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星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星镇地处填东北北部,大关县中部,东经103°54′—101°47′、北纬27°44′—27°58′之间,原名天星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并镇,2006年原青龙乡与天星镇合并为一镇后达16个行政村,东南面与彝良县相邻,西南与翠华镇寿山乡接壤,北与吉利镇毗邻。辖中心、天星、绿南、南甸、沿河、斜文、祥云、安乐、鱼孔、青杠、打瓦、幸福、双河、寨子、毛坝、营盘等16个村民委员会,共130个自然村,423个村民小组。是大关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现有农户13585户,有人口64856人,其中农业人口61260人,劳动力339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人数33870人。全镇国土面积406.47平方公里平,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650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00毫米,具有典型立体气候,适合种植玉米、稻谷、小麦、洋芋、烤烟等农作物,低热河谷地区适合种植冬早蔬菜。全镇有耕地面积74142亩(其中水田面积9865亩),人均耕地1.21亩,林地 3.26亩。200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9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元。[1]

概况

天星镇镇政府驻地位于洛泽河东岸,距县政府所在地36公里,距国道213线公路和滇川要道昆水公路12公里。内昆铁路、大(关)彝(良)公路沿洛泽河临街而过,天星1、2号大桥横跨东西,黄水河大桥连接南北,境内有全县最大的物资集散基地和年客流量达18万人次的大关火车站。镇政府所在地有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口8000余人,集镇主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长远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天星集镇已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之一。

基础设施

水利设施

天星镇水利资源丰富,有罗汉坝水库一个,容量40万立方米;全镇有灌溉渠道260条,其中东西干渠承载着中心、南甸、沿河、祥云四村近6000余亩水田的灌溉,同时也是我镇最重要的两条防洪排涝渠;,抗旱池70个108500立方米,有防洪排涝沟898条17000米。

五通情况

天星镇是连接彝良、大关的纽带,是全县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内昆铁路在我镇境内33.9公里,大关火车站坐落集镇,投资0.5亿元的47公里岔彝通县油路穿境而过,目前正进入紧张建设之中,全镇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组公路里程达137公里,其中镇村公路101公里;全镇有3个简易自来水厂,有水窖2000余口,有自来引水管39件162000米,其中集镇引水管1条12006米,幸福街道1条3500米,有1203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全镇有1个民用变电站和两个为铁路运输变电站,已基本实现户户通电,有42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700户;安装固定电话400户、小灵通300部、致富通移动坐机1200部,拥有移动手机4650部。

能源建设

镇党委政府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户搞好能源建设,目前已安装太阳能30余个,建成沼气池1000余口。

集贸市场

全镇有天星、幸福、沿河3个集镇,天星集镇站地1.2,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幸福集镇站地1平方公里,沿河集镇站地0.5平方公里,由于经济薄弱,基础教差,设施落后,无规范集贸市场,目前有3个传统集贸市场。

镇区街道情况

集镇区主干道基本为传统老式街道,排水、路灯、行道树等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新区开发建设已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之一,朝阳新区和田坝新区建设性祥规已初具雏形,城区面貌及配套设施将逐渐得到改善。

环卫设施

有公厕3座,简易垃圾填埋场2个,小型垃圾清运车2辆。

农村经济

2006年,全镇完成镇内生产总值715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64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50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358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15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2万元,工业总产值71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8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4元。06年重点建设项目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总收入 459万元,完成财政预算总支出459万元。

人口卫生

天星镇

全镇辖16个村民委员会,130个自然村。2006年,全镇年末人口64865人,其中:男38425人,女28440人;农业人口61260人,非农业人口3605人;少数民族人口3540人,少数民族人口以苗族、彝族居多,年末人口50549人。有劳动人口384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37651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841人,。全年出生人口276人,出生率5.44‰;死亡人口257人,死亡率5.07‰;年内净增人口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37‰。2006年末,全镇有卫生机构20个,即:卫生院3个,村卫生所16个。有病床120张,医务人员95人,其中:镇卫生人员36人, “四苗”覆盖率97.89%,比上年下降0.7%。享受低保人数400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8998户,共计35993人,参合率85.3%。

2006年,天星镇实施“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奖、优、免、补政策,巩固6个无多孩村,新创建10个无多孩村,力争20007年末实现基本无多孩乡镇的创建。

文化教育

天星镇

全镇全镇有普通中学三所共49个教学班,教职工147人,初中在校生3232人;有完全小学70所,教学班级303个,教职工377人,小学在校生9432人(其中学前班5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校舍面积达33525.61平方米。

全镇有文化站一个,有两个村组活动室和2图书室、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06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效果较为明显:一是天星镇办起了第一个村组文化室;二是反映新农村建设原创歌舞《海马交响曲》代表全县参加市级调演,少数民族歌舞《花嫁》荣获县二等奖;三是苗族王杰锋的芦笙制作被确定为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是在全市乡镇中首家创办了《天星人》刊物,弥补了天星文化空白。

人文地理

天星镇

天星镇历史渊远,人杰地灵,风景迷人,壮观的洛泽河横穿全镇,清澈的黄水河一泻南北,滋润着全镇6万多天星儿女。

斜文村庙子坡是青朝末年李蓝义军起义发祥地,天星集镇半边街大桥头有李蓝义军集体殉难地。

自然保护区罗汉坝,是大关县旅游开发“三片一线”风景名胜片区之一,罗汉坝集原始森林、高原湖泊(杜鹃湖)为一体,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是旅游休闲和避暑垂钓的好去处。境内有103700亩风景保护区、3万亩原始森林、1719亩湿地,红豆杉、杜鹃树等国家20种珍稀植物,熊、云豹等国家保护动物13种。

具有《苗族芦笙舞之乡》美喻苗族聚居地绿南村凉风坳,距集镇15公里,道路交通良好,是云、贵、川三省边界苗族同胞每年“花山节”的活动圣地。每年5月共有2万苗族同胞聚集于此欢度节日。热闹非凡的花山节,苗族同胞们举行赛马、射弩、踢球、吹枪、芦笙等活动的表演,使之成为游客了解苗族同胞生活习俗和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窗口。

海马三社地处罗泽河东岸,距集镇1.5公里,村组公路直通腹地。该组地势平坦,产业结构调整较早,经济发达,民风淳朴,被我镇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和“农家乐”建设的首选之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为此,该镇将依托罗汉坝丰富的天然资源,把罗汉坝建成连接黄连河、青龙洞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辐射凉风坳与海马三社,打造出一条集自然、人文遗迹、民族文化的精品旅游线。

资源环境

天星镇

全镇有耕地总面积74142亩(其中:田9865亩),人均耕地1.21亩,主要种植玉米、稻谷、洋芋、烤烟、红苕花生等作物;拥有林地30余万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万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木漆、李、桃、樱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0亩,其中养殖面积20亩;牧草地5000亩,荒山荒地20000亩,其他面积2560亩。境内已探明可开发煤矿储藏量近400万吨,现有规模为3万吨,总投资800万元的煤矿一个,年产值500万元;境内有上亿吨品位达98.5%以上的硅矿(石英砂)待规模化采、冶;有丰富的铁矿、铅锌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洛泽河自南向北由彝良流经本镇最终在水富县汇入金沙江,境内可开发建设梯级水电站3个,总装机可达 千瓦,距离集镇17公里投资3.67亿元的庙林电站正在建设中,该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达80000KW以上,由大唐公司投资,水电十八局承建的金瓜、麻柳湾两个电站已进入征地阶段;境内有年产碳化硅200吨碳化硅硅厂一个和年产3万吨洗煤厂一个。

相关视频

美丽家乡-天星镇天星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