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斯古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
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0.jpg
出生 (1916—1991)
國籍 美國
別名 Charles Egerton Osgood
職業 美國心理學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籍 別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職業
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 美國 Charles Egerton Osgood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 1916年 1991年 美國心理學家

人生履歷

1916年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 (Charles Egerton Osgood)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Somerville)。

1939 年獲得達特茅斯學院的文學士學位,同年和辛西亞(Cynthia Luella Thornton)結婚。

1945 年獲得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和人類學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研究助理。

1946-1949 年任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1949-1952 年任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城分校心理學副教授。

1952-1984 年任該校心理學業教授,兼比較心理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

1957-1984 年間任傳播研究所所長。

1954年奧斯古德和西比奧克合編了《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一般認為這是心理語言學的開端。

1962 年獲得達特茅斯學院科學博士學位。

1991查爾斯·奧斯古德死亡。

研究內容

奧斯古德自大學本科時代開始,一直致力於心理語言學、情感的意義與感情歸因、心理社會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有獨特的見解和較深的造詣。認為心理語言學的研究目的與範圍,廣義應是各種消息和個人對這些消息的特徵的選擇與解釋之間的關係。

個人榮譽

奧斯古德是心理語言學的先驅,1954 年他和西貝奧克(Thomas A. Sebeok)合編了《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一般認為這是心理語言學的開端。他在 1960 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2 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71 年獲社會問題心理學研究會勒溫獎,1972 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2]

個人貢獻

語義分化法 語義分化(Semantic Differential)法,又稱語義差異法,是一種結合聯想與評估程序來研究事物意義的測量方法。它源自伴生感覺(synesthesia)的研究,所謂伴生感覺是指當我們某種感官受到刺激時,會得到另一種感官在接受刺激時所產生的感覺。例如:"音樂 - 顏色"的關聯(以音樂感覺顏色)、"音樂 - 心情 - 顏色"的關聯、"聽覺 - 心情"的關聯,以及"顏色 - 形狀"的關聯等。研究者發現受試者在伴生感覺上有共通的傾向,比如:快節奏、激動的音樂與紅色、明亮的色彩有聯想,慢節奏、憂鬱的音樂與顏色中的藍色、黑色有關連,同時也有沉重感覺的聯想。

奧斯古德等為進一步了解此共通性是否同樣存在於語言文化中,讓 100 位受試者進行意義對立測驗,每個題目由兩對意義相反的形容詞組成,受試者需在第二對形容詞中圈選與第一對形容詞中大寫的字有關聯意義的詞,例如:大 - 小;軟 - 硬。研究結果發現與先前音樂 - 心情及顏色 - 形狀伴生感覺研究中有相同的關聯結果,例如,96% 的受試者有大與硬的聯想,近與快聯想的有 86%,明亮與歡樂聯想的有 96%,高音與向上聯想的則有 98% 等。此外,奧斯古德等也發現在不同文化之間也有類似的伴生感覺傾向,例如,好的事物通常與上及明亮(白色)相關連,不好的事物則常與下及暗(黑色)相關連。綜合以上的發現,奧斯古德認為人類在語言裡的隱喻以及顏色 - 音樂等的伴生感覺,可利用人類經驗中兩維或是更多維度的平行向度來描述,而這些向度可利用在成對詞義相反的形容詞所構成之等距連續區間來加以定義。

由此發現,1957 年奧斯古德與蘇希(G. J. Suci)坦南鮑姆(P. H. Taunenbaum)發展了語義分化法。語義分化法由被評估的事物或概念(concept),量尺(scale),受測者(subject)等三個要素構成。第一個要素是選定被評估的對象,可為具體或抽象的事物。第二個要素由若干量尺組成,這些量尺是由成對的對立形容詞所構成的,量尺的選擇應該儘可能包括奧斯古德所謂的語義空間(semantic space)中的三個主要維度:

評價(evaluation):泛指對某種事物的價值予以評定的歷程,如好的 - 壞的、高雅的 - 低俗的; 力量(potency):指將來有機會學習或接受訓練時可能達到的程度,如強的 - 弱的、堅硬的 - 柔軟的; 行動(activity):個體對於各種活動的參與性,如積極的 - 消極的、活潑的 - 呆板的。 奧斯古德發現,一旦某個人或物被置於這三個維度上,即使有再多的評定,也無法增加對這個人的信息。同時在這三個維度中,評價是最重要的維度,一旦人們對他人在這個維度上定位,那麼對這個人的其他知覺也基本落在同一地方。而評價的等級,為了產生中性點(neutral point),一般常用的是五級和七級,中性點表示沒有該感覺意義,越往兩端表示該感覺意義強度越高。第三個要素是受測者,也就是樣本,樣本數最少要 30 人,才能得到較穩定的資料。奧斯古德提出的形容詞搜集方法有兩種: 聯想法∶對所提出的概念,分別從多數的受測者搜集其第一印象的語彙。 文獻調查法:從辭典或是與該概念的相關文章中抽出單語方式。 語義分化法示例 例如,請學生在三對相反形容詞形成的量尺,於適當的位置上做記號以評估"計算機病毒"的意義,如上圖所示。在進行時,依據在感情意義上的評定,在這七個等級之中最適合的一個上打上"x"號。當受試者填答完畢後,研究者可對所得到的資料進行因素分析,計算不同受試在語義空間的距離,來分析比較受試在受測概念上看法的差異。語義分化實施簡單,不受語言差異以及教育程度的影響,並能由不同的角度(維度或因素)來了解受試者對某個概念或是事物的看法。許多心理家認為,奧斯古德的方法是研究人類許多高級心理活動的有用工具。 遷移與倒攝曲面 1949 年,奧斯古德提出了能預測學習遷移(Learning Transfer)效果的"遷移與倒攝曲面"(transfer and retroaction surface,或稱遷移曲面)三維模式圖。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遷移與倒攝曲面是他在總結大量對偶聯想式學習遷移的基礎上提出的。對偶聯想學習的一般形式是給學生一系列成對的材料(由詞彙或無意義音節組成),這些成對材料的第一項稱為刺激項目,第二項稱為反應項目。遷移與倒攝曲面即表明了刺激或學習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應的相似程度與遷移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圖中綠色曲面即為遷移與倒攝曲面。正負遷移在 Z 軸上通過 0 點的水平面來分界。在該平面之上為正遷移,在該平面之下為負遷移。與該平面相交表示遷移為零,S 軸表示新舊課題之間反應相似性的變化,從相同的反應到對抗的反應。R 軸表示新舊課題之間刺激相似性的變化,從相同刺激到無關刺激。由此可見,遷移的性質和數量是刺激條件和反應兩者相似性變化的函數。在遷移曲面上可以看出,若先後兩種材料的刺激相同(SI),反應亦相同(RI),則兩種學習的遷移最大,即出現最大的正遷移。若先後兩種學習材料刺激相同,反應由相似(RI)到不同至對抗(RA),則遷移由正到負,以至最大的負遷移。如果前後兩種學習材料的反應不同或對抗,刺激由不同到相同,則負遷移由最小到最大。如果前後兩種學習材料的刺激不同,反應由相同到不同,以至對抗,遷移效果都是零。如果前後兩種學習的反應相同,刺激由不同到相似以至完全相同,則兩種學習的正遷移從零至最大。 遷移與倒攝曲面(注意圖例的刺激和反應標反了) 奧斯古德發現,當兩套學習材料的刺激和反應相似性發生一系列變化時,遷移的性質和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當先後學習源任務的刺激材料相似性不斷增加時,在後繼任務相同的情況下,會產生正遷移作用,其強度從 0 到 +∞;在後繼任務不同或無關的情況下,會產生負遷移,其強度從 0 到 -∞。當先後學習的反應材料相似性不斷增加時,在刺激材料不同或無關的情況下,不會產生遷移作用;在刺激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產生從負到正的遷移作用,其強度從 -∞ 到 +∞。達列特(K.M. Dallet, 1962)選了四種相似程度不同的刺激材料和三種相似程度不同的反應材料進行學習遷移的實驗,結果支持了奧斯古德的遷移理論模型。 奧斯古德的三維遷移模式不僅能夠解釋和描述對偶聯想學習的遷移情況,而且還適用於解釋類似的技能學習遷移。例如先學習騎自行車,然後學習駕駛摩托車,這兩種學習屬於刺激相似、反應也相似的學習,所以會出現正遷移。再如在一種裝置上學到了一種特殊的反應動作,然後又在這種裝置上要求學會恰恰相反的一種動作反應,就存在着極大的負遷移或干擾。例如,駕駛員學習駕駛一架飛機,飛機的節氣閥需要拉槓桿才能打開,然後卻改為推槓桿才能打開,這就使後一種推壓槓桿的學習受到極大的干擾。當然,三維遷移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和不適應性。例如,根據三維遷移模式,對抗性反應比不同反應產生更大的負遷移,但至今尚無可靠的證據證實這一點。此外,在刺激不同的兩種學習中,如果反應相同,並經過大量的練習,也會產生正遷移。這一點也與奧斯古德三維遷移模式的預測不同。 協調理論 1955 年奧斯古德和坦南鮑姆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在預測態度曠變中的一致原則"一文,提出協調理論。協調理論(congruity theory)着重研究個體 P(Person)與對象 O(Object,事件、概念、事物等)及對象的來源 S(Source)三者之間的關係。協調理論的基本主張是:個體 P 對來源 S 有特定態度,對對象 O 也有一個態度,當 S 對 O 表示看法後,P 對 S 或 O 都會做某一程度的改變,而達到平衡。協調理論的主要特色是能夠對態度改變的方向和程度作比較精確的預測。和諧理論所考慮的對象,是個人對之懷有正面態度或反面態度的成對認知元素。和諧理論指出,當某一具有極端數值的態度和另一具有相反數值的態度配對成雙時,極端的態度不易改變。例如:一位深受個體(P)喜歡,擁有表示個人喜歡程度值 +3 的教師(S)如果公開表示:他深好某種個體(P)厭惡程度值 -1 的佛教思想,則個體(P)極可能對佛道思想變得較具好感,但對教師(S)的態度卻可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1] 協調理論 奧斯古德認為,當 P 對 S 和 O 態度相似、而 S 對 O 主張否定時,或是當他對 S 與 O 態度不同、而 S 對 O 主張肯定時,不協調都會存在。即三者之間只有一個否定關係,或者所有關係都是否定的,就會出現不平衡。這一點與 F.海德的"平衡"關係的模式是一致的。例如,當一個人從一個他不信任的媒體那得知一個評價負面的事件,如果這個人同樣對這個事件持負面評價的話,會產生"不協調",因為這時三個關係都是否定的。因此,為了達到協調,個體很可能改變自己對這個事件的態度。

主要著作

《Method and Theory i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和理論)1953

《Psycholinguistics: 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1954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測量的意義)1957

《An Alternative to War or Surrender》1962

《Cross Cultural universals of Affective Meaning》(論情感意義的交叉文化普遍性)1975[2]

參考資料: 1. 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 簡介 . .psychspace . 2012-08-17 2. Charles E. Osgood Wikipedia . .Wikipedia .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