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由鄉羅田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由鄉羅田村位於大由鄉西南端12公里處。東鄰本鄉河斜村;南毗瑞金壬田鎮的大川村;西連大柏地的楊古村;北接寧都固村的老禾村。境內山巒重疊,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村部駐羅田。潘氏五修譜載:明萬曆年間,潘匡建從鄰村羊谷坑騎騾經此,因騾不走,就此造田建村,後寫成羅田。[1]
中文名: 羅田村
地理位置:大由鄉西南端12公里處
總戶數: 506戶
人 口: 1876人
鄉村簡介
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506戶,1876人。有耕地2182畝;山地9600畝。民國時期屬大由保聯(鄉),共和國時期先屬龍由區後屬大由區為羅田鄉。1958年屬大由公社為羅田大隊。1984年改為羅田村。羅田村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1930年1月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羅田支部為石城第一個中共組織。
鄉村歷史
羅田村: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歷史。該村均為黃姓,傳為祝融帝後裔,為避戰亂,於晚唐廣明年間由湖北蘄州遷徙至此。民謠有云:"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黃。"足見羅田黃家名聲之大。該村乃當年香客赴西山萬壽宮朝拜許真君的必經之地,幫店鋪比肓,商賈雲集,稱一時之盛。該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車轍清晰可見,整個村莊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民居古建、磚雕、石刻、木雕構件古樸而精美。該村有"長壽村"之譽。唐代黃樟生機盎然,"壽康"方井泉水甘冽,駐足古村,不禁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羅田村-地理位置 羅田村位於大由鄉西南端12公里處。東鄰本鄉河斜村;
基本簡介
2003年有耕地2182畝;山地9600畝。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506戶,1876人。民國時期屬大由保聯(鄉),共和國時期先屬龍由區後屬大由區為羅田鄉。1958年屬大
由公社為羅田大隊。1984年改為羅田村。
清雍正十三年、乾隆丙辰、乾隆庚辰,潘國逢、潘錦、潘聯先後中舉。
2003年共有外出務工人員813人,其中企業主1人,企業管理者86人,技工284人,其餘為普工。
歷任村(大隊)支部書記:潘益謙、潘配莩、潘松根、潘應根、潘松根、潘有新、潘有榮、潘有源、黃茂根、潘慶流、賴德柱(兼)、黃茂根、潘根發、曾菊州。
歷任村(大隊)主任(大隊長):潘木生、潘松根、潘應根、潘配莩、潘松根、潘慶流、黃付州、潘有源、潘健生、黃茂根、潘慶流、潘根發、潘繼流、曾菊州、黃三秀。
自然資源
羅田村森林資源豐富。有金錢松一棵,羅漢松七棵,紅頭杉十一棵。羊谷祠右側小河兩邊古樹參天。羅田祠左側有一棵大樟樹已有200多年歷史,周徑4.86米,樹高16米。1958年羅田村培植的2460畝油茶林使全村獲取茶油6萬公斤。
旅遊資源
「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村」,自古至今,都是這樣流傳,可見羅田當年之繁華。古羅田至今有1120年建村歷史,系唐朝廣明年間,蘄州羅田人氏黃克昌,為避兵亂遷涉築村於此,沿用家鄉的地名,遂稱之謂「羅田」。羅田是九江、永修、安義等地香客到西山萬壽宮進香的必經之地,又因處在安義、永修、萬埠等地通往南昌的古商路上,故其逐步發展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古集鎮。古羅田村管理體系嚴密,布局規劃完整。村落辟有東、西、南、北四門,村莊內部,按照先祖十大房親緣關係劃區集居。經過上千年的歷史,古羅田至今保存較為完整,有古屋40餘幢,其中有兩幢規模較大,有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統。
經濟發展
岩寺鎮羅田村位於徽州城區東南郊,與歙縣和屯溪區交界,205國道、皖贛鐵路穿村而過,交通極為便利。羅田村現有面積7.2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41公頃、耕地98公頃,轄3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1179人。羅田村部所在地的自然村南面倚靠大山,北面開闊,其後兩個自然村分別是馬嶺、擇樹,呈三足鼎立狀分布。2007年,羅田村經濟總收入五百八十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五千元,羅田村民除了在吃、穿、用方面變化了顯著外,在發展新產業、全民創業、居住環境等方面更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單一的種養結構向多種經濟結構發展。改革開放初期的羅田村,由於地少人多,土地貧瘠,村民們祖祖輩輩以種田為生,靠微薄的收入一直過着貧窮的生活,村中房子基本是茅草土坯結構的平房,村里耕田勞作全靠人挖、牛耕,通往馬嶺、擇樹兩個自然村的小路坑窪不平,生產生活條件極其落後。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羅田村民也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村民收入以勞務輸出為主,外出打工,村民利用205國道的交通便利條件,在路邊開始種植草莓,做起了草莓自產自銷的生意。女共產黨員曹明霞,就是羅田村裡有名的草莓種植大戶。她白手起家,經過多年的打拚,草莓種植規模、效益都有了飛躍,種植面積從幾年前不足一畝地,發展到現在六畝,年收入達六萬餘元,生活和以前相比提高了許多。不僅如此,她還主動把幾年來所掌握的草莓種植技術和經驗介紹給大家,在她的帶動下,村里已有十幾個草莓種植專業戶,草莓種植紅紅火火,羅田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草莓種植專業村。走村企聯動發展之路。自從1996年,徽州文化園也就是現在的華商山莊落戶羅田村後,給羅田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山莊的建設處處有羅田村人的身影,有不少村民開始由外出打工,轉向就近就業,到今年為止,全村到山莊務工的農民有七八十人,每年的務工總收入達到一百餘萬元。這樣,企業的發展和村民的增收緊密結合起來,初步實現了「以企興村、村企共贏」。華商山莊和羅田村結成村企共建單位,在今年9月份,羅田村黨支部、華商山莊黨支部以及區政法委機關黨支部共60餘名黨員聯合開展「美化羅田」衛生集中整治義務勞動,增強了羅田人的衛生意識。同時,在山莊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新建了新的洗衣壩,既方便村民生活,也美化了環境。團結務實的村班子。今年4月,換屆後的村兩委堅持民生為本,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做了一件件實事好事。羅田村便民橋由於修建時間久遠,已變得破舊不堪,影響了村民的通行,村兩委積極行動,對橋實施加寬加固工程,現在的便民橋成了「連心橋」。在羅田村馬嶺自然村,村民一直飲用的是井水,為解決村民的困難,村兩委幹部多方發動,積極籌措資金,為村民安裝上了自來水,馬嶺片村民馬上就能喝上放心水,目前此項工程已接近尾聲。在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惠農政策下,羅田村發生了可喜變化:一條條寬敞潔淨的水泥路通到百姓家門口,農村家庭用上了清潔能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了普及,村衛生室設置達標,管理規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1月15日,羅田村召開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活動學習會議。全體黨員學習了主題教育的相關文件。經過學習討論,參會的全體黨員作出了2008年為民服務的承諾。村黨支部集中民意作出三條整改承諾:一是連接馬嶺自來水,讓村民能喝上清潔安全的飲用水;二是改造羅田村內的便民橋,完成羅田至擇樹道路硬化,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三是開發農民新村,整潔村容村貌,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承諾的當天,村黨支部就組織實施便民橋改造工程,計劃投資2萬元,力爭在2008年春節前完工。全體黨員也做出承諾。凌志順是羅田村的一名普通黨員,他掌握大棚草莓種植技術,於是他承諾:凡是願意發展草莓的農戶,他無償傳授種植技術。這些承諾,傳遞着致富信息和技術,必將托起農民生產發展之夢1月11日,全鎮2008年主題教育活動培訓動員會剛結束,羅田村黨支部召開「兩委」會,拿出新一年度為民辦實事初步意見:一是完成羅田至擇樹下道路硬化,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二是完成馬岑飲水工程,改善村民生活條件;三是改建羅田便民橋,保障村民通行安全;四是建立蔬菜種植示範戶,擴大草莓基地規模,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村黨建
鎮黨委政府通報表彰2007年度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及單項考核先進單位及單項考核先進單位、個人,羅田村黨支部、村委會分別獲單項考核人口與計劃生育農村片一等獎;單項考核徽派整改優勝單位;單項考核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單項考核森林防火先進單位。全鎮廣大共產黨員以農村黨員幹部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圍繞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投身黨員承諾制實踐活動,使黨員受教育,讓群眾得實惠,湧現出一批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帶頭致富、引領共富、心繫群眾、扶貧濟困的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員承諾制先進個人。為表彰先進,激勵後進,鎮黨委決定授予丁安樂等24名同志「2007年黨員承諾制先進個人」稱號,羅田村潘新華獲此稱號。同時鎮黨委希望受表彰的承諾制先進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全鎮廣大共產黨員要以受表彰的黨員承諾制先進個人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責任意識、宗旨意識和惜職意識,密切聯繫群眾,增強服務的本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視頻
湖口下羅田村成立古村落保護和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