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门乡位于秦州区南部,东南接娘娘坝镇、西邻汪川、天水两镇,北与平南镇接壤。距秦州区63公里。全乡处在梁峁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海拔2010米,最低海拔1700米,年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19.5℃,年无霜期160天,年平均降雨量645.7毫米。樊罗、刘大公路穿越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2015年10月9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等22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甘民复〔2015〕113号),天水市民政局同意秦州区大门乡改名大门镇。[1]
概况
大门乡位于秦州区南部,东南接娘娘坝镇,西邻汪川镇、天水镇,北连平南镇。面积75.25平方千米,农村人口4536户22349人(2008年末)。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街村,距市区63千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最高海拔2010米,最低海拔1700米。
沿革
传说在明正德二年,今大门下街朝阳观下有一门,今上街李家台也有一门,故称大门。1950年设大门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柴山、徐小、长官、张湾、袁集寨、苏家河、白集寨、王沟、阴湾、于山、南山、高家坪、穆家沟、三合、关峡口、郭陈、下街、易台、黄集山、上街、彭集寨、田于、田家河23个行政村。2000年,面积78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4077户,农村人口20557人。
地理
全乡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00亩,森林面积12100亩。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有胡麻、大麻、葵花等。该乡雨量充足,土地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劳务输出及竹编生产在全乡经济中占一定比重。大门每逢农历一、四、七为农贸集市日,上市商品以竹木农具、日杂、百货、禽蛋、蔬菜、水果为主,规模较大。
大门,传说在明正德二年,今大门下街朝阳观下有一门,今上街李家台也有一门,故称大门。乡政府设在上街村,乡党委书记、乡长:马勇。[2]
发展状况
全乡有23个村委会、100个村民小组,农村总户数4077户,农村人口20557人,男10689人,女9868人。农村劳动力7131人,男4543人,女2588人,劳动力按文化程度分组,高中以上615人,初中1720人,小学3562人,文盲半文盲1234人。
全乡23个村都通上了路、电、邮。
全乡有农村中学1所,专职教师31人,在校学生482名,小学21所,专职教师79人,在校学生3318人。
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个,各类卫生人员16人,床位5张。乡所在地还有供销社、粮站、信用社、兽医站等单位。
该乡主要土特产品是竹木农具。
200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元。
2000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7276吨,农业总产值1783.4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78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