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淨沙·春》是元代散曲家白樸創作的一首小令。
此曲是白樸《天淨沙》四首之一,四首《天淨沙》分別以四季為題。天淨沙·春通過對春日裡山、日、風、樓閣、院子、鶯燕、小橋、流水、落花的描繪,呈現出一幅遠景、近景、中景皆具的春意圖:草長鶯啼,花落燕舞,奼紫嫣紅。其筆下的春天景色如畫,生機盎然。
天淨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⑴,闌干⑵樓閣簾櫳⑶,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⑷,小橋流水飛紅⑸。
詞句注釋
⑴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
⑵闌干:即欄杆。
⑶簾櫳(lóng):窗戶上的帘子。李煜《搗練子》:「無賴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櫳,窗戶。
⑷啼鶯舞燕:即鶯啼燕舞,意思是黃鶯在歌唱,春燕在飛舞。
⑸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白話譯文
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捲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鞦韆輕晃,院長子裡靜悄悄。院長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 小橋之下流水飄滿落紅。
創作背景
白樸《天淨沙》共四首,分詠春夏秋冬四季,這是第一首,是作者於宋亡後寓居金陵時所作,具體創作年代不詳。
作品鑑賞
這支《天淨沙·春》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全曲句句不離春天的特徵。「春山暖日和風」,作品開篇先從遠處着筆呈現了一個宏大而又溫馨的背景,也就是說,作者描繪了一幅和煦、溫暖、遼闊的春光背景畫面。在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經來到人間的特點,「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風」是和煦溫情的。這樣的畫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潤澤,春日融融,春風和煦,怡然與舒暢。
「闌杆樓閣簾櫳」和「楊柳鞦韆院中」兩句是近寫,詞人從遠處的「春山」轉為寫近處的「樓閣」與「院中」的景物。在這明媚的春光里的「闌杆樓閣簾櫳」也是與別個季節截然不同的,無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綠,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風」的溫情。站在樓閣上,站在在窗子前,憑欄而立欣賞春光,是一件愜意的事。「楊柳鞦韆院中」一句,幽靜雅致的小院,那小院裡有傲然的白楊,有婀娜的垂柳,特別是那樹下的鞦韆悠然的蕩來蕩去,仿佛有妙齡少女們的歡聲笑語傳將出來,充滿了詩情畫意。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這結尾兩句,詞人的目光又從庭院裡轉移到晴空中,轉移到曠野上,渲染了一個令人陶醉的氛圍。春樹枝頭,黃鶯在悠揚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閒地飛舞;曠野之間,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橋下淙淙作響,落英在微微的春風中靜悄悄地飄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顯得和諧,更顯得意趣盎然了。
這首以「春」為題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畫,寥寥幾筆,清麗雋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據自己的仔細觀察、體驗,寫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調。
作者簡介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朴,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