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星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星蕨(學名:Christensenia assamica (Griff.) Ching)是天星蕨科天星蕨屬陸生蕨類植物,根狀莖橫走,肉質粗肥,葉疏生或近生。多汁草質,葉片廣卵形,由分離羽片組成,中央弱片較大,側生一對羽片較小,闊鐮刀形,無柄,葉草質,上面光滑,中間小脈為網狀,不明顯,網眼有內藏小脈。聚合孢子囊羣散生於側脈之間,形大而圓,中空如缽。[1]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從印度北部和阿薩姆向東經緬甸到雲南東南部有分布。生長在海拔約900米的雨林內。

天星蕨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又因天星蕨極為稀有,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形態特徵

陸生植物。根狀莖橫走,肉質粗肥,下面生出肉質粗長根。葉疏生或近生。柄長30-40厘米,多汁草質,干後扁平,寬約1厘米,多少被細毛,基部有兩片肉質小托葉;葉片廣卵形,長達25厘米。寬17厘米,基部近心臟形,由3個分離羽片組成,中央弱片較大,長達23厘米,中部寬達12厘米,闊橢圓形,漸尖頭,基部短楔形,有短柄。側生一對羽片較小,長達20厘米,中部寬6-7厘米,闊鐮刀形,中肋多少彎弓,斜向上,常與中央羽片呈復瓦狀疊生,長漸尖頭,基部不等,上側楔形,下側圓形,無柄,邊緣全緣或多少呈波形。

葉草質,上面光滑,中肋和側脈明顯而粗,被頭垢狀的紅棕色短毛茸,側脈斜向上,平行,稍彎弓,相距約1.5厘米,幾達於葉邊,中間小脈為網狀,不明顯,網眼有內藏小脈。聚合孢子囊羣散生於側脈之間,形大而圓,中空如缽,生於網脈連結點,由10餘個肉質船形的孢子囊排列成一圓圈融合而成,腹面有一縱裂口,向缽內放出孢子。

近種區別

該種過去一直被認為和南洋羣島產的Christensenia aesculifolia(Bl.)Maxon同種,其實兩種區別很大,最主要的區別是後種的葉較大,由5個小葉組成,各小葉都有明顯的小柄,並向基部逐漸變狹,兩側對稱,孢子囊羣較小,分布在各側脈間的數目遠較多而密。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東南部。從印度北部和阿薩姆向東經緬甸到雲南東南部有分布。生長在海拔約900米的雨林內。可能也產于越南。

主要價值

作為一種優良的製作盆景的植物材料,天星蕨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天星蕨極為稀有,且生境地域狹窄,加之全球氣候變化使之日益減少,可算是活化石級別的植物。然而在對植物起源與進化研究過程中,天星蕨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

瀕危原因:天星厥的形態特徵與人們熟知的羊齒植物相差甚遠,根、莖、葉均為肉質,葉片三出複葉或為單葉,葉脈網狀,抱子囊群圓環形,散生於葉片下面,看似天上的星星,如果沒有抱子囊群,人們還會誤認為是種子植物呢。天星旅由於其形態奇特,地理分布區狹窄和生境特殊等原因,在中國直到50年代才被發現,發現者為雲南大學的朱維明教授。截止到1995年該種旅類植物在中國的地理分布區仍僅限於雲南東南部的雨林林下,並且只發現兩個種群。不幸的是,在這兩個種群中,有一個種群已由於生境遭受破壞而絕滅了,另一個種洋也因未被人們重視而朝不保夕。在現存的種群中,種群分布面積不過500平方米,這代表中國一個珍稀物種的地理分布區已經夠小的了,更何況該地區已被開墾種植熱帶經濟植物砂仁,而天星旅僅作為砂仁地里的雜草,經常被剷除,隨時都面臨被消滅的危險。

天星藤不僅在中國屬珍稀物種,在全世界亦極為少有。該種旅類植物僅分布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緬甸北部和雲南東南部這有限地理分布區中的局部地區,作為雨林下的陰生草本植物,隨時都面臨因森林被破壞或因人為的干擾而絕滅的危險。

保護措施:建議有關部門採取得力措施加以保護中國現存的分布區狹窄的天星旅種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