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鳴曲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奏鳴曲式 |
上奏 奏鳴曲式"是一種大型曲式,是奏鳴曲主要樂章常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它是包含幾個不同主題的呈示、發展和再現以及特定的調性布局。
所謂"曲式",就是寫作樂曲的一種格律,即用一種比較固定的框架把樂曲的大結構框出來,使具有某種固定曲式的樂曲具有比較規整的形態,利於聆聽者理解與欣賞。
由於它通常用於奏鳴曲的第1樂章,並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稱為奏鳴曲第1樂章形式或奏鳴曲快板形式。這種曲式不僅用於奏鳴曲中,也用於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等大型音樂作品的相應樂章。此外在序曲、交響詩等作品中也常見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奏鳴曲式
外文名稱 Sonata form
性質 寫作樂曲的一種格律
最早提出者 A.B.馬克斯
由來
奏鳴曲式,這一名稱,最早是A.B.馬克斯在他的《作曲法教程》中最早提出來的。奏鳴曲式的前身古奏鳴曲式,是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上半葉形成的。
這種曲式是一種二段式。第1部分在主部之後有一個連接部,起轉調作用,副部則在屬調出現(或主部是小調,則副部往往用關係大調)。第2部分則將主部改在屬調出現,或用主部的一部分在幾個不同的調上展開,然後將連接段改變,使副部在主調上再現。這種曲式不論第1部分還是第2部分都各自反覆一遍,例如G.塔爾蒂尼的《小提琴及通奏低音奏鳴曲》的末樂章和 D.斯卡拉蒂的《a小調鋼琴奏鳴曲》等。
古奏鳴曲式經過G.B.普拉蒂、斯卡拉蒂、C.P.E.巴赫、J.S.巴赫等的實踐,到J.海頓時期發展為由3部分組成的奏鳴曲式。
變化簡介
奏鳴曲式中呈示部的調性布局除繼承古奏鳴曲的格局外,在貝多芬的後期作品中出現了三度關係的調性;到浪漫派成熟期,還有二度關係的調性。近現代的作曲家雖然保留奏鳴曲式的某些基本特徵,但並不一定遵守調性統一的原則。
奏鳴曲式可能作下列各種變化:
①採用複式呈示部(如協奏曲)。
②再現部將主部、副部的順序顛倒或省略其中之一。
③省略展開部或僅有一個簡單的過渡。
④用插部(新的主題材料)代替展開部或展開部與插部並用。
⑤與迴旋曲式混合形成奏鳴迴旋曲式(見迴旋曲式)。
⑥與套曲結構結合以及應用某些特點與其他曲式相結合(見套曲曲式、混合曲式)。
結構介紹
通常所說的奏鳴曲式,是指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奏鳴曲式。它的結構由"呈示部"、"展開部"與"再現部"三大段依序組成。
呈示部,包括主部、連接段、副部及小結尾。主部與副部的調性關係仍保持古典奏鳴曲式的傳統,樂思的性質或者是對比並置的,或者是對比衝突的。在較早的奏鳴曲中呈示部一般要反覆一遍。這個部分是這首樂曲的重心與精神所在。
展開部,也稱自由幻想部。主要樂思在不同的調性上加以發揮,也可以是不同樂思的交替出現,有時也用新材料或復調的處理方法。結構上則以材料的片斷性和終止的隱蔽為特徵,使樂思以新的方式不斷展開,甚至造成尖銳的矛盾衝突,最後是引向第 三部分的過渡。
稱為再現部。這時主部仍在原調上再現,並通過連接段,使副部在主調上出現,以取得再現部的調性統一。最後為尾聲。有的尾聲很長,如L.van貝多芬某些作品的尾聲有第二展開部的性質。此外呈示部之前可冠有引子,一般在速度、調性等方面與呈示部構成對比。
組成部分
以下以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悲愴)》第一樂章為例,進一步闡釋"奏鳴曲式"的三個組成部分:
把本樂章的主題提了出來,通常這裡的主題有兩個,以達到對比的效果。所謂主題其實就是一段音樂。這兩個主題被叫做主部主題和副部主題,或者簡稱主題和副題。兩個主題相對比,增加了音樂的複雜性。
一般如果主調是大調,那麼副部用屬調;如果主調是小調,副部用平行調(大調)。在呈示部的開始有時有"引子",在主題副題之間再寫上一段音樂,往往被稱為"連接部"或"插部"。 在副題結束後再加上個尾巴叫做"結束部"--這裡的"結束部"是呈示部的結束,而不是整個奏鳴曲式的結束。
在《悲愴》的第一樂章里,一開始大管低沉陰霾的音樂就是引子,接下來的快速不安的旋律就是主題,它被不斷重複和變奏之後出現了一個溫暖柔和的旋律: 3 2 1|6 5 3 5 1. 6|5 - .... 這就是副題。副題再被不斷重複,變奏,由溫柔轉為熱烈,最後由平靜的結束部結束了呈示部的音樂。
通俗地講,就是在呈示部兩個主題的基礎上添寫許多新的旋律,是呈示部的發展。 在《悲愴》中,展開部顯得急促而衝動,幾經起伏後結束。
顧名思義就是把主題副題(實際上是呈示部)重複出來,但通常會經過一點變化--例如:主調是大調,再現部的兩個主題都用主調;如果主調是小調,主部用主調,副部用同主調(大調)。有時再現部被寫得很精簡,引子、插部之類都可能被省掉了。最後常常加上一個尾奏。
《悲愴》的再現部很完整,先是強烈地重現了主題的旋律,然後變奏一次,然後再現了主副題間的連接部分,接着重現了副題。可以注意到它的音色已經同在呈示部時不同了,順帶把"結束部"也再現了。最後加上了一個柔和的尾奏。至此,一個完整的奏鳴曲式的例子就結束了。
"奏鳴曲式"三大段落循環出現的模式讓音樂起承轉合的節奏感,就像在寫文章一樣,帶給聽眾充實又富有變化的聽覺效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