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太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古

中文名: 太谷区

外文名: Taigu District

别 名: 金太谷、山西农谷、中国的华尔街、中国玛钢之都

行政区划代码: 140703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山西省晋中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部

面 积: 1050 km²

下辖地区: 3镇5乡

政府驻地: 箕城街

电话区号: 0354

邮政区码: 03080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 32.21 万(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三多堂(国保) 、太谷鼓楼 、无边寺白塔(国保)、美宝山庄、

光化寺(国保)、铭贤学堂(国保)、妙觉寺(国保)、孔祥熙宅院(国保) 、

净信寺(国保)

机 场: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太谷站、太谷东站、太谷西站

车牌代码: 晋K

地区生产总值: 104.7 亿元(2020年)

现任领导: 刘伟(区委书记) 、李轩(区长)

太谷区(Taigu District),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8'~ 113°01′,北纬37°12′~37°3′2之间,东西50千米,南北39千米,总面积1050平方千米。     太谷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侯,春温高于秋温,夏季暖热多雨,冬季长而偏冷。   截至2021年,太谷区辖3个镇,5个乡和3个社区   ,区政府驻水秀镇(原明星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太谷区常住人口为322099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阳邑县(县治在今阳邑村),属太原郡(治晋阳)辖。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阳邑县改名太谷县,属并州。   2019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   太谷区境内有大西、太焦两条高铁,太长、榆祁两条高速,晋中综合通道、太太路两条快速通道,是太原都市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太谷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23.8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完成57亿元,同比下降1.9%。三次产业构成为22.8:22.8:54.4。[1]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太谷境内人类活动已很普遍,并在乌马河流域定居,后属帝喾高辛氏酋邦,乃尧契分迁前,商始祖契的居住及活动区域。 尧帝时属冀州。虞舜将天下分为十二州时,属并州。夏殷时代,隶属冀州。商代晚期,境域成为华夏族和戎狄游牧部落杂居之地,名“箕”。箕国乃商属小方国,其都城“箕城”在今太谷县白燕、王村一带,是箕子封地。 周武王时,境域属黄,乃山西境内17个诸侯国之一,后复属于并州。春秋时期,属晋国晋阳城领地,称为阳。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称阳邑。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境地属赵国,东南部曾设马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境内置阳邑县(县治在今阳邑村),属太原郡(治晋阳)辖。 西汉初年,仍称阳邑县,全境为代王恒领地。汉平帝时,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 王莽新朝天凤元年(14年),县名由阳邑县改为繁穰县,隶属未变。 东汉建立后,复称阳邑县,仍归太原郡。 三国时,全境归魏国并州辖,隶属太原郡。 西晋时,境地仍归并州辖,属太原国(太原郡改)。 十六国时期,先后为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统治。 北魏时期,实行州、郡、县制,属并州太原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全境属东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北齐取代东魏,全境遂归北齐控制,属并州太原郡。北齐承光元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全境悉归周。同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县治由阳邑迁至白塔村(今县城所在地)。 隋朝统一全国后,取消郡级建制,行州、县两级制。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阳邑县改名太谷县,属并州。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行郡、县二级制,属太原郡。 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太谷县属并州。武德三年(620年),在太谷县置太州,领太谷、祁县2县;武德六年(623年),废太州,太谷县、祁县仍归并州辖。从贞观起,增设道制,太谷县归河东道辖,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为太原府,属太原府。 五代十国时期,全境相继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领属。州、县建置基本未变。 北宋时期,太谷县归河东路之太原府。金灭北宋,隶属未变。 元代属中书省之太原路直辖。大德九年(1305年),太原路改冀宁路,仍隶之。 明、清两代,属太原府辖。 民国元年(1912年)5月,直属山西省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省下设道,归冀宁道(治今阳曲县)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废除道制,仍直属于山西省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同年10月,阎锡山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太谷县属第三行政区。11月7日,日军侵占太谷,控制同蒲铁路,将太谷分割为东、西两部分。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县政府(路东)在东山郝家庄成立,隶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阎锡山增设第八、第九行政区。同年6月,太谷县同蒲铁路以西划归榆(次)太(谷)县(也称“路西县”),属晋绥根据地第八专区辖;9月,阎锡山派员接管路东抗日县政府政权,并划归第八行政区。次年12月,阎锡山县政权倒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路东抗日县政府重建。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成立,太谷县路西属太行区第一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太行区改边区政府直辖。同年9月,边区政府实行新的区划,太谷县路东属边区政府太行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榆太(路西)县改榆太祁(县)联合县,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3日,太谷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太谷县恢复为原建置。同年8月,改属晋中行政公署第三专区(专署驻太谷县城)。 1949年2月,改属太原市第三专区。同年9月,榆次专区成立,归其辖,榆次专署驻太谷县城(不到一月,专署迁至榆次城内)。 1958年10月,属晋中专区辖,并与祁县合并,称太谷县。 1961年5月,太谷县、祁县分设,恢复原建置。 1968年9月,归晋中地区辖。 1999年9月,晋中撤地设市,属晋中市管辖。   2019年12月0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和政府驻地不变。   2020年3月31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谷县,设立晋中市太谷区,以原太谷县的行政区域为太谷区的行政区域。   2020年4月26日,山西省晋中市举行太谷区成立大会,标志着山西省晋中市正式告别了单区市的历史,迎来了榆次区之后的第二个区——晋中市太谷区。   清以前,太谷编户83里。清顺治元年宣统三年(1644一1911),编户减为42里:县以下设乡(坊)、都(里)、村三级。编为4乡8坊,乡下辖34都(里)。民国初年七七事变一前,太谷县划分为五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太谷抗日县政府成立,全县划为四个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铁路以西三十多个村庄划入榆太路西办事处(后称榆太祁路西县),称太三区。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路西县撤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铁路以东划为六个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冬,恢复六个区建制,并将五区所辖之象峪河以南、乌马河以北、铁路以东、东至边山的地区划为第七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太谷全境解放,原路西太三区划为第八区,同时增设城关区(城内及东关、南关)。 1950年4月,将九个区缩编为5区1镇46乡。 1956年1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16乡1镇。 1958年8月,并为8乡1镇。 1958年10月至1961年5月,太谷、祁县合并,改乡的建制为公社管理委员会建制。全县辖12个人民公社管委会。 1961年2月,增设任村公社。 1961年6月,太、祁分县。太谷划为范村、阳邑、胡村、侯城、王公、水秀:小白、窑子头、东庄、浒泊、城关共11个公社。 1976年1月,增设城镇办事处。 1978年10月,增设北洸公社。 1983年3月至1984年3月,完成公社改乡的建制:全县设11乡3镇。   2020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晋中市太谷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晋中市太谷区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水秀镇面积为79.5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2288人,常住人口172288人,管辖39个行政村、17个城市社区。水秀镇政府设在水秀村。   2021年3月15日根据《晋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榆次区等十一县(区、市)乡级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市政函【2021】8号)和《晋中市太谷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太谷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决定》,晋中市太谷区撤销水秀乡、明星镇,合并设立水秀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太谷区辖3个镇、5个乡和3个社区,     区政府驻水秀镇(原明星镇)箕城街。   太谷区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8'~ 113°01′,北纬37°12′~37°3′2之间。东北与榆次区相依,东南与榆社县交界,西南与祁县毗邻,西北与清徐县接壤。东西50千米,南北39千米。总面积1050平方千米。   平面轮廓呈鸽子展翅状。  

地质

太谷区处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前弧东翼和新华夏构造体系联合作用之处,现存形迹属于直线扭动和曲线扭动形成的旋扭构造体系。区境东南部山峦重迭,西北部地势平坦。山地、丘陵地区广泛出露为三迭纪岩层,局部地区出露二迭、侏罗纪岩层;平川区出露新第三纪与第四纪更新世沉积物。  

地形地貌

太谷区的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1914~767米,平川与山地、丘陵的比例是37:63。 按全国地貌类型分类;太谷分为五个一级地貌单元,九个二级地貌单元,十八个三级地貌单元。 褶皱断块山地地貌:此地貌位于县境东部和南部,面积502.9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48.6%。 黄土地貌:黄土地貌间于山地和平原之间,黄土覆盖厚度在10米以上,即所谓黄土丘陵,面积152.7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14.73%。 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分布在太谷大断层西北地区,面积374.6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6.27%。 风成地貌:包括平铺沙地和残丘,面积0.7平方千米。沙地分布在乌马、象峪两河的滩地上和北桑梓南部到白村的低槽以及小常到北郭的象峪河古道旁,较集中的是冀村至中吾一带。残丘分布在小常、新戴、敦坊一带,古天顺渠两岸,象峪河北岸中吾村一带。 人工地貌:仅有2.7平方千米。  

气候

太谷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县内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分于10℃~22℃之间为春季、秋季。气候特征为:冬季少雪干冷、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春季干旱多风。   日照 1960年~1985年,县内一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0~2600小时。一年中以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冬季少,2月份更少。一天中日照时数6~8月每天平均约12小时左右;4~5月,9-10月每天平均约10小时左右;冬季各月每天平均只有8小时。   气温 太谷区内年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后山区气温约5~7℃。平川及丘陵区则在7~10℃。年平均温差约6℃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四季中,春温高于秋温。一般由10月中旬始,日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到次年4月中旬则回升至0℃以上。平均气温小于10℃的间隔天数为177天,故有“冻死人的太谷县”之谚。 地温和气温相比,年平均温度为13℃,较气温高3.5℃。1月份地面均温为-6.5℃,与气温无甚差异。6月份地面均温29.6℃,较气温高5.9℃ 。   降水 据1960~1985年资料分析,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多雨年为621毫米(1971年),少雨年251.6毫米(1985年)。东南部后山区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西北部平川、丘陵区为450~500毫米,东北部平川、丘陵区又较西北部同等地形条件下偏少,平均年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年内降水量分配也差别较大,6~8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多季节。12~2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少时期。  

水文

太谷区内有乌马、象峪、津水、咸阳、四卦、石河、小河、朱峪、水晶坡河等大小9条时令河。其中,水晶坡河向东流入榆社境内,注入浊漳河,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余皆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乌马河,俗称回马河,黄河支流汾河在山西晋中市境的支流。《水经注》称蒋溪,蒋谷水。亦称回马谷水,乌马河,是太谷区境内第一大河。上游分东、西两源,以西源为正源,出太谷与祁县交界的上下黑峰、通天沟一带。民间有“乌马河的上掌,在通天沟炕上”之说。东源出榆社境内黄花岭(古称轩车岭),即白壁沟支流。西源由西南向东北流,东源由东南向西北流,至水磨坡隘口相汇。合流经清徐境,入祁县境内汇昌源河,后注入汾河。乌马河全长93千米,太谷区境内长72千米。 象峪河,旧称小涂水、象谷河,俗称向阳河,黄河支流汾河支流乌马河支流。为太谷区境内第二大河。上游分东、南、北三源。以东源为正源,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的八赋岭;三源于郭堡村北汇流后至清徐县东罗村西北汇乌马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下游南庄以下无固定河道,常夺旧官道渲泄洪水,水大时则经南庄村南向西南方向漫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后,经人工开挖和自然冲刷才逐渐固定为现下之河槽。象峪河全长63千米,太谷区境内长45千米。 津水河,发源于榆次境内大塔山,流经北郊村东入区境,向西偏北流至一下寨附近有蒲池河汇入,又向西至格子头附近有东贾河汇入,复向西偏北经注村西南再入榆次境。水流小时在榆次市东阳、北社一带消失。大时溢入南席村东储为季节性沼泽。更大时漫溢汇入象峪河。津水河全长36千米,县境内长20千米,流域总面积98平方千米。 咸阳河,古称咸阳谷水。发源于泊子岭,经浒泊、王家坡、东咸阳、南北沙河,过铁路桥后与城西排水渠合。水流小时于北沙河、城西一带消失,大时溢入乌马河。全长20千米,流域总面积75.4平方千米。 石河,旧志称奄谷水。发源于琵琶尖附近轿顶山北麓。向北流经东庄小盆地,经大石头口出山,再向北偏西经惠安、王诲庄、石象,于孟家庄北注入乌马河。全长16.5千米。出山口处建小型水库一座,水库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 小河,发源于下西庄村东南石罗门山。自东向西流经屹垛子、东里、东崖、东炉、西炉,至下庄村北汇入象峪河。全长16千米。上游建有东里水库,中游建有小河水库,水库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6平方千米。 朱峪河,旧志称胡谷水、猪谷河。发源于森林村南。自南向北经李家庄、井神、南北张、南北洗等村。水流小时于北张、南洗一带消失,大时经北洗村南溢入祁县境。全长11千米。中上游建有并神水库,水库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 1平方千米。 水晶坡河,发源于花枝岭东侧。向东偏南流入榆社境,注人浊漳河北源干流县境内长4千米,流域面积12.6平方千米。   太谷区内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太谷区总积水面积为1196.3平方千米(包括境外流入)。其中产生地表径流的山区面积694.6平方千米,平均地表径流量5738万立方米,丰水年为9243万立方米,平水年为5949万立方米,枯水年为3603万立方米。地表径流中,经工程措施控制后,年利用水量为5560万立方米。实际年平均用水量为3850万立方米。   太谷区境内有265处清泉,流量大多在5秒公升以下,超过1秒公升的有43处。龙泉沟泉与井神泉流量稍稳定,其它水泉枯水期流量甚小,或至干涸。 太谷区浅、中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000万~8000万立方米。实际年开采量为8000万一11000万立方米。大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出现不断下降趋势。  

土地资源

太谷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033.6平方千米,合地积1550400亩。除去其中水域、居民区、道路等占地面积88.7平方千米,尚有农业土地资源944.9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 太谷区境内野生植物中乔木有:杨树、柳树、榆树、槐树、刺槐等;灌木有:枸杞、沙棘、黄刺攻、紫丁香、酸枣等;木本植物待考者有:柠条、山柳、虎榛子、山查、山梨;草类有:香蒲、芦苇、白茅,野菊、仙鹤草等;植物学名待考者有:角盘兰、兰花棘豆、硬毛棘豆、山野豌豆、野黑豆等。   野生动物 太谷区境内野生动物中哺乳纲有:狼、豹、獾、狐、野猪等;鸟纲有:麻雀、鹊、乌鸦、燕、楼燕等;鱼纲有:泥鳅、鲫;爬行纲有:鳖、壁虎、蛇;两栖纲有:青蛙、蟾蜍;昆虫纲有:金龟子、蜣螂、瓢虫、钻心虫、介壳虫等;蛛形纲有:蜘蛛、蝎、叶螨;多足纲有:蜈蚣、蚰蜒;寡毛纲有;蚯蚓;蛭纲有:蚂蟥;腹足纲有:蝾螈、螺丝、蜗牛。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322099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8783人相比,十年间增加了23316人,增长7.80%,年平均增长率0.75%。全区共有家庭户114380户,集体户10451户,家庭户人口为277019人,集体户人口为45080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1624人,占50.18%;女性人口为160475人,占49.82%。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4347人,占57.2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7752人,占42.7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8351人,乡村人口减少45035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8.41个百分点。   2018年,太谷区生产总值96.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完成50.9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构成为22:25.3:52.7。   2019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03.1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9%。三次产业构成为20.4:22.3:57.3。   2020年,太谷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23.8亿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完成57亿元,同比下降1.9%。三次产业构成为22.8:22.8:54.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提高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教育支出4020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81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73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867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7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2902万元,农林水支出3877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834万元。  

农业

2020年全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28156.5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429.5公顷,比上年增加118.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881.1公顷,比上年增加216.2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2.3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9309.4公顷,比上年增加238.3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54.9公顷,比上年减少90.9公顷。果园面积3156.3公顷,比上年减少130.4公顷。 全区完成造林面积466公顷,同比减少19.7%。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2.6万千瓦。全年机械耕地面积23736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3520公顷,机电灌溉面积15279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9020公顷。全区农机服务收入12450万元。  

工业、建筑业和能源

202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69家。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利润1713万元,同比下降89.9%。亏损企业亏损额1.5亿元,同比增长200.3%。 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17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0.8%,共签订合同额14.1亿元,同比增长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竣工面积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8%。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208355.2万千瓦时,同比增27.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29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用电165505.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6.2%;第三产业用电22250.2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0%。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9亿元,同比增长83.7%;第二产业投资18.4亿元,同比下降16.6%;第三产业投资39.7亿元,同比增长12.7%。基础设施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70.1%。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4.6亿元,同比增长58.6%。民间投资31.1亿元,同比下降4.4%。 全区工业投资18.4亿元,同比下降16.6%。其中,制造业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企业技改投资5.7亿元,同比下降13.8%。 房地产开发投资5.3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住宅投资4.7亿元。2018年,太谷县海关进出口总额25294万元,同比增长33.2%。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同比下降3.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同比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5亿元,同比下降1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37.1亿元,同比下降2.9%;餐饮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7.8%。 全年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8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0.6亿元,同比增长31.3%,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6.1%。 全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4863户,同比增长0.8%。其中,新登记企业数1264户,同比增长58.6%。 全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额34513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出口34308万元,同比增长5.2%。  

交通、邮电和旅游

太谷区紧邻省城太原,距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和太原南站仅50分钟车程,境内有大西、太焦两条高铁,太长、榆祁两条高速,晋中综合通道、太太路两条快速通道,是太原都市区“一主一副一区多组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827.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49.2千米,国道62.6千米,省道41.1千米。 年末全区民用车辆拥有量6万辆,其中民用汽车5.9万辆,载客汽车5.3万辆,载货汽车5845辆。本年新注册汽车329辆。年末轿车保有量5.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4.9万辆。 全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472.3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86.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8785.4万元。邮政业全年完成国内函件业务16421件,国际函件业务38件,包裹快递业务66.3万件,报刊业务468.0万份。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2.6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1.2万户,5G用户总数达到4.5万户。全区宽带接入用户9.2万户。 全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2万人次,同比下降78%。旅游总收入1434万元,同比下降59%。  

金融和保险

202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1.6亿元,比年初增加47.5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5.7亿元,比年初增加18.9亿元,同比增长21.8%。年末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115.5亿元,比年初增加18.5亿元,同比增长19%;人民币贷款余额60.6亿元,比年初增加8.1亿元,同比增长15.5%。 全年全区保费收入6.2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7亿元,赔款1亿元;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4亿元,赔款和给付3586万元,其中赔款1163万元。   全年全区专利申请606件,发明专利申请124件,专利授权377件,受权发明专利37件。有效发明专利144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34家。  

教育事业

2020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2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54所。   山西农业大学太谷校区校园内“山西铭贤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农业发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鲜活史料。  

文化事业

2020年末全区共有艺术团体8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18.5万册。年末全区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节目1套。有线电视有效用户2.2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0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04%。  

医疗卫生

2020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包含诊所及村卫生室)385个。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8个,妇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全区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482张,其中,医院床位2253张,卫生院床位205张。全区卫生机构共注册有卫生技术人员28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82人,护师(士)1399人,其他医技人员357人。  

体育事业

2020年末全区共有体育馆一座,二级以上运动员50人,二级以上裁判员35人。全区共有体育彩票销售点13个,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609万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0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31元,同比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0元,同比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5元,同比增长7.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9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3.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4.6万人。 全年全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56人,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81.7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008人,发放最低保障资金944.1万元;纳入农村特困供养1294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196.5万元;城市特困供养28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8.4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1个,床位2640张。其中,养老服务业机构10个,床位2630张。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六项污染物评价,2020年太谷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215天。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6.42。 全年全区用水9648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960万立方米,生产用水8320万立方米,生态用水368万立方米。第一产业用水7425万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575万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320万立方米。 年末全区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7.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天然气供气普及率95.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与上年持平。 年末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66.9万㎡,绿地率38.9%;绿化覆盖面积634.9万㎡,绿化覆盖率43.58%;公园绿地面积120.6万㎡,人均公园绿地9.0㎡。 全年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伤亡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3人。   箕子、孟母、白居易(祖籍)、孔祥熙、赵铁山、杜润生   阳处父、温承惠、李嗣昭、白建、白敏中(祖籍)、白行简(祖籍)、庞福诚、温忠翰、牛天畀、孔令仪、程裕祯、吴效闵、张启仁、李世芳、杨澧、宋光华、聂向庭、张佩义、郭全、阎根生、李思进、韩炎达、任杰生  

太谷秧歌

太谷秧歌,是源于太谷,辐射周边10余县,综合民间小曲、杂说、歌舞、戏曲为一体的乡土小戏。最初是当地民间流行的词调俚曲等民歌小调,人们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伴随农事活动自由吟唱。受以太谷为轴心的区域内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渐形成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方民歌曲调,统称“秧歌”或“秧歌调”。  

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安宫牛黄丸是太谷“广誉远”的传统特色药品。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广升远”(“广誉远”前身)对成药生产大力改革,延聘当时祁县“裕丰堂”名医吕振音、高丕明,通过旧品进行改良,研制富含自身特色的传统药物安宫牛黄丸,因其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作用显著,一时声名大振,广为流传。  

定坤丹制作技艺

定坤丹又名“定坤丸”,是妇科传统名药。清乾隆四年(1739年)已列为“宫帏圣药”的定坤丹传统制作工艺被时任清宫监察御使的孙廷夔(山西太谷人)带回太谷。时至今日,定坤丹一直延用传统手工制丸技术推丸模、挂蜡,熟地等药材的炮制也采用古法技艺。  

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

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的中医学原理源于道臧丹经和黄帝内经,其处方出自明代嘉靖年间。相传,嘉靖帝即位后,颁发诏书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云笈七笺》“老君益寿散”中取长补短,并采用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给皇上,嘉靖帝服用后,效果显著,亲赐药名“龟龄集”,以示服用此药可以获得像千年神龟那样的高龄。  

风景名胜

太谷境内拥有无边寺、净信寺、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馆)、孔祥熙宅院、鼓楼等多处国保、省保单位,美宝山庄等多个知名景点。

三多堂

太谷三多堂亦称曹家大院,是明清晋商巨富曹家的一个堂名。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三多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0600平方米,由内宅、外宅两部分组成,内含15个小院,3个倒座楼,3个堂厅,3个主楼,共277间房舍。  

鼓楼

鼓楼又称大观楼。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清代多次修葺。占地面积344.1平方米。鼓楼坐北朝南,为二层楼阁式,建于高8米的砖砌基座上,基座正中四向辟门洞,与十字街相通。  

无边寺

位于城西南隅的南寺街和鼓楼两座标志性建筑与太谷师范毗邻,此塔建于北宋元佑年间,平面八边形,七级楼阁式,因为通体白色,故称作白塔。相传当年初建时在塔身涂抹了大米糊在塔外导致多年不褪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孔祥熙宅园

孔祥熙宅院原系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宅院坐落在太谷区城内无边寺的西侧太谷师范学校内,是太谷城内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具有代表清代建筑风格的一座宅院。   太谷文旅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以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山西省文化产业园、乐华温泉小镇、番茄小镇、阳邑小镇、金融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文旅项目全面铺开,形成了“古城大院、产业文化、健康养生、乡村旅游”四大文旅板块,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所获荣誉

2019年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建设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复,批复同意将山西太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范畴管理并享受相关政策。   2020年7月,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30日,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2021年12月7日,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地方特产

太谷拥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中国枣乡”之称,特色壶瓶枣名声远扬。此外,还有太谷饼、通宝醋、壶瓶枣、槟沙果、小常驴肉、太谷西瓜、龟龄御酒、怡园干红等名优特产享誉三晋,成为太谷特有的文化旅游产品。  

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城内最早生产出售太谷饼的店铺是南街的“文成堂”,后来又有东关的“义源生”和南街的“同义恒”也生产销售。  

壶瓶枣

太谷区里美庄为主产区,榆次、平遥、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质脆,甜酸适度。  

参考来源

  1. [1],搜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