修斯的熱力學理論,他在孔特老師的支持下於1869年6月22日以《各種氣體的研究》的傑出論文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成為了蘇黎世工業大學的助教,他的學位論文的評語中寫道:倫琴先生「在數學物理學方面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表現出獨立的創造才能」。

1869年,在維爾茨堡大學任物理學教授的克勞修斯接受了波恩大學的邀請;維爾茨堡大學極力聘請孔特接替克勞修斯的職務。

1870年,孔特接受這一職務並邀請倫琴一同前往。

1871年隨他到維爾茨堡大學和1872年又隨他到斯特拉斯堡大學工作。

1872年隨孔特到斯決司堡大學並升任講師和副教授。

1879年由於傑出的研究工作在濟森大學取得了教授職銜。在這裡主要是研究「光」和「電」的關係。

1888年又回到了威茨堡麥米倫大學,繼孔特之後,任物理研究所所長。

1894年被選任威茨堡麥米倫大學校長。這時歐洲的物理學家們和倫琴都在研究真空放電現象和陰極射線。倫琴在克魯克斯高度真空管通高壓電流時看到陰極射線,電子碰在管壁上發生藍白色的熒光,還發現玻璃管外也有熒光。於是便產生疑問,或許這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未知射線。只有真正工作細心、認真踏實的人才能注意並進一步去探索這種細微的變化。

發現X線

威廉·康拉德·倫琴1.jpg

1895年11月8日夜晚,倫琴發現了一個意外的現象:他在繼續實驗時為防止紫外線和可見光的影響,不使管內的可見光漏出管外,用黑色硬紙板把放電管嚴密封好,在接上高壓電流進行實驗時,他發現1米以外的一個塗有氰化鉑酸鋇的熒光屏發出微弱的淺綠色閃光,一切斷電源閃光就立即消失,這一發現使他十分驚奇,他全神貫注地重複實驗,把熒光屏一步步移遠,即使在2米左右,屏上仍有較強的熒光出現,當他帶着這張塗料紙走進隔壁房間,關上門,拉下窗簾,熒光屏在管子工作時仍繼續閃光。當時,倫琴確信,這一新奇的現象是迄今為止尚未觀察過的。

1895年最後的幾個星期中,他沒有對任何人講述過自己的觀察,無論是協作者,還是同行,倫琴獨自工作,以便證實這個偶然的觀察是確定的事實,然後他又用木板、紙和書來試驗,這些東西對它來說都是透明的。作為一位謹慎的研究者,倫琴當時感受到的是新的、尚未經歷過的東西;他希望在提出「完美無暇的結果」 之後才去享受這突如其來的幸福,像倫琴後來所說的那樣,這突然降臨到他頭上的「偉大的命運」 。

七個星期之內,這位科學家獨自在自己的實驗室里研究新的射線及其特性,為了排除視力的錯覺,他利用感光板把他在光屏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他甚至吩咐給他把飲食帶到研究所去,並在那裡安放了一張床鋪,以便無須中斷利用儀器、特別是利用水銀空氣泵進行的研究工作。

1895年12月22日晚上,他說服他的夫人充當實驗對象,當他夫人的手放在熒光屏後時,她簡直不敢相信,熒光屏上這隻有戒指和骨骼畢露的造影就是她自己的手,這種實驗對倫琴夫人,也像以後對許多人一樣,仿佛產生了一種死亡的徵兆。

倫琴深信他的觀察是證據確鑿的,他確信自己已發現了一種新的神秘射線;1895年12月28日,他給維爾茨堡物理學醫學學會遞交了一份認真、簡潔的通訊,題目為《一種新的射線,初步報告》,那時的倫琴對這種射線是什麼確實不了解,這就是他在第一個通報中按代數上的未知數符號「X」命名的原因,倫琴在發現這種射線後說道:「起初,當我做這個穿透性射線的發現時,它是這樣奇異而驚人,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同一實驗,以使絕對地肯定它的實驗存在,除去實驗室中這個奇怪觀象之外,別的我什麼也不知道。它是事實還是幻影?我在懷疑和希望之間弄得精疲力盡,也不想讓其它思想干擾我的實驗」。

1896年年初,倫琴把他的新發現公之於眾,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其反應之強烈,影響之迅速,實為科學史上罕見。所有研究機構的物理學家都開始仿造倫琴的實驗設備,抓緊時間重複他的實驗,倫琴陸續收到了威廉·湯姆生、斯托克斯(Stokes)、彭加勒(Poincaré)、寇爾勞士、玻爾茲曼(Boltzmonn)等著名科學家的來信,這些熱情洋溢的信都讚揚他為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倫琴曾是科學「普及」的反對者,他擔心科學成就將庸俗化;由於這個原因,他自己從未向廣大聽眾作出通俗普及的報導或告;1896年1月23日,倫琴在他的研究所舉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公開報告會,在這次的報告會上,倫琴請求用X射線拍攝維爾茨堡大學著名解剖學家克利克爾(Köllicker)的一隻手,克利克爾欣然地同意了這個請求,過了片刻,拍好的干板經過顯影以後顯示出一位八十歲老人形狀優美的手骨,這時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克利克爾立即建議把這種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同年9月舉行的大英科學促進協會年會上,協會主席李斯脫(Lister)提出「按首先明確地向世界揭示它們的人命名」。

後來,著名物理學家羅蘭認為:「應該把`倫琴射線'和`X射線'的名稱並用」 ,這就形成了現在兩種名稱混用的原因,同時把X射線(或γ輻射)的照射劑量的單位稱為「倫琴」。倫琴的這次報告引起了人們廣泛的注意,報告印刷成的單行本在以後若干星期內出版了五次;它還被譯成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俄文。

1895年12月28日倫琴把《關於一種新的射線》為題的論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學會和醫學協會會長手裡,他以嚴密的文筆,將7個星期的研究結果,寫成16個專題。這年正是倫琴50年華誕。這是他為人類奉獻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

1895 年1月5日論文副本在《維也納日報》星期版的頭版頭條作了詳細的報道。這一偉大的發現立即傳遍了全世界。

18951月13日下午5時,倫琴應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講演和表演,德皇與他共進晚餐並授予二級寶冠勳章和勛位,並批准在波茨坦橋旁為他建立塑像的榮譽。

18951月23日在再作了公開演講後,他的好友柯立卡,一位解剖學教授建議以「倫琴線」命名此新射線作為紀念,大學生也於當晚舉行了火炬遊行以示慶祝。但倫琴說:「假如沒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X線發現是很難實現的」。謙虛的態度、高尚的品格,倫琴不愧是我們光輝的楷模。

1900年任慕尼黑大學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1901年他成為諾貝爾獎金第一位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立即將此項獎金轉贈威茨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為添置設備之用。此後根據不完全統計,他生前和逝世後所獲得的各種榮譽不下於150項,若對倫琴的成就作出估價是很困難的。

倫琴的工作是在簡陋的環境中完成的。一個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張大桌子,左旁是個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個火爐,右旁放着高壓放電儀器,這就是人類第一次進行X線試驗的地方。倫琴一生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他以一個普通成員的身份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他的X線研究工作從當前的水平來看,已非常完整。他謝絕了貴族的稱號,不申請專利,不謀求贊助,使X線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

從1540-1895年間對X線的發現有關的科學家有25位,其中有波爾、牛頓、富蘭克林、安培、歐姆、法拉第、赫茲、克魯克斯、雷納德等,倫琴在他們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終於取得了成功。

1923年2月10日在慕尼黑逝世 [3]

主要貢獻

倫琴一生在物理學許多領域中進行過實驗研究工作,如對電介質在充電的電容器中運動時的磁效應、氣體的比熱容、晶體的導熱性、熱釋電和壓電現象、光的偏振面在氣體中的旋轉、光與電的關係、物質的彈性、毛細現象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由於他發現X射線而贏得了巨大的榮譽,以致這些貢獻大多不為人所注意。

1895年11月8日,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第一次注意到放在射線管附近的氰亞鉑酸鋇小屏上發出微光。經過幾天廢寢忘食的研究,他確定了熒光屏的發光是由於射線管中發出的某種射線所致。因為當時對於這種射線的本質和屬性還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稱它為X射線,表示未知的意思。同年12月28日,《維爾茨堡物理學醫學學會會刊》發表了他關於這一發現的第一篇報告。他對這種射線繼續進行研究,先後於1896年和1897年又發表了新的論文。 1896年1月23日,倫琴在自己的研究所中作了第一次報告;報告結束時,用X射線拍攝了維爾茨堡大學著名解剖學教授克利克爾一隻手的照片;克利克爾帶頭向倫琴歡呼三次,並建議將這種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

倫琴射線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所謂「穿透性射線」,它能穿透普通光線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發現時,倫琴就用這種射線拍攝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顯示出手骨的結構。這種發現立即引起很大的轟動,為倫琴帶來了十分巨大的榮譽。1901年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倫琴就由於這一發現而獲得了這一年的諾貝爾獎物理獎。 倫琴的原始論文《一種新的X射線》在50天後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被出版。1896年1月5日 奧地利一家報紙報道了倫琴的發現。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維爾茲堡大學授予他榮譽醫學博士學位。在1895年到1897年間他一共出版了總計3篇關於X射線的論文。倫琴治學十分的嚴謹,到如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他的學術論文裡面存在錯誤。

X線意義和應用

X射線診斷開創醫療影像技術的新天地。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X射線,為人類利用X射線診斷與治療疾病開拓了新途徑,開創了醫療影像技術的先河。但是第一批X射線照相機發出的X射線很弱,曝光進一小時才能成像,且對醫生的身體健康有影響,所以為了使醫生可以更清晰對人體內臟器官的病灶和症狀進行觀察、更好地對症下藥,迅速、徹底地解除病人的痛楚,同時保護醫生的健康。世界各國科學家孜孜不倦的對醫療影像技術進行着研究和改進。

20世紀70年代中期,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醫療影像帶來了第一次革命性的創新,結合了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第一台醫療影像設備——CT掃描儀誕生了!利用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成像(CT),可以更好的分辨人體內部結構圖像,大幅提高了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成為為20世紀醫學診斷領域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此後,醫療影像技術迅猛發展,核磁共振成像(MRI)、計算機放射成像(CR)、數字放射成像(DR)、發射式計算機斷層成像(ECT)等各種數字化醫療影像新技術不斷湧現,組成了功能強大的放射成像信息系統(RIS),成為醫療診斷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普及及其它在醫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最終形成了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醫藥信息學(Medical Informatics),而醫藥信息學在醫學應用中的最大領域就是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HIS使用計算機和通訊設備採集、存儲、處理、傳輸和輸出門診、住院患者醫護和管理信息,包括臨床輔助科室的信息,形成網絡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提高醫院工作質量和效益。

在世界發達國家的大醫院裡,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建成了完善的HIS,實現了現代化醫療管理。隨着HIS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醫療影像資料和數據的存儲和處理方式已經不再滿足需要,於是在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在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更先進的醫學影像存檔及通訊系統(PACS),並於90年代初期與RIS組成PACS/RIS陸續應用到HIS之中。以數字化醫療影像技術為基礎,建立PACS/RIS,完善HIS,構成了當今世界數字化醫療的新格局。在這股洶湧而來的數字化醫療浪潮中,而柯達公司正是這股浪潮中提供高新科技的先軀,其實,柯達公司在1976年就開發出了數字相機技術,並將數字影像技術應用於航天領域,在數字影像領域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

1896年X線便應用於臨床醫學,第一次在倫敦一婦女手中的軟組織中取出了一根縫針。身體的任何部位、組織、器官都可以用X線顯示並發現異常。

後世紀念

1974年韋茨拉爾的阿圖爾·普法伊費爾股份有限公司和霍伊歇爾海姆-吉森的順克·埃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了「倫琴獎金」,倫琴獎金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的姓氏命名,是為了紀念他對現代物理學作出的巨大貢獻,這兩家公司為倫琴獎金一直擔保了6年(到1980年),該獎是由德國吉森尤斯圖斯·利比希大學頒發,每年頒發一次,獎金金額為5000馬克,主要授予年青科學家(可授予一人,也可由幾人分享),獎勵他們在放射物理學與放射生物學領域基礎研究中所寫的優秀論文或其它形式的傑出貢獻。

1990年6月1日倫琴衛星用德爾塔II型火箭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這是德國、美國、英國聯合研製的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為紀念發現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倫琴而命名。

威廉·康拉德·倫琴2.jpg

1999年12月12日倫琴衛星停止工作。

為了紀念倫琴的成就,X射線在許多國家被稱為倫琴射線

第111號化學元素錀(Roentgenium (Rg))也以倫琴命名。


在倫琴的祖國,德國有許多以倫琴命名為學校,街道和廣場。由於倫琴在物理學的傑出成就,在德國的吉森市,柏林市和倫琴的出生地倫內普(Lennep)(雷姆沙伊德)都建有倫琴紀念碑。 [4]

後世評價:這才是良心科學家:不要專利 不接受貴族封號 用發明造福全球患者。

參考來源

  1. X射線的發展歷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用日期2016-01-20]
  2. 物理學家 威廉·康拉德·倫琴)江蘇理工學院物理實驗中心[引用日期2016-01-20]
  3. 1923年2月10日 X射線的發現者倫琴逝世)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1-20]
  4. 威廉·康拉德·倫琴)中文百科在線[引用日期201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