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姜建清 | |
---|---|
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董事长 | |
出生 |
1953年2月 上海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职业 | 企业家 |
知名作品 | 《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影响研究》 |
姜建清,管理学博士,1970年参加工作。2000年2月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董事长[1]。
2016年5月31日晚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398,工商银行)发布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公告称,因年龄原因,姜建清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即时生效。
将于2016年7月1日加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担任中欧金融学兼职教授。
目录
人物履历
姜建清,是现任行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工行行长为资本市场支招:QFII制度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挥正面作用,工行正与境外投资机构加强联系,并争取尽快获得QFII托管行资格。1970年,17岁的姜建清汇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在江西农村务农,后来又到河南一个煤矿工作了3年。
1979年他回到上海,从此和银行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银行大门之后,姜建清抓紧充实自己,边工作,边读书。
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此后又相继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姜建清不仅具有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而且对金融理论也很有研究,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和论著。
1993年姜建清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1995年任上海城市合作银行行长,1999年7月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2000年2月任党委书记、行长职务,接替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廷焕。2010年09月17日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
2005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姜建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09年赢得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银行家"殊荣 [2],2011年再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银行家"荣誉[3]。
2012年11月14日,当选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16年5月16日,不再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
2016年5月31日晚间,工商银行发布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公告称,因年龄原因,姜建清辞去一切职务,即时生效。
将于2016年7月1日加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担任中欧金融学兼职教授。
工行改革
率领工行上市,姜建清享受到了辉煌一刻。他的名字经常和许多"最"联系在一起。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除此之外,工行"A+H模式"是对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将促进工行实现完全市场化经营,并把中国银行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行动推向新高峰。"A+H"创造25项历史记录。
银行业的改革万众瞩目,驾驭这样的航母,姜建清不可能轻松。他曾经吐露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希望和忧虑,"银行的改制方案包括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乃至上市等内容",但是,"完善公司治理才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核心"。"外界如果以理想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过程,就会很失望。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战争。"
姜建清的棘手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工行内部的重重矛盾,如何协调好员工对领导层的种种不满。自1997年起,工行开始撤并营业机构,精简营业队伍。到2005年,员工人数为36万人,比最多时足足少了35%左右。姜建清的目标是,继续"压缩二线人员规模,调整充实一线"。为了冲销呆坏账,工行每年利润中的大部分被提留,这意味着员工的奖金福利大幅缩水。
这都使姜建清饱受指责,但他极其坚韧地推行改革,上市无疑是阶段性的胜利。不过,姜建清说:"我不认为改革有什么突破点,很难想象一个东西突破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搞商业银行就是跑马拉松,不是100米跑得快一点就行了,而是要持续地跑下去。"
次贷危机
上海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不仅利于中国金融的发展,而且对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风险也有重要作用。
姜建清 | |
---|---|
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 |
说话语速不急不缓,略带一点上海口音,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媒体眼中的形象向来是严谨和低调的。
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创造出当时全球最大IPO。这次发行同时创造出了多项纪录:首只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步同价上市的股票和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等。
2008年5月,姜建清出席了"2008陆家嘴论坛"。长期的银行工作经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成就了他对中国银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和风险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针对去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姜建清认为:"次贷危机作为亚洲金融危机后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事件,已经用一种令人记忆深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金融领域风险的集聚、风险的传染和风险释放的长远影响。"
金融风险是不分国别和制度的,任何国家、地区一旦放松警惕,疏于防范,随时可能会感觉到风险爆发的切肤之痛。
华尔街投行高盛在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因次贷危机导致市场动荡带来的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其中近40%的损失将来自华尔街,包括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支持企业在内的美国借贷机构,在计提贷款损失拨备后将蒙受大约4600亿美元的信贷损失。姜建清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过去,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次贷风波所带来的阴霾更不可能马上消失,在现代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债券评估、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深度关注,并迫切需要改革。"全球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方式都面临着重新调整和审视。"
在国际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前面,工商银行以其对待风险一贯的谨慎态度,躲过了次贷危机这场"浩劫"。在今年3月工商银行的年报发布会上,工行行长杨凯生介绍,该行共有次贷支持债券12.26亿美元,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是4亿美元,"计提的拨备比上我们浮亏的金额,比例是112%。对于2007年末我们所拥有的次贷浮亏,全部都覆盖了。"
失衡的金融市场
"很多人都把次贷危机归结为不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失去监管的金融创新导致了这种传播,甚至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未能很好履行他们职责的评估、评级等,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不平衡的金融市场结构对这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姜建清表示。他认为,从现在全球债券市场的结构来看,美国的债券市场占比过大,实际上不利于全球的投资者有效地分散风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美国的国内债券余额占全球国内债券余额的43.1%,同期美国的国际债券余额占全球国际债券余额的比例高达20%。这样可以看到,实际上全世界投资者把他们的钱都放到了这个交易规模大、流动性好、过去收益也不错的,又被认为是风险管理严密的美国的债券市场。
"我们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姜建清称,结果这种不平衡的市场结构加剧了美国债市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转移。由于当前中国所持的外汇储备以及商业银行、企业,包括居民手中持有的外汇资金巨大,这给我们维持和增强中国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姜建清指出,当前国际金融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在于,全球金融总量的规模是全球实体经济总量的十多倍,我们正面对着疲软的美元、肆虐的通胀和脆弱的市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有所下降,其担负的国际货币职能不断被削弱,美元的贬值助推油价、金价、粮价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全面上涨。可以看到,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三重内涵,全球储备资产的安全、汇率制度的稳定和物价水平的可控,均已受到了冲击。
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也面临着挑战。监管当局选择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姜建清指出,在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通胀压力显着加大的背景下,各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却有所不同。美联储连续的大幅降息,欧洲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英国央行两次降息,日本央行被迫放弃加息的念头,注重各自利益和眼前效果的货币政策,不仅使恢复全球市场信心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将引导全球大量过剩的流动性,跨国投机,也蕴含着下一轮资产泡沫的产生。上海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对防范全球金融风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姜建清明确提出,对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发展主导权和金融资源定价权的竞争。姜建清认为,这解释了为何各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上海加快推进国内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金融的发展,而且对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风险也有重要的防范作用。
姜建清说,现在很多关于次贷的讨论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完善一个旧的市场,其实,也应该更多关注怎么建设一个新市场。
"从很多年以前来看,在全球股票市场,新股的融资基本上在美国完成。这些年A股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发展,我们最大的IPO--工商银行210亿美元的筹资,就在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完成的。"
姜建清 | |
---|---|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 |
姜建清认为,应对当前系统的市场风险需要双管齐下。"为了应对挑战,我认为中国的投资应该更加注意投资区域的多元化、产品的多元化,并且快速发展中国的本外币的债券市场。"
一方面,中国的投资有必要改变投资区域过于集中于美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在更多的经济体发现和挖掘投资机会。为了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债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姜建清表示,中国应当加快建设和发展一个高效、有深度和流动性良好的国内债券市场,未来也有可能将其发展成亚洲的债券市场。随着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认可度不断提高,公司债的发行上市和上证所固定电子平台的开通,上海的交易已经稳步前进。但跟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另外,中国有必要适当调整币种结构,减少美元资产带来的汇率风险,并且将投资方向适当地转向国际商品市场,增加中国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增强中国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分散程度。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姜建清指出,需要从细节入手,时刻注重控制风险,一要循序渐进;二要稳健。通过细致地识别新目标市场和新目标产品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前期小幅介入的方式积累经验;三要注重整体规划,完善整体产品之间的关联;四要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科学的组织体系。
马拉松精神
2005年10月28日,阳光明媚,姜建清起了一个大早,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他将完成由工行行长向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角色转变。
下午1点58分,姜建清带领工行全明星阵容出现在"工行股份公司挂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宣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总经理杨凯生话音甫落,站在主席台上的姜建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行长到董事长,无论是对姜建清还是对工行人来说,这样的变化远不是改变头衔和称谓这么简单。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有限公司,可以说,中国工商银行刚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领头人,姜建清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打了一场没有终结的战争。"
10月底,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80亿元,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持有50%股权。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成功改制,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来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
"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战争。"作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姜建清非常清醒前面的路还有多远。
出色的银行管理者
"我从普通柜员开始就与工行结下不解之缘,几乎经历了所有业务管理岗位。"在姜建清26年的银行业从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工行度过的,对于工行,他自然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感情。
今年52岁的姜建清,如果不是讲话中还偶尔跑出点那种只属于上海人的口音,你绝对不能看出他出生于南方。6年江西插队与3年河南煤矿生涯早已把他磨砺得黝黑而壮实。
与很多人一样,那段特殊的经历让姜建清身上具有某种不断向上的韧劲和毅力。1979年,26岁的姜建清回到上海,开始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并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
姜建清在银行的从业生涯是从工行的柜台职员开始的,在不断学习和辗转几家银行工作了16年后,姜建清的才能得到认可。1993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之后一路稳步走来,直到2000年2月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作为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姜建清有着多年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同时,作为管理学博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金融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评价说。
在工行股改揭牌的同时,人们还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身影,他的身份是工行独立董事。除他外,前高盛证券总裁约翰·桑顿,现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亦在工行的独董名单中。从三位独立董事的履历看,他们各有专长,请这些人来,不能不说明姜建清的良苦用心。
"以慢打快"跑股改
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也不敢相信,工行的股改速度会如此之快,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走过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过的路程。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姜建清感到自豪。姜建清承认,工行的动作之所以如此神速,与自身"以慢打快"的股改思路不无关系。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工商银行总行的一位高层坦诚相告,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从制度安排上,中行、建行两行排在了它的前面。
当得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注资给中、建两行450亿美元这个消息时,姜建清这个铮铮铁汉流泪了,一向不服输的他开始为工行的前途而担忧。那一夜他彻夜未眠。
姜建清 | |
---|---|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 |
姜建清让工行快速变革还不止表现在股份制改革方面。1999年工行的毛利润还是负值,在姜建清上任后的2001年,工行即扭亏为盈。
国外媒体评价认为:"自姜建清成为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以来,高度重视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出了国内最为成功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已经达到了欧美最大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相同经营水平"。简短的三句话,不仅让人们知道了工行现在的业务水平,更让人们对姜建清有了充分的认识。
"改革不是百米赛跑"
姜建清深知,工行以什么样的顺序、步骤、节奏推进股改至关重要,而注资不过是一个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一个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今后全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面临成本、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的刚性约束。因此,全行必须清醒地认识,改制后经营管理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姜建清的话像是在做某种提醒,更像是在给工行员工打气。面对股改后的问题,姜建清坦陈,除增加透明度外,工行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善服务、撤并亏损营业网点。
"干银行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这时候的掌声响起。往往企盼这样短暂成绩和荣誉的选手是跑不到终点的。搞银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当然也要技术、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获得成功。"姜建清对管理银行有自己的心得。"怎么办银行?10个字:效益、质量、管理、发展、创新。说来非常简单,效益是目标,质量是前提,实际上银行的生命线就是质量"。
上市压力和内部攻坚战
对于姜建清来说,下一步工作重点自然就是如何让工行这艘"巨轮"尽快驶入资本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工行IPO仍然还有很多变数,姜建清的面前还有难题待解:"工行股份公司挂牌后,仍然面临提高盈利能力、裁减人员两大问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工行的各种包袱比较沉重,就拿不良贷款来说,未来工行至少需要消化两类贷款损失4600多亿元,而据姜建清先前给出的规划:"工行将把每年利润的80%左右拿出来用于彻底解决呆坏账问题",这就意味着要彻底消化掉这些损失,大约需要5年时间。
另外,工行这次实行的是整体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来所有资产和附属公司。姜建清在此前承诺,改制后,不大规模撤并机构和裁员。但他也说,"这不等于改制上市后我们就很快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
如何让一个好政策正确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服口服,如何让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使明年的上市工作顺利推进……还有一场并不容易的内部攻坚战等着姜建清。
"这一生不会白过"
姜建清在金融圈内口碑极佳,很多人认为他是中国少有的银行家,而姜建清却从不以此自居:"虽然我从业26年,但也只不过是个银行管理者,从不敢自称是银行家。"
做事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他,今后可能要面临一个转变,作为股份公司的当家人,他必须高调地面对来自外资以及国内其他对手的竞争。
姜建清十分看重工行这个平台,他说,"洋人能给我很高的薪酬,但他不能给我世界第十大银行CEO的位子。我有幸在银行业经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腾飞,实在是难得的人生历程。如果在这个岗位上,让工行成为世界上最优、最大、最强的商业银行,这一生就没有白过。"
姜建清这个名字注定要与中国银行业的命运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此时的他或许感慨颇多,当时与他一同掌印四大行的刘明康与尚福林如今已分别荣任银监会主席与证监会主席,而张恩照则在建行上市的前几个月被"双规",惟独他仍然带领着工行"破浪前行"。虽然艰辛,但看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尝正果,他又何尝不会"情也陶然,意也陶然"。
个人评价
超级"航母"上市
姜建清,他有马拉松选手的超强耐力,又有百米选手的爆发力,冲刺沪港资本市场,创造全球首发市值最大纪录。八年上市路,工到自然成。超级"航母"级的公司上市,成为2006年的一大景观。姜建清率领的工行就是旗舰。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严峻命题,他举重若轻。2006年10月,香港和上海两地证券交易所,共同见证25项新纪录:全球最大IPO,总市值超过一万亿元。
2012年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经济年度人物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2006年获奖者 姜建清[4]。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讲:
如果对一个企业来讲,责任分内外两方面,对企业内部,他是对员工要负责,对他的股东要负责,对他所有的企业的行为和消费者负责,企业还有一层责任就是尽到社会的责任,环境的责任,社会公益的责任,对企业来讲责任的意义还是非常广泛的。
这个盛典上的年度人物,我们都知道,作为这个工商银行的董事长,这个工商银行从字面上来理解,顾名思义的话,那就是说,工业巨子,商业巨子,已经工商银行储蓄网点非常近的老百姓们,您的客户非常多了,2006年春节就要到了,这是我们传统的过年,会对您的客户说句什么话呢?
姜建清讲:我们有不少的评判银行的标准,比如说市值,2006年工商银行排列在全球前三位,比如说资产的规模,资本金,还有盈利水平,我想不管从哪个指标来看,即使我们现在的市值的指标,已经名列世界最大银行的前列,但是在很多的刚才包括服务品质,风险管理很多方面,我们离世界一流商业银行有差距,这是我们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想我们会不断的缩小与他们的差距的。
在姜董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淡定和从容,在他的身上真的有一种银行家的气质,让人觉得非常让人信赖。
视频
20180126《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姜建清——金融如水 管理者治水 2018年1月27日发布
姜建清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领袖 2019年2月4日发布
参考来源
- ↑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董事长 ,品牌联盟网, 2013-09-24
- ↑ 姜建清 ,团贷网
- ↑ 姜建清 生意人的沉浮录! ,生意场网
- ↑ 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姜建清 ,央视网 ,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