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妙笔写风荷(仲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妙笔写风荷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妙笔写风荷》中国当代作家仲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妙笔写风荷

前些日子,沈裕慎先生给我寄来他的新作《风荷忆情一一沈裕慎散文作品选》,认真阅读后,感悟颇多。这是一部近六十万字的散文作品选集,这部著作收入了沈裕慎先生的散文和随笔203篇,全书分金凤玉露、似水流年、茗边琐语、万象芳华、掩卷偶悟、载笑载言六辑。书中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文字朴实,涉猎广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集。

沈裕慎先生是上海的资深老作家,我和沈裕慎先生的结缘应该是在2014年。那年,我的散文作品选《草根日记》和沈裕慎先生的散文作品选《心在山水间》,同时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文库第六辑》。因此机缘,让我有幸阅读了沈裕慎先生的作品。先生的文章信息量很大,可谓是字字珠玑,认真阅读后我掩卷长思,由衷惊叹。在先生的笔下,山山水水,在他心中是那样无限从容。我常常在想,一个能把游记写得如此游刃有余,轻松惬意的作家,其深厚的文学功底绝非一日练就。

我真正和沈裕慎先生相识并交往,是在2015年的青岛笔会上。那年9月,我和沈裕慎先生同去青岛参加首届华夏散文颁奖会,此次相遇,双方很是投缘,从而开始了我和沈裕慎先生的友情之旅。沈裕慎先生年长我十二岁,我们都属马,交流之中,彼此感觉性格相似,共同语言颇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缘分吧。

会议结束后,沈裕慎先生给我寄来他的多部作品选,阅后受益匪浅。空闲时,我们经常微信交流,涉及的话题很多,可谓是无话不谈,从而让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我的心目中,沈裕慎先生可以算得上是我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交流中,沈裕慎先生告诉我,他准备精选一套130万字左右的风荷散文系列,初步定名《风荷忆情一一沈裕慎散文作品选》、《风荷忆旅一一沈裕慎旅游作品选》、《风荷忆味一一沈裕慎美食作品选》。目前《风荷忆情一一沈裕慎散文作品选》已经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它两部作品集待出版后邮寄给我分享,我听后颇为感动。

上海作家协会的朱超群先生说,沈先生的风荷散文系列倾注了10多年的创作情感。为何起名风荷系列,那是因为沈先生居住的小区名为“风荷苑”罢了。我恍然明白,这也许就是沈先生做人,做事的风格。一个对自己生活过的小区都有着如此深厚感情的作家,必定是热爱社会,热爱人生之人。文如其人,正如先生在书中第一辑的《柳丝依依》一文中写道“世上所有的树,都是朝天而生,每成长一截,就离根远一步。只有柳是下垂的,垂下万千丝条,条条不忘根本,谦卑地俯下身,亲吻养育自己的根。”我感觉,这段朴实、流畅、很接地气的话,是沈裕慎先生平凡人生的精彩写照,也是世人学习效仿之楷模。

在沈先生的作品中,“真情”是文章的主基调,在朴实,流畅的文字中,我感受到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字里行间漾溢着满满的故土之情,亲子之情,以及对亲友,对社会的眷顾之情。这发自内心的情愫,如同他在《为家乡的春天点赞》一文中所写:“我为家乡的春天点赞,因为这不仅牵动我浓浓的乡愁,也令我回想起那童年的时光,这在美好的春天里,我多么想回归家乡,自由自在地,漫步家乡的角角落落,去聆听林中鸟鸣啾啾,或者那村舍里传来的鸡鸣犬吠,或是去欣赏河村田野,春日那宁静闲适的自然风光。”朴实的文字中流露着先生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时间跨度大,表达方式活,是先生文章的一个特点。在第二辑《票证那些事儿》一文的开头中,他直接写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许多变化中,有一种悄然发生却影响深远的变化,那就是老百姓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少了一种叫做‘票证’的东西。2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票证起过何等重要的作用。”文章中他用详尽的事实和数据描述了建国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随着流畅的文字叙述,先生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数十年前的特殊年代里。在文章的结尾,先生这样写道:“票证的正式废止,意味着统购统销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上海人民生活离不开票证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票证消失了,我们开始说一个新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和浓缩了几十年的时空,画龙点睛般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从沈先生的作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先生不仅是热爱生活之人,而且善于观察生活。先生具有捕捉生活细节的一双慧眼,如故乡的油菜花,路边的牵牛花,阳台上的燕子窝,的鸣叫,以及生活中人们常见的袅袅的炊烟,都是他文学创作的素材。无数人们忽视的细节,在沈先生的笔下都成为珠宝,他信手拈来,皆为文章。文章取材独特,构思新颖,语言精练,也是先生的一种创作风格。

例如排队,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而这个普通的场景在先生的笔下栩栩如生。在《排队的岁月》一文里,先生用自己的三次排队经历,勾勒出现实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文章的开头先生写道:“时今,买东西排队愈已罕见,排队付钱取款反倒成了常态。最近,我颇为难得地因乡下的亲戚买春节火车票排了次队。站着,等着,不知怎的,忽然回忆起了早年排队的场景。”这简洁直白的导语,轻松自如地引出了先生对生活变化的深刻感悟。先生在文章中写了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三次排队。第一次经历是年节性排队,文章描述了在计划经济年代时,上海市民排着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队伍购物的情况;第二次经历是在上海五六十年代购买冬贮大白菜的经历;第三次经历说的是在七十年代末购买家具时的排队感受。先生在文章结尾感慨地说:“队伍今后还将不断地排下去,但是它的‘变迁’却切切实实地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国家,这个东方大都市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朴实自然的文字,将先生关心社会发展的拳拳赤子之心从容坦率地表达出来。

[1]

作者简介

仲平,湖南绥宁人,现居浙江绍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