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13日 (日) 03:05 由 Ii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天麻
中文名:天麻
漢語名稱:Tian Ma
別 名:督郵《本經》
其它別名:水洋芋《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
其它別名:明天麻《臨證指南醫案》、冬彭
圖片來源網址:[1]

簡介

天麻,中藥材名。本品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冬、春兩季採挖,冬采者名冬麻,質量優良;春采者名春麻,質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後,除去地上莖及鬚根,洗淨泥土,用清水泡,及時擦去粗皮,隨即放入清水或白礬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無白點時為度,取出晾乾,曬乾或烘乾。功能主治為: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1)《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2)《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3)《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4)《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5)《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力。(6)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7)《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

形態特徵

天麻,又名:赤箭、離母(《本經》),神草(《吳普本草》),獨搖芝(《抱朴子》),赤箭脂、定風草(《藥性論》),合離(《酉陽雜俎》),合離草、獨搖(《本草圖經》),白龍皮、赤箭芝(《綱目》),自動草(《湖南藥物志》)。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體不含葉綠素。塊莖肥厚,肉質長圓形,長約10厘米,直徑3~4.5厘米,有不甚明顯的環節。莖直立,圓柱形,黃赤色。葉呈鱗片狀,膜質,長1~2厘米,具細脈,下部短鞘狀。花序為穗狀的總狀花序,長10~30厘米,花黃赤色;花梗短,長2~3毫米;苞片膜質,狹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花被管歪壺狀,口部斜形,長7~8毫米,基部下側稍膨大,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於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較大,其基部在花管內呈短柄狀;子房下位,長5~6毫米,光滑,上有數條棱。蒴果長圓形至長圓倒卵形,長約15毫米,具短梗。種子多而細小,粉末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本植物的莖葉(天麻莖葉)、果實(天麻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有及禁忌有哪些?天麻潤而不燥,主入肝經,長於平肝息風,凡肝風內動、頭目眩暈之症,不論虛實,均為要藥。

  天麻(學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等,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其根莖入藥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是名貴中藥,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頭痛失眠。

 天麻的功效

  (1)平肝息風。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祛風止痛。用於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適合用於內風所致的頭暈。內風引起頭痛的三種類型:

(一)、肝陽上亢型,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

(二)、痰濁中阻,表現症狀:經常感覺頭偏沉;

(三)、腎虛病人,表現症狀:頭痛頭暈同時伴有記憶力減退的症狀。

  ps:應當注意的是:天麻對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不合適。   天麻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注意事項

《雷公炮炙論》:使御風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腸結之患。

化學成份

天麻中含量較高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甙(gasTCMLIBodin),也稱天麻素,其化學組成為對-羥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p-hydroxym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另含天麻醚甙(gasTCMLIBodioside),其化學組成為雙-(4-羥苄基)-醚-單-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天麻,用根,須別藥相佐使,然後見其功,仍須加而用之,人或蜜漬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則得矣。

(2)李杲:肝虛不足者,宜天麻、芎窮勞以補之。其用有四:療大人風熱頭痛,小兒風g驚悸,諸風麻痹不仁,風熱語言不遂。

(3)《綱目》: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素問》雲,諸風掉眩,皆屬於木。故天麻入厥陰之經而治諸病。按羅天益云:眼黑頭旋,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風草,故為治風之神藥。今有久服天麻藥,遍身發出紅丹者,是其祛風之驗也。

(4)《藥品化義》:天麻,氣性和緩,《經》曰,肝苦急,以甘緩之。用此以緩肝氣。蓋肝屬木,膽屬風,若肝虛不足,致肝急堅勁,不能養膽,則膽腑風動,如天風之鼓盪為風木之氣,故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由肝膽性氣之風,非外感天氣之風也,是以肝病則筋急,用此甘和緩其堅勁,乃補肝養膽,為定風神藥。若中風、風g、驚風、頭風、眩暈,皆肝膽風證,悉以此治。若肝勁急甚,同黃連清其氣。又取其體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條達血脈,諸風熱滯於關節者,此能疏暢。凡血虛病中之神藥也。

(5)《本草新編》:天麻,能止昏眩,療風去濕,治筋骨拘攣癱瘓,通血脈,開竅,余皆不足盡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經絡血脈之間,舍天麻又何以引經,使氣血攻補之味,直入於受病之中乎?總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內避之痰,而氣血兩虛之人,斷不可輕用之耳。

(6)《本草正義》:天麻氣味,古皆稱其辛溫,蓋即因於《本草經》之赤箭,而《開寶》、甄權諸家,稱其主諸風濕痹,冷氣癱瘓等證,皆因辛溫二字而來,故視為驅風勝濕,溫通行痹之品。然潔古諸家,又謂其主虛風眩暈頭痛,則平肝息風,適與祛風行痹宣散之法相背。使其果屬辛溫宣散,則用以治虛風之眩暈頭痛,寧不助其l騰而益張其焰?何以羅天益且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從此知果是風寒濕邪之痹着癱瘓等症,非天麻之所能奏效也。蓋天麻之質,厚重堅實,而明淨光潤,富於脂肪,故能平靜鎮定,養液以息內風,故有定風草之名,能治虛風,豈同誑語。今恆以治血虛眩暈,及兒童熱痰風驚,皆有捷效,故甄權以治語多恍惚,善驚失志,東垣以治風熱,語言不遂,皆取其養陰滋液,而息內風。蓋氣味辛溫之說,本沿赤箭之舊,實則辛於何有,而溫亦虛言。

(7)《本經》:主惡氣,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

(8)《別錄》:消癰腫,下支滿,疝,下血。

(9)《藥性論》:治冷氣頑痹,癱緩不遂,語多恍惚,多驚失志。

(10)《日華子本草》: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通血脈,開竅。

(11)《開寶本草》:六髦罘縭裕鬧拘攣,利腰膝,強筋力。

(12)張元素:治風虛眩暈頭痛。

(13)《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g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