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蒜紫斑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蒜紫斑病

大蒜紫斑病
原图链接

大蒜紫斑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植株早衰,产量降低。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蒜紫斑病

主要危害作物:大蒜

危害症状

大蒜紫斑病
原图链接

大蒜紫斑病的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显症数日后蔓延至中、下啊部。发病初期呈稍凹陷的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病斑扩大后变为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2~4?厘米x1~3厘米,周围有黄色晕圈。在高湿条件下,病部产出黑色霉状物,即紫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病斑多具同心轮纹,可相互愈合成长条状大斑,严重时全株枯黄,病部组织失水死亡,因此病部易折断。

贮藏期鳞茎发病时,呈半湿性软腐状,出现红色或黄色,最终变为暗褐色,并伴随体积收缩,失去经济价值。我国南方蒜苗株高10~15厘米时开始发病,生育后期尤为严重;北方主要在生长后期发病。[1]

病因原理

Alternaria porri (E11iott) Cifed.称香葱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

大蒜紫斑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有报道可通过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水传播,萌发后可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其芽管也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引发病害。

病害的潜育期一般为4~5天,5天后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在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又可传播而引起再侵染。葱、蒜类作物紫斑病菌在25~28℃的温度条件下产孢能力最强,而在30~35℃时相对较差。

另外,不同光照条件对产孢影响较大:同等条件下,黑暗中产孢量明显高于光照条件下,释放孢子的速度也更快。此外,产孢量还与湿度相关:随着保湿时间的延长,产孢量增大,与保湿时间呈正相关。温、湿度对病斑产孢的影响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发病原因

大蒜紫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27℃,低于12℃则不发病。在夏季和秋季高温、多雨条件下,温暖、潮湿,昼夜温差大,有利孢子萌发及病害的传播、发生和发展。同时,土地贫瘩,大蒜生长势弱,虫害严重的地块,发病普遍严重。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与非葱类作物(马铃薯、小麦、十字花科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

2、精选蒜种、药剂处理:种子选用抗病品种,如紫皮蒜,或在播前进行拌种,可使用国光50%多菌灵兑水进行喷种,晾干后播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采用覆膜高畦栽培方式,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利于植株的通风透光,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4、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在大蒜播种前10-15天,使用国光松尔肥、松达生物有机肥,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养分利用率,同时抑制土传病菌的滋生,为大蒜的生长贮备营养。在大蒜的生长期,根据当地用肥习惯和植株的长势情况合理进行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5、大蒜收获后对病叶、病残株进行集中烧毁。

6、适时收获,低温贮藏,防止病害在贮藏期继续蔓延。收获后适当晾晒至鳞茎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温控制在0℃,相对湿度65%以下。 捆绑成束,适当晾晒;悬墙晾晒,防止阳光直射,形成糖蒜头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国光50%多菌灵、国光艾德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地防治大蒜紫斑病。[2]


相关视频

大蒜紫斑病如何科学防治 促花王科技

大蒜种植技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