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File:张辅123 看图王.jpg|缩略图]]
 +
[[File:张辅1234.jpg|缩略图]]
 
   
 
   
[[File:大禹 meitu 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7%A6%B9/8703489/0/342ac65c1038534345f416ac9313b07eca808800?fr=lemma&ct=single#aid=0&pic=342ac65c1038534345f416ac9313b07eca808800 原图链接]]]
+
'''[[''[['张辅]]''']]'''
  
''' ''' ,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 ),字( 史称 帝禹,为夏 氏首 、[[夏朝]]开 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 其父名鲧 尧封于崇 为伯爵 世称“崇伯鲧”或“崇伯” 其母为有莘氏 女脩己
+
''[['''''''[[张辅]]''''''']]'' (1375年-1449年 ),字 文弼。河南祥符 今河南省开封市 明成祖时 将张玉之子,明代重臣。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信安伯 新城侯。 进攻并占 安南,改交阯,受封英 公,予世袭诰券。此后四次平定叛乱。洪熙元年(1425年),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太师 宣德元年(1426年 ,率军平定朱高煦之乱。明英宗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 他历事四朝 连姻 室,与三杨等同心辅政 累加光禄大夫、左柱国。正统十四年(1449年) 随明英宗北征 在土木堡 变中阵亡,享年七十五岁,谥号忠烈,追封定兴郡王
  
据传,大禹治理黄河有功  ,受舜禅让而继承皇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立位,阳城为都城,有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大禹是夏朝 第一 天子 因此 人也称他 [[夏禹]] 。他是 中国古代传 与尧、舜齐名 贤圣 帝王,他 最卓著 功绩 就是历来 传颂的治 滔天洪水 又划定 国版图 为九州 。后人 称他为大禹 禹死 安葬于会稽山 上( 今浙 绍兴东南方向) 仍存禹庙 禹陵 禹祠 从夏启 始历代帝 王大 都来禹陵祭祀他 目前 绍兴市 府每 组织祭禹
+
==人物生平==
 +
'''随从靖难'''
 +
 
 +
[[[[张辅]]]]是 靖难名将、河间王 张玉 长子。燕王朱棣起兵时,他随从父亲力战,任 指挥同知。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在东昌战死,张辅继承父亲职 。随从朱棣在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等地战斗 都立下功劳。随从入南京 ,被封 信安伯,食禄千石,给予世袭 诰券 。他 的妹妹 皇妃。 丘福、 朱能 张辅父子功勋卓著,不能因为是私亲就给很少的赏赐。1405年(永乐三年),张辅进封为新城侯,加 禄米三百石。
 +
 
 +
'''首征安南'''
 +
 
 +
这时安南的 黎季犛杀害他 国王,自称 太上皇,立其子黎苍为 。自称原国 之孙的陈天平从 老挝来投奔朝廷,黎季嫠假装请他回国。朱棣派都督黄中率五千名士卒送他回去 前大理寺卿 薛岩做 他的 副手,黎季犛在芹站埋伏军队,杀死陈天平 薛岩也 杀。朱棣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军(《大越史记全书》称士兵共有八十万人, 中国学者 郭振铎、 张笑梅认为可能有夸大),会同左副将军西平侯 沐晟,分道进讨。兵部尚书 刘俊 辅助军务,邢部尚书 黄福、大 寺卿 陈洽供应粮饷。
 +
 
 +
1406年(永乐四年)十月 朱能在军 病逝,张辅取代他统领部众。从 凭祥进军,越过坡垒关,望祭安南境内山川,发檄历数黎季嫠二十条罪状。进军攻破隘益、鸡陵二关,取道芹站,击走安南伏兵,抵达新福。沐晟的部队也从 云南到来,扎营于白鹤。安南有东、西两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 险,敌军沿着江南北两岸立栅,把船集中在江中,在多邦隘筑城,城栅桥舰相连 百余里,有许多士兵,想据险固守,使张辅的部队疲劳。张辅从新福移驻三带 ,制造船舰,准备攻隘。正好朱棣得知朱能去世,敕令任张辅为帅,朱棣在敕令中以 李文忠取代开平王常遇春的事情来比喻现状,并说趁冬季瘴疠未兴,应及时灭贼。十二月,张辅推进到富良江北扎营,派骠骑将军 朱荣在嘉林江击破敌军,于是与沐晟合军进攻多邦城。他装作要进攻他处,以麻痹敌军,令都督黄中等率敢死士,每人都持火炬和铜角,在夜间四鼓时分,越过重壕,用云梯登城 都指挥蔡福 先登,士卒们也纷纷蚁附而上,然 吹响号角,万炬齐举,城下军队呐喊而进,遂攻进城中。敌军驱象迎战。张辅用画成的狮子蒙在马上冲击,再补以神机火器。大象都返身退走,敌军大为溃败。张辅军斩其首领二 ,追到伴圆山,将其沿江木栅,俘虏和斩杀无数敌兵。张辅军进而攻克东都,安抚官民和归附者,来归顺的人每天以万计。张辅派别将李彬、陈旭攻取西都,又分兵击破敌军的援兵 黎季犛焚烧宫室仓库 逃到海 ,三江州县都望风而降。
 +
 
 +
1407年 永乐五年)春,张辅派清远伯 王友等人渡过注 江, 攻破筹江、困枚、万劫 普赖等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贼将胡杜聚船在盘滩江上,张辅派降将陈封袭击赶走了他,将他的船只全部夺取。于是平定了东潮 谅江等府州 不久,在木丸江击破黎季犛的 舟师,斩首一万级,擒获将校一百余人,贼人溺死无数。官军追到胶水县闷海口而还。在咸子关筑城,令都督柳 守卫。过后,贼人由富良江进兵。张辅和沐晟夹岸迎战,柳升等人率领舟师 横击,大破贼兵,斩杀数万人,江水为之赤红,张辅军乘胜穷追。当时天旱,江水浅,敌军弃船上岸逃走。张辅军到时,突降大雨,江水上涨,张辅军遂得全部渡江。五月,到达奇罗海口,抓获黎季犛和他的儿子黎苍,以及伪太子诸 将相 臣等人。槛车送入京师,安南平定。计算府州四十八个,县一百八十个,户三百一十二万 访求陈民的后代,但找不到 便设交趾 布 司,将其土地内属于朝廷。
 +
 
 +
自 唐朝灭亡后,交趾沦为蛮服达四百余 ,至此又收入版图。朱棣为此诏告天下,诸王和百官都奉表祝贺
  
==人物生平==
+
'''受封国公'''
  
'''早期'''
+
1408年(永乐六年)夏,张辅整军回到京师。朱棣论功行赏,在 奉天殿赐宴招待他,并赋写了《平安南歌》,进封他为 英国公,岁禄三千石,给予世袭 诰券。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大禹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母亲是有辛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 。
+
'''再征安南'''
  
  禹幼 随父亲鲧东迁 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
+
  陈氏的旧臣 简定又叛乱,朱棣命沐晟征讨,结果沐晟在生厥江战败
  
  帝尧时 中原洪水泛滥 成水患灾祸 ,百 姓愁苦不堪 帝尧命令鲧治水 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障水法 也就 是在 岸边设置河堤 但水却越淹越高 历时九 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
1409年(永乐七年)春,朱棣又命张辅佩征虏将军印,率军前往征讨。当时简定已经僭称越上皇,另立 陈季扩为皇 势力很大。张辅就叱览山伐木 船,招来谅江以北那些躲避贼寇的人复业。遂推进到慈廉州,攻破喝门江,攻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遇上贼人 敌军有船六 余艘,保卫江东南岸 张辅率陈旭等人用划船迎战,乘风纵火 擒获敌军首领二百余人 将他们的船只全部夺取。张辅追到太平海口。敌将阮景异 三百艘船迎战,张辅军又大破敌军。陈季扩于是自称是陈氏的后代,派使者袭封王位。张辅说:“先前遍找陈王的后人 他都不响应,现在 是在 欺骗我们。我奉命讨贼,不知其他。”于是派朱荣、蔡福等人以步骑兵先出发,张辅率领舟师随后进军。以黄江到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路进入磊江 在美良山中抓获了简定 把他和他的党羽一起送到京师。八 正月,进而攻击敌军余党,斩杀数千人,把尸体堆成一堆掩埋,只有陈季扩没有抓获。朱棣留下沐晟讨伐,召张辅班师。张辅在兴和拜见朱棣,受命到 宣府、万全练兵,督运北征
  
  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 继任治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 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
  当时陈季扩虽然请求投降 但实际上没有悔改 心,乘张辅一回去,又攻掠如故,沐晟无法控制 交趾人苦于明朝的约束,又多次遭官吏士卒的侵扰,往往起来依附敌军,乍服乍叛,将帅更加 认真剿寇
  
禹立即与益 和后 稷一起 召集百姓前 协助 ,他 视察河道 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禹总结 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 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 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 疏通了九河 
+
1411年(永乐九年)正月,朱棣还是命张辅 沐晟协同进讨。张辅到 后, 申明军令。都督黄中素 骄纵 违抗命令。张辅责备 他, 黄中态度不恭,便把他斩首以服众 将士们都提心吊胆,再没人敢不执行命令 。同年七月 张辅在月常江击破敌帅阮景异 缴获船只一百余艘 生擒敌军元帅邓宗稷等人,还捕杀 别部敌军首领数人。因有 瘴疠而收兵
  
  治水期间 禹翻山越岭 淌河过川 拿着测量仪器工具 ,从 西向东, 路测度地形的高低 树立标杆 规划水道。他带 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 敢休息 
+
1412年(永乐十年)八月,张辅在神投海攻击敌军。敌军有船只四百余艘,分为三队,很是精锐。张辅冲击其 中坚 敌军退却 敌船左右队齐进 张辅军与他们相击杀 殊死力战。 早上六七点战到十 大破敌军 擒获首 七十五人 张辅军进到乂安府扎营 敌将 断来降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 过家门 不入 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 把平地 积水导入 再引入海洋
+
1413年(永乐十一年)冬,张辅与沐晟会师 顺州 在爱子江与敌军交战。敌军驱象在前 进,张辅告诫士卒 第一箭射落象奴,第二箭射象鼻。大象因此回头奔走 践踏自己 部队。 裨将杨鸿、韩广、薛聚等人乘势进兵,矢落如雨,敌军大败。擒获首领五十六人,追到爱母 江, 全部降服了敌众
  
过13年治理 ,终于 取得成功 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 ,人 们为表达对禹 感激之情 尊称他为“大禹” 即“伟大的禹”
+
1414年(永乐十二年)正月,张辅进到政平州。听说敌军屯聚在暹蛮、昆蒲等地栏栅中,遂引兵前往。途中要 过悬崖之侧的小径,骑马无法前进,张辅与将校徒步行走在山箐间,到夜间四鼓时抵达了贼人巢穴,全部擒获了阮景异、邓容等人。陈季扩逃到老挝,张辅派指挥师佑率兵索要,攻破老挝三个关口 ,终于 将陈季扩及其妻子儿女抓住,绑送京师 叛乱平息 张辅依照国家制度 将贼 所夺取的占城国 土地,分设升、华、思、义四州,增设卫所 授予投降者官职 留下部队驻守而还
  
在治水的过程中 禹走遍天下 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 皆了如指掌。禹重新 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
1415年(永乐十三年)春 张辅到京 旋即命他为交趾总兵官前往镇守。而余寇陈月湖 人又作乱,张辅 他们都讨平
  
帝夏禹王还 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 地区叫甸服 再外五百里叫侯服 再外五百里叫绥服 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 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 不纳物服役 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 朝廷 政教
+
1416年(永乐十四年)冬,张辅被召回。张辅一共四征交趾,前后建置州县以及增设驿传递运, 划得很全面。交趾人所怕 只有张辅 张辅回来一年而黎利又反 朝廷多次遣将征讨 都无功 到 宣德年间 柳升败死 王通与贼人订下盟约 仓促引兵而还 。朝廷 想要放弃交趾,张辅力争但没能成功
  
''' 位'''
+
'''位 遇尊宠'''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夏禹《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 ,《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
 
  
  从有关文献看 夏禹与阳城、平阳 关系 是十 分密切的
+
1425年( 洪熙元年),明仁宗 朱高炽即位后,张辅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封为 太师,并 支给二职的俸禄。不久 命张辅所受的太师俸禄到北京仓支给。当时百官 俸米都到南京支取,此举 给张辅的特恩。朱棣丧期满二 七日时,朱高炽戴 素冠、穿麻衣临朝,而群臣都已改为 吉服,只有张辅和大学士 杨士奇穿戴与朱高炽一样。朱高炽叹道:“张辅是员武臣,而他知礼则超过了 六卿。”从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命他掌管经筵事务,监修《明太宗实录》
  
  帝舜在位三十三 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 舜在南巡 逝世 三年治丧结束 禹避居夏地 一个小邑阳城 将帝位让 舜的儿子商均 但天 下的 诸侯都离开商均去 见禹王。 诸侯的拥戴下 禹正式即王位 居住在阳城 国号夏
+
1426年( 宣德元 ),汉王 朱高煦造反 引诱功臣们做内应 派人夜间去张辅的住所 张辅抓住他报告了宣宗 朱瞻基 查清了汉王造反 证据,便请率兵去攻打他。朱瞻基决定亲征,命张辅 扈从。事平之后 ,给 张辅加禄米三百石。张辅威名更高,而久握兵权。1429年(宣德四年), 都御史 顾佐请保全功臣 朱瞻基 诏解除张辅都督府 职务, 左右侍奉 谋划军国重事 进升为 光禄大夫、 左柱国 逢初一和十五上朝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 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 损薄饮食 土阶三等 衣裳细布
+
1436年( 统元年) 明英宗 朱祁镇即位后 张辅加号翊连佐理功臣 依旧掌 经筵、监修 实录
  
''' 逝世'''
+
''' 以身死难'''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 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 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
  王振专权时 文武大臣都对他望风叩拜 只有张辅与他 抗礼
  
==轶事典故==
+
1449年(正统十四年), 也先入侵时,王振唆使英宗亲征,张辅随行,但不让他参预军政。张辅当时年迈,默默不敢作声。同年, 土木之变时,张辅殉身兵难,享年七十五岁。被追封为定兴王, 谥号忠烈。
  
'''涂山之会'''
+
在明末 黄道周所著的《 广名将传》中,张辅位列其中。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会上,大禹穿了法袍,手执玄圭,站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
[[File:张辅|缩略图]]
  
礼毕,夏禹向诸侯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言语多有检讨自己的过失。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三过家门而不入'''
+
[[File:张辅|缩略图]]
  
据说,大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就离开妻子。后来,一次他路过家门口,闻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然一想到开山导流治水刻不容缓,便过家门而不入。又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会叫爸爸了,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这样,有三次的机会在治水过程中路过家门,但一次也未入家门探望。后世被人写成故事,而被传颂。<ref>[http://www.zgls5000.net/cydg/dyzs.html 【大禹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纵观历史网</ref>
 
  
'''铸造九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纪念涂山大会,就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 九鼎]] (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
[[File张辅123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7%A6%B9/8703489/0/342ac65c1038534345f416ac9313b07eca808800?fr=lemma&ct=single#aid=0&pic=8435e5dde71190ef915d0452ce1b9d16fcfa609d 原图链接]]]
  
[[File:大禹陵 meitu 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7%A6%B9/8703489/0/342ac65c1038534345f416ac9313b07eca808800?fr=lemma&ct=single#aid=0&pic=8435e5dde71190ef915d0452ce1b9d16fcfa609d 原图链接]]]
 
==陵寝==
 
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方向的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建筑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 。目前,绍兴市政府每年组织[[祭禹]]活动。<ref>[http://www.gov.cn/test/2008-11/26/content_1160020.htm 禹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11月26日</ref>
 
  
==禹王来源==
 
  
与禹王同时代的出土文物及商朝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禹王的记载。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约一千年以后西周的遂公盨,此外还有齐侯钟、秦公簋。
 
  
顾颉刚经过考证,认为“禹”这个字的字源与龙有一定的关系,但被人夸张成“禹是一条龙”。这种观点在当时受到史学家柳翼谋等人的指误。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於 2019年10月7日 (一) 21:49 的最新修訂

張輔123 看圖王.jpg
張輔1234.jpg

'[['張輔]]

[[''張輔'']](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明成祖時大將張玉之子,明代重臣。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累封信安伯、新城侯。後進攻並占領安南,改交阯,受封英國公,予世襲誥券。此後四次平定叛亂。洪熙元年(1425年),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太師。宣德元年(1426年),率軍平定朱高煦之亂。明英宗即位後,加號翊連佐理功臣。他歷事四朝,連姻帝室,與三楊等同心輔政,累加光祿大夫、左柱國。正統十四年(1449年),隨明英宗北征,在土木堡之變中陣亡,享年七十五歲,諡號忠烈,追封定興郡王。


人物生平

隨從靖難

[[張輔]]是 靖難名將、河間王 張玉的長子。燕王朱棣起兵時,他隨從父親力戰,任 指揮同知。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張玉在東昌戰死,張輔繼承父親職位。隨從朱棣在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等地戰鬥,都立下功勞。隨從入南京後,被封為信安伯,食祿千石,給予世襲 誥券。他的妹妹是皇妃。 丘福、 朱能說張輔父子功勳卓著,不能因為是私親就給很少的賞賜。1405年(永樂三年),張輔進封為新城侯,加 祿米三百石。

首征安南

這時安南的 黎季犛殺害他的國王,自稱 太上皇,立其子黎蒼為帝。自稱原國王之孫的陳天平從 老撾來投奔朝廷,黎季嫠假裝請他回國。朱棣派都督黃中率五千名士卒送他回去,前大理寺卿 薛岩做他的副手,黎季犛在芹站埋伏軍隊,殺死陳天平,薛岩也被殺。朱棣大怒,命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張輔為右副將軍,率領豐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將軍(《大越史記全書》稱士兵共有八十萬人, 中國學者 郭振鐸、 張笑梅認為可能有誇大),會同左副將軍西平侯 沐晟,分道進討。兵部尚書 劉俊 輔助軍務,邢部尚書 黃福、大理寺卿 陳洽供應糧餉。

1406年(永樂四年)十月,朱能在軍中病逝,張輔取代他統領部眾。從 憑祥進軍,越過坡壘關,望祭安南境內山川,發檄歷數黎季嫠二十條罪狀。進軍攻破隘益、雞陵二關,取道芹站,擊走安南伏兵,抵達新福。沐晟的部隊也從 雲南到來,紮營於白鶴。安南有東、西兩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為險,敵軍沿着江南北兩岸立柵,把船集中在江中,在多邦隘築城,城柵橋艦相連九百餘里,有許多士兵,想據險固守,使張輔的部隊疲勞。張輔從新福移駐三帶州,製造船艦,準備攻隘。正好朱棣得知朱能去世,敕令任張輔為帥,朱棣在敕令中以 李文忠取代開平王常遇春的事情來比喻現狀,並說趁冬季瘴癘未興,應及時滅賊。十二月,張輔推進到富良江北紮營,派驃騎將軍 朱榮在嘉林江擊破敵軍,於是與沐晟合軍進攻多邦城。他裝作要進攻他處,以麻痹敵軍,令都督黃中等率敢死士,每人都持火炬和銅角,在夜間四鼓時分,越過重壕,用雲梯登城。都指揮蔡福 先登,士卒們也紛紛蟻附而上,然後吹響號角,萬炬齊舉,城下軍隊吶喊而進,遂攻進城中。敵軍驅象迎戰。張輔用畫成的獅子蒙在馬上衝擊,再補以神機火器。大象都返身退走,敵軍大為潰敗。張輔軍斬其首領二人,追到伴圓山,將其沿江木柵,俘虜和斬殺無數敵兵。張輔軍進而攻克東都,安撫官民和歸附者,來歸順的人每天以萬計。張輔派別將李彬、陳旭攻取西都,又分兵擊破敵軍的援兵。黎季犛焚燒宮室倉庫後逃到海上,三江州縣都望風而降。

1407年(永樂五年)春,張輔派清遠伯 王友等人渡過注江,攻破籌江、困枚、萬劫、普賴等寨,斬首三萬七千餘級。賊將胡杜聚船在盤灘江上,張輔派降將陳封襲擊趕走了他,將他的船隻全部奪取。於是平定了東潮、諒江等府州。不久,在木丸江擊破黎季犛的 舟師,斬首一萬級,擒獲將校一百餘人,賊人溺死無數。官軍追到膠水縣悶海口而還。在咸子關築城,令都督柳開守衛。過後,賊人由富良江進兵。張輔和沐晟夾岸迎戰,柳升等人率領舟師 橫擊,大破賊兵,斬殺數萬人,江水為之赤紅,張輔軍乘勝窮追。當時天旱,江水淺,敵軍棄船上岸逃走。張輔軍到時,突降大雨,江水上漲,張輔軍遂得全部渡江。五月,到達奇羅海口,抓獲黎季犛和他的兒子黎蒼,以及偽太子諸王將相大臣等人。檻車送入京師,安南平定。計算府州四十八個,縣一百八十個,戶三百一十二萬。訪求陳民的後代,但找不到,便設交趾 布政司,將其土地內屬於朝廷。

自 唐朝滅亡後,交趾淪為蠻服達四百餘年,至此又收入版圖。朱棣為此詔告天下,諸王和百官都奉表祝賀。

受封國公

1408年(永樂六年)夏,張輔整軍回到京師。朱棣論功行賞,在 奉天殿賜宴招待他,並賦寫了《平安南歌》,進封他為 英國公,歲祿三千石,給予世襲 誥券。


再征安南

同年冬,陳氏的舊臣 簡定又叛亂,朱棣命沐晟征討,結果沐晟在生厥江戰敗。

1409年(永樂七年)春,朱棣又命張輔佩征虜將軍印,率軍前往征討。當時簡定已經僭稱越上皇,另立 陳季擴為皇,勢力很大。張輔就叱覽山伐木造船,招來諒江以北那些躲避賊寇的人復業。遂推進到慈廉州,攻破喝門江,攻克廣威州孔目柵。在咸子關遇上賊人,敵軍有船六百餘艘,保衛江東南岸。張輔率陳旭等人用划船迎戰,乘風縱火,擒獲敵軍首領二百餘人,將他們的船隻全部奪取。張輔追到太平海口。敵將阮景異用三百艘船迎戰,張輔軍又大破敵軍。陳季擴於是自稱是陳氏的後代,派使者襲封王位。張輔說:「先前遍找陳王的後人,他都不響應,現在是在欺騙我們。我奉命討賊,不知其他。」於是派朱榮、蔡福等人以步騎兵先出發,張輔率領舟師隨後進軍。以黃江到神投海,會師於清化,再分路進入磊江,在美良山中抓獲了簡定,把他和他的黨羽一起送到京師。八年正月,進而攻擊敵軍餘黨,斬殺數千人,把屍體堆成一堆掩埋,只有陳季擴沒有抓獲。朱棣留下沐晟討伐,召張輔班師。張輔在興和拜見朱棣,受命到 宣府、萬全練兵,督運北征。

當時陳季擴雖然請求投降,但實際上沒有悔改之心,乘張輔一回去,又攻掠如故,沐晟無法控制。交趾人苦於明朝的約束,又多次遭官吏士卒的侵擾,往往起來依附敵軍,乍服乍叛,將帥更加不認真剿寇。

1411年(永樂九年)正月,朱棣還是命張輔和沐晟協同進討。張輔到後,申明軍令。都督黃中素來驕縱,違抗命令。張輔責備他,黃中態度不恭,便把他斬首以服眾。將士們都提心弔膽,再沒人敢不執行命令了。同年七月,張輔在月常江擊破敵帥阮景異,繳獲船隻一百餘艘,生擒敵軍元帥鄧宗稷等人,還捕殺 別部敵軍首領數人。因有 瘴癘而收兵。

1412年(永樂十年)八月,張輔在神投海攻擊敵軍。敵軍有船隻四百餘艘,分為三隊,很是精銳。張輔衝擊其 中堅,敵軍退卻,敵船左右隊齊進,張輔軍與他們相擊殺,殊死力戰。從早上六七點戰到十一點,大破敵軍,擒獲首領七十五人。張輔軍進到乂安府紮營,敵將不斷來降。

1413年(永樂十一年)冬,張輔與沐晟會師 順州,在愛子江與敵軍交戰。敵軍驅象在前而進,張輔告誡士卒,第一箭射落象奴,第二箭射象鼻。大象因此回頭奔走,踐踏自己的部隊。 裨將楊鴻、韓廣、薛聚等人乘勢進兵,矢落如雨,敵軍大敗。擒獲首領五十六人,追到愛母江,全部降服了敵眾。

1414年(永樂十二年)正月,張輔進到政平州。聽說敵軍屯聚在暹蠻、昆蒲等地欄柵中,遂引兵前往。途中要經過懸崖之側的小徑,騎馬無法前進,張輔與將校徒步行走在山箐間,到夜間四鼓時抵達了賊人巢穴,全部擒獲了阮景異、鄧容等人。陳季擴逃到老撾,張輔派指揮師佑率兵索要,攻破老撾三個關口,終於將陳季擴及其妻子兒女抓住,綁送京師,叛亂平息。張輔依照國家制度,將賊人所奪取的占城國的土地,分設升、華、思、義四州,增設衛所,授予投降者官職,留下部隊駐守而還。

1415年(永樂十三年)春,張輔到京,旋即命他為交趾總兵官前往鎮守。而余寇陳月湖等人又作亂,張輔將他們都討平。

1416年(永樂十四年)冬,張輔被召回。張輔一共四征交趾,前後建置州縣以及增設驛傳遞運,規劃得很全面。交趾人所怕的只有張輔,張輔回來一年而黎利又反,朝廷多次遣將征討,都無功。到 宣德年間,柳升敗死, 王通與賊人訂下盟約,倉促引兵而還。朝廷想要放棄交趾,張輔力爭但沒能成功。

位遇尊寵


1425年( 洪熙元年),明仁宗 朱高熾即位後,張輔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封為 太師,並 支給二職的俸祿。不久,命張輔所受的太師俸祿到北京倉支給。當時百官的俸米都到南京支取,此舉是給張輔的特恩。朱棣喪期滿二十七日時,朱高熾戴 素冠、穿麻衣臨朝,而群臣都已改為 吉服,只有張輔和大學士 楊士奇穿戴與朱高熾一樣。朱高熾嘆道:「張輔是員武臣,而他知禮則超過了 六卿。」從此更加敬重他。不久命他掌管經筵事務,監修《明太宗實錄》。

1426年( 宣德元年),漢王 朱高煦造反,引誘功臣們做內應,暗中派人夜間去張輔的住所。張輔抓住他報告了宣宗 朱瞻基,查清了漢王造反的證據,便請率兵去攻打他。朱瞻基決定親征,命張輔 扈從。事平之後,給張輔加祿米三百石。張輔威名更高,而久握兵權。1429年(宣德四年), 都御史 顧佐請保全功臣。朱瞻基下詔解除張輔都督府的職務,朝夕在左右侍奉,謀劃軍國重事,進升為 光祿大夫、 左柱國,逢初一和十五上朝。

1436年( 正統元年),明英宗 朱祁鎮即位後,張輔加號翊連佐理功臣,依舊掌 經筵、監修 實錄。

以身死難

王振專權時,文武大臣都對他望風叩拜,只有張輔與他 抗禮。

1449年(正統十四年), 也先入侵時,王振唆使英宗親征,張輔隨行,但不讓他參預軍政。張輔當時年邁,默默不敢作聲。同年, 土木之變時,張輔殉身兵難,享年七十五歲。被追封為定興王, 諡號忠烈。

在明末 黃道周所著的《 廣名將傳》中,張輔位列其中。



縮略圖|[https://baike.baidu.com/pic/%E7%A6%B9/8703489/0/342ac65c1038534345f416ac9313b07eca808800?fr=lemma&ct=single#aid=0&pic=8435e5dde71190ef915d0452ce1b9d16fcfa609d 原圖鏈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