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太要镇,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地处县城东南,东与河南省灵宝市接壤,东南与桐峪镇毗邻,南与商洛市洛南县为邻,西南与安乐乡接壤,西北与城关镇隔沟相望,北与代字营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千米,总面积76平方千米。[1]

截至2020年6月,太要镇下辖2个社区、2个行政村。截至2018年,太要镇户籍人口23395人。2011年,太要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各类存款余额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0万元。

中文名:太要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

地理位置:县城东南

面 积:76 km²

下辖地区:2个社区、2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太要村

电话区号:0913

邮政区码:714302

著名景点:古泗州城、马超刺槐、十二连城、秦王寨、潼关城遗址等

火车站:太要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E

人 口:23395人(2018年)

目录

历史沿革

古称太峪关,后以关口要地改今名太要。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前,各村庄分属潼关、阌乡两县,政区无考。同年,潼关、阌乡划界后设太要乡,驻地太要村。辖今窑上、寺底、西堡障、老虎城、太峪、太峪口、西太渡和今桐峪镇各村;南巡、南歇马、欧家城3村属汉城乡。

1951年,撤太要乡设第五区,区政府驻太要街。

1955年11月,撤区并乡,设太要乡,辖8个高级社。

1958年,合并成立东方红公社;同年12月,改为太要管理区。

1961年,改管理区为太要公社。

1982年,设太要乡。

1984年,改为太要镇至今。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太要镇辖新民1个社区,窑上、寺底、太要、太峪、太峪口、西堡障、南歇马、西太渡、老虎城、欧家城、南巡共11个行政村;下设9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太要镇下辖2个社区、2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太要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太要镇地处县城东南,东与河南省灵宝市接壤,东南与桐峪镇毗邻,南与商洛市洛南县为邻,西南与安乐乡接壤,西北与城关镇隔沟相望,北与代字营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千米,总面积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要镇处于渭河断陷盆地的东端,属黄土台塬,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地貌由南向北分为:秦岭山区、残区塬沟壑和河道等三种,呈阶梯状。

气候特征

太要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42.7℃。年平均降水量626.2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太要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东桐峪河、太峪河、麻峪河3条,均发源于秦岭,自南向东北至三河口汇入双桥河。

视频

国庆晚会(潼关县太要镇政府)2019.9.2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