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中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姜中宏
姜中宏
出生 (1930-08-07) 1930年8月7日(93歲)
国籍 中国
籍贯 广东省台山市
民族
母校 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职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研究领域
光学材料领域

姜中宏[1]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原籍广东广州,1930年8月7日生于广东台山。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育背景

  • 1952年10月~1953年08月 华南工学院化学系 大学本科
  • 1950年08月~1952年10月 中山大学化学系 大学本科

人物生平

  • 1953年9月至1964年3月,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作。
  • 1964年3月起,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84年,参加材料规划小组负责特种玻璃材料部分;
  • 1985年,参加自然科学基金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开题指南制订;
  • 1986年至1990年,为该组评审组成员;
  • 1991年,为自然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光学与光电子学研究组成员,负责光学材料专题;
  • 1991年至1993年,为自然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组成员,为特种玻璃与非晶态专题负责人。
  • 2001年,华南理工大学兼职双聘院士、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光电通讯材料所所长。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光学材料领域研究。先后研制成功三种强激光用钕玻璃材料,分别为:高能激光系统用的硅酸盐钕玻璃高功率激光系统“神光Ⅱ”和“神光Ⅲ”预研装置用的Ⅱ型和Ⅲ型磷酸盐钕玻璃。
在理论研究中,根据混合键型玻璃形成特性,首次提出用相图热力学计算法,实现了玻璃形成区的半定量预测。采用连续相变方法推导出非对称不溶区。研究玻璃结构的相图模型,提出玻璃是由最邻近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理论,可计算玻璃中的基团及硼配位数比例。将热力学反应判据用于清除白金机理研究,通过预测的计算,找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

主要奖项

  • 1978年,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其他。
  • 198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
  •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
  •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
  • 1989年,中科院特等奖,其他。
  • 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
  • 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

专利成果

( 1 ) 590-650纳米可调谐固态染料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 199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116782
( 2 ) 含高价离子氧化物的掺镱硼酸盐激光玻璃 , 1999, 第 4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238309
( 3 ) 用于染料激光器的固体染料激光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 200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242397
( 4 ) Tm3+/Yb3+共掺重金属氧氟硅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562833
( 5 ) 一种玻璃光纤预制棒的制备方法, 200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587135
( 6 ) 一种节能叠层玻璃 , 200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01187282
( 7 ) Yb3+掺杂的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587138
( 8 ) 稀土元素掺杂的玻璃双包层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 200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402028
( 9 ) 卤氧碲酸盐上转换发光玻璃 ,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559946
( 10 ) 具有上转换发光的锗酸盐激光玻璃 , 200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专利公开号CN1562838

参考资料

  1. 姜中宏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