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年-2007年 )1927年出生于苏联巴库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大提琴家,母亲是钢琴家。
+
[[File: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jpg|缩略图|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https://www.sohu.com/a/335944876_636365圖片來源][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3/0550d081019f4c1c9f51515083a7d086.jpeg 原圖連結]]]
 +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年-2007年 )1927年出生于[[ 苏联]] 巴库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大提琴家,母亲是[[ 钢琴家]]
 
 苏联-俄国最出名的大提琴家、指挥家之一,名字本来意思是「复仇的荣耀」。因同情[[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后出走美国17年,但始终没有参加外国国籍。2007年葬于新圣母公墓。
 
 苏联-俄国最出名的大提琴家、指挥家之一,名字本来意思是「复仇的荣耀」。因同情[[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后出走美国17年,但始终没有参加外国国籍。2007年葬于新圣母公墓。
=學琴之路=
+
==學琴之路==
 
 他四岁学钢琴,七岁学大提琴,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父母为让他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30年代中期举家迁往莫斯科。当时苏联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是一位善良的小学教师帮他们度过难关,罗斯特罗波维奇得以进入音乐学校。来自好心人的无私关爱,深深影响了他一生,因此他总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待周围的人。
 
 他四岁学钢琴,七岁学大提琴,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父母为让他接受更好的音乐教育,30年代中期举家迁往莫斯科。当时苏联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是一位善良的小学教师帮他们度过难关,罗斯特罗波维奇得以进入音乐学校。来自好心人的无私关爱,深深影响了他一生,因此他总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待周围的人。
  
行 16: 行 17: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内容待查#]]
+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参考资料待查#]]
 
[[Category: #检查]]
 
  
 
[[Category: 小提琴家]]
 
[[Category: 小提琴家]]
 +
[[Category:苏联人]]

於 2021年5月11日 (二) 13:04 的最新修訂

姆斯蒂斯拉夫·列奧波爾多維奇·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年-2007年 )1927年出生於蘇聯巴庫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彼得堡音樂學院畢業的大提琴家,母親是鋼琴家。 蘇聯-俄國最出名的大提琴家、指揮家之一,名字本來意思是「復仇的榮耀」。因同情索餌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後出走美國17年,但始終沒有參加外國國籍。2007年葬於新聖母公墓。

學琴之路

他四歲學鋼琴,七歲學大提琴,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父母為讓他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30年代中期舉家遷往莫斯科。當時蘇聯正處於經濟蕭條時期,是一位善良的小學教師幫他們度過難關,羅斯特羅波維奇得以進入音樂學校。來自好心人的無私關愛,深深影響了他一生,因此他總是懷着一顆愛心對待周圍的人。

1950年在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大提琴比賽中再次獲得第一名,經常到國外演出,贏得世界聲譽。1956年起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1964年被授予前蘇聯「人民藝術家」的稱號[1]

1968年首次以指揮家身份在莫斯科大劇院指揮柴可夫斯基的《葉普根尼·奧涅金》。

支持葉利欽的多勳章者

1991年8月19日他隻身飛往莫斯科支持葉利欽,他作為示威者在直面蘇聯克格勃總部的捷爾任斯基廣場舉辦了聲援音樂會。在一張背景為杜馬大廈的著名照片上,他同民眾走在一起,手裡拿的不是大提琴而是一把來復槍。作曲家格利埃爾米亞斯科夫斯基S.S.普羅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維奇A.N.哈恰圖良等都為他寫了大提琴樂曲。

他一生榮譽無數。他是大英帝國榮譽騎士勳章、法國文化與藝術十字勳章、希臘鳳凰勳章、聯邦德國優異服務大十字勳章獲得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