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夹江年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夹江年画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与绵竹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夹江年画取材于民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表达的内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夸张,构图丰满,虚实相间,人物聚散,匀称合理,造型夸张,表情生动,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该年画用本地生产的连史纸加工制作成粉笺作坯纸,木版套色印刷,一色一版,多次套印而成。其以前以漹城镇谢滩村为主要生产地,现在界牌镇凤山村被定为“夹江年画村”。

基本内容

中文名:夹江年画

主要题材:祖像、门神、山水花鸟、戏剧人物

代表作品:秦军·胡帅、秦叔宝·尉迟恭

艺术特色:色彩淡雅,造型和神韵各具特色

产地: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

产生年代:明代万历、天启年间

概述

川西夹江年画与川东的梁平年画、川北的绵竹年画同被誉为四川民间的三大年画。夹江年画取材于民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表达的内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夸张,构图丰满,虚实相间,人物聚散,匀称合理,造型夸张,表情生动,具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夹江年画用本地生产的连史纸加工制作成粉笺作坯纸,木版套色印刷,一色一版,多次套印而成。夹江年画以前以漹城镇谢滩村为主要生产地,现在界牌镇凤山村定为“夹江年画村”。夹江县城成立有“夹江年画研究所”,是由吴泽全先生和张荣强先生组建的一支夹江年画研发团队,传承发展夹江年画。

溯源

明代嘉靖年间,夹江县就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年画创作了。董志和79岁,是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年画老人”。他爷爷早年也从事年画制作。那时候,谢滩村一共有制作年画的几个大户人家,分别姓董、罗、陈、李,最显赫的一家叫“董大兴荣”。盛时,年画很大一部分都销往云南、贵州、广西一带,甚至是已经盛产年画的绵竹,也有人前来批发购买。生意好的时候,腊月间董家都还在忙碌,“有的客人在谢滩一等就是五六天,自己带着玉米粑,非得等到拿了年画才走。”

题材

夹江年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祖像、门神、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题材和类别,总体以欢乐祥和、祈盼富贵、喜庆平安等为主题,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贡献价值。

工艺

夹江年画常用桔红、槐黄、品绿、佛青、紫红等色,雕版刀法粗狂、朴质,富有稚拙之美。

在谢滩村,大多数人是以“黄丹”的表现手法去诠释年画的民间精神的。“黄丹门神”的制作,完全使用刻板工艺。而另外一种手法,则是“画工”表现形式,即第一道工序使用刻板,把门神的大致轮廓展现出来,而之后细致的人物造型,便要求民间画师一笔一画将其完成,就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工笔画。因为“画工门神”所付出的努力比“黄丹门神”要多得多,因而价格略高。

传承

上个世纪80年代,夹江县文化馆组织了好几次年画艺术的培训,对象是当地的一群美术爱好者和中学生。据时任夹江县文化馆馆长戴雨樵介绍,培训后,他们还在乐山搞了一个“夹江年画、夹江农民画展览”。不久,又有12件作品参加了四川省农民画展览。此后,日本有关方面先后派出专家考察夹江年画,并很快又邀请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举办夹江年画展览。2008年夹江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夹江县文化馆获得“夹江年画”保护单位资格。[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