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雅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雅区
35570.jpg
  

来自 台中市大雅区公所 的图片

中文名:大雅区

位 于:台湾省中部台中市

地 处:台中盆地北部

海 拔:130至150米

大雅区旧称“坝仔”,就狭义而言,则专指本区现有大雅里之街坊附近一带。地处台中盆地北部,大肚台地东麓,中有筏仔溪上游段南北贯穿其间;境内西部因紧临大肚台地关系,大肚台地纵走于西半部,其东麓山坡地,海拔约300公尺 左右,统称为横山( Kernbut )群,走向南南西,而东半部为台中平原,海拔130至150公尺 之间。 本区早期原为土著族拍宰海(Pazeh)岸里社群之阿河巴(坝)荒埔,汉人进垦后,以平埔族人原有“阿河巴”而命名为“坝仔”,故地名由来,似与土著族之音译有关。客家语把未开垦的大块埔地叫做 [ 大坝雅 ] ,后简化为 [ 大雅 ] 。 ( 别名:坝仔、大坝雅(客)、埧雅街 )[1]

历史

大雅区迄今还未发现到考古遗址,亦没有平埔族聚落的分布。清代汉人拓垦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康熙末年粤东饶平移民入垦。雍正元年 (1723) 粤东大埔籍客家人张达京组织张振万垦号,以 “ 割地换水 ” 的方式,开凿猫雾拺下埤,入垦阿河巴草埔 ( 神冈、大雅旧称 ) ,此后垦务日渐兴盛。 清康熙23年 (1684) 本地属于台湾府诸罗县管辖,雍正元年 (1723) 改隶彰化县。光绪11年 (1885) 台湾建省后,划归台湾县管辖。 步入日治,明治28年 (1895) 大雅属台湾县彰化支厅管辖。明治42年 (1909) 改隶台中厅葫芦墩支厅,大正9年 (1920) 再改隶台中州丰原郡大雅庄。交通建设以昭和11年 (1936) 兴建的台中机场最为重要,其地点在埔仔墘 ( 六宝村 ) ,同年大日本航空株式会社开辟台中至台北、台南、高雄、马公、花莲的航线 战后时期,民国34年 (1945) 本地由台中县丰原区管辖,并改称大雅乡,此名称一直沿用至台中县市合并。民国45年 (1956) 在美军顾问团的协助下,征收台中机场与周边土地,兴建清泉岗机场,成为中部最重要的空军基地。民国99年12月25日(2010),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台中市”。

地理环境

大雅区位居台湾中部台中盆地之西北方,东邻潭子区,西接沙鹿区;北毗神冈区,南连北屯区、西屯区为界。全区参考面积约为32.4109平方公里。

现辖有15里,东西宽而南北窄,地形略呈菱形。本区行政政区域原分9村,因人口增加自87年2月1日起大雅村分村为大雅村、文雅村、上雅村,三和村分村为三和村、二和村、四德村,自95年1月23日起上枫村分村为上枫村、雅枫村、大枫村。

位于台中市中心地带,由于东南部属于台中盆地之广大平原影响,地势西部高而东南低,西半部衔接大度山台地,其山麓部份均向东南缓倾,以西南境界附近之大肚山海沷313公尺为最高点。台中盆地北为大甲溪广阔洪涵平原,其西侧屏有大肚倾动地块,但因面向盆地之地块东侧缓斜,被盆地冲积层厚覆,并无明显界线。本区西部与大肚台地相邻接,其台地斜面囊括横山、忠义里诸地,则古文献史料所指之“阿河巴横岗”。大肚台地呈南北长方形,北起自大甲溪南岸,南达大肚溪北岸,南北全长约为20公里;其东侧以缓斜面向台中盆地,西部以较急斜面,衔接清水海岸平原、台地纵走向大致从北北东向南南西,为一块不对称台地,被推测为一倾动地块。 台中盆地系一长形构造盆地,北宽南窄,主要为联合冲积扇面,此地区被认为地质时代与大肚台地同为连成一体,范围广阔之古冲积扇面。本地区土地利用甚为发达,平原主要种植水稻,山地则多栽种旱作物或果树等;由于水利发达,农业丰富,早为人口与聚落之集中区。 [2]


观光导览

一、大雅文化轻旅行地图

大雅文化轻旅行地图

  






二、潭雅神自行车道:全长约十一点八公里的潭雅神绿园道,起于潭子中山路,经神冈而至本区中科园区为终点,是利用军方旧铁道兴建而成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其车道坡度平缓,非常适合单车运动与亲子同游;沿途可见乡间田野风光,行经清泉岗则有战车公园、F-5E的退役战机、以及阿兵哥曾经抵达军营的小月台等等,充满怀旧旅人与乐活低碳的生活趣味。

潭雅神自行车道









三、永春堂美术馆:大雅永春堂美术馆前身为刘氏家族迁台并于大雅落地生根已超过百年,为了不忘根本,屋主刘正基结合自已长久的兴趣,以美术馆画廊、婚礼广场与休闲空间三个主要目标打造了一座复合式功能的现代感建筑,并以刘氏家族渊源流传之堂号“永春”为名,希望能够发扬延续家族精神。

永春堂美术馆









四、谦兴堂(张家古厝):座落于大雅区横山里中和路三号的谦兴堂,是前县议员张启三曾祖父张壬梓于清咸丰末年所建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张家古厝是三合院式房屋,左右均有三护龙,向外有七道大门的大宅第,结构宏丽,古色古香。至今墙瓦、门窗、柱梁等等完整无缺。后堂供奉张氏历代祖先神位庄严古朴。内庭两侧种植盆景及奇花异草颇多,争艳斗丽。外埕比较宽敞,种植花木及荔枝树,还有一个莲花池,池内种满了莲花,花开时鲜艳芬芳美丽。

谦兴堂(张家古厝)










农特产品

大雅区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里作小麦及轮作薏仁是本区特产。大雅区小麦栽培面积约150公顷,是国内小麦主要产地,有“台湾小麦之乡”美誉。 民国85年以前麦农供烟酒公卖局酿酒之用,闻名遐尔之绍兴酒即为其产品;民国89年以后提供给金门麦农当种子,并在金门种植加工后成为红标高梁酒。 由于台湾9成以上麦田分布在大雅区,为了让民众亲近麦田,对小麦有进一步的认识,大雅区农会于每年3月都会举办小麦文化节系列活动。 目前大雅区唯一栽种本土红薏仁的农民,在当地人们都称他“胡须伯”,可说是栽种台湾本土红薏仁的始祖级人物,大半辈子务农的他在民国85年透过大雅农会介绍,开始试种由台中农改场改良研发的台中四号品种红薏仁,跟进口薏仁不同,台湾本土红薏仁外型较光滑,尝起来口感也更香Q好吃。

大雅风华

大雅是台湾闻名的小麦故乡,同时也是台中近郊的铁马观光胜地,全区参考面积约32.4109平方公里,是合并后大台中市的29个行政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观光旅游资源,四季畅游皆宜-年四季铁马游、适宜健身休闲好地方、秋未春初小麦、水稻文化、南与北屯区、西屯区为界。全区人口至104年9月为93,509人;其区内主要联外道路有十号省道由清水西势寮经大雅而后至神冈、丰原,全长21.8公里,交通流量大,西势寮至大雅为四线道30米宽,至丰原区为四线快车道,路宽20~30公尺,台十号省道在大雅接台一乙经台中市区可至王田交流道;85号县道、86号县道联络台中市区及潭子,77号县道联络神冈,75号县道联络沙鹿,125号县道、127号县道联络西屯区。此外,中山高速公路于本区东南方经过,并于本区与台中市区交会处设置一大雅交流道,因此通往南北向交通非常便捷。于航空运输方面,邻近清泉岗机场。


视频

观光导览-台中市大雅区简介(国际宜居城市竞赛片-英文版)

参考资料

  1. 历史沿革,大雅区公所
  2. 地理环境,大雅区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