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山的春天(陆福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王山的春天》是中国当代作家陆福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王山的春天
前些天,东莞天气从“湿冷模式”中抽离,气温陡然回升,春意也日渐浓深。今年春节过后,我先后两次走进山里踏春。一次是大王山,一次是银屏山。这两处山都在东莞南部,在广东众多的名山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因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森林,大王山内人工建设不多,只是在原有山路上铺石阶,在空地上建个小广场、几个休闲亭台而已,少了几分喧哗,反倒落了个清净。 登大王山是周日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上午10时左右,就到达目的地,将车停在山脚的一块空地上。进山需要检查,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才能入内。 由于疫情原因,寺庙是不能拜佛了,但爬山参观还是可以的。不喜欢爬梯的我,尽可能的选择大路上山。虽是早春,身处山中,但山中鲜花依然姹紫嫣红,草木生机勃发。这一切,使得大王山宁静中见秀美。林内古树参天,藤萝密布,溪涧纵横,云雾漂渺。我们踩着布满青苔的石块,小心翼翼地蜿蜒前行。林中虫鸣声、鸟叫声、风吹树叶沙沙声,声声入耳,置入其中,顿感心静如水,人淡如菊。
据当地人介绍, 山中最大的看点是禾雀花和蜜望古树。禾雀花要到三四月才是花期,我们来早了,只能去看蜜望古树了。 蜜望俗称芒果,当地人又叫土芒,寓意甜蜜的希望。其果皮薄核大,肉质细腻多汁,味道甜滑清香,富含维生素A。相传永乐三年,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西洋,清溪三中梁氏先祖因善水性,应征随同郑和下西洋。梁氏先祖从南洋带回果种,育植于此,树成果熟之后,蜜望在岭南大地倍受热捧,成为了海外华侨返乡探亲的必尝佳果。
大王山里有2000棵古芒果树,其中最负盛名的“永乐树皇”和“永乐树后”,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伫立在两棵古树面前,仰目望去,蜜望虽历经变迁、饱受风霜,但仍苍劲古拙、枝繁叶茂,阻断了人间红尘的喧扰,使得山中别有了一番禅意。它们在苍莽的天空里昂然挺立,无拘无束,正以一种坦然自在的魅力惊艳了世间。
正沉思于“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的意境时,对面的怀古阁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婉转清脆,宛如天籁。循声而上,遂见一青衣墨发女子手执长笛,在阁楼一角深情吹奏,动听的音符从她手指中缓缓流淌出来。沉浸其中,能抚平心中焦虑,让人心归自然,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倾听。
登上阁楼,举目四望,青山如黛,恍如世外。斜坡上的三角梅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山脚下,一排排白墙翠瓦厂房栉比鳞次,空地上停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车,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厂房西面,依山傍水的村落中,已建起一座座崭新的庭院,花坛、草坪和成排的绿树把古老村落打扮成舒适的休闲农庄,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顺着大王山南麓下来,来到了神鹿湖景区。环湖绿道、南山花谷、亲水栈道等景点错落有致,五彩斑斓。蜿蜒曲折的栈道上,清爽的湖风和芬芳的花香拂面而过,沁人心脾。
古榕树下,水声潺潺。“瞩目河湛清溪水,源头出处隐山中”,诗句出自于明朝礼部尚书李伯襄即兴赋诗,写得挺美的,“清溪”地名也由此而来。在阳光照射下,掩映于花丛中“最美清溪”四个红字格外引人注目。
湖水不深,水底的石头早已布满青苔,只要你驻足停留片刻,细心一看,便能观赏小鱼在湖中遨游的景象,怡然自得。偶尔透过云层的日光,投洒在了湖面,让湖水更加清绿明亮。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绿荫下的清静阴凉,也能观赏到湖面偶尔掠过的白鹭。
面对那一泓惹眼的湖水,小家伙兴奋得手舞足蹈,嚷着要下去打水漂。不听我们劝阻,拽着草丛,踩着湿泥,在湖边捡了几块小石头,直愣愣地把石子飞向湖中。妻子无奈,只好在不远处找了个凉亭,斜倚在栏杆上,默默地看着。小家伙要我一起来打水漂,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好!”于是,我也来到湖边,选了一块扁平的石块,贴着水面用力飞出,石子在水面蹦蹦跳跳地跳向远方,直至跳不动了沉入水底。看着湖面泛起的一圈圈涟漪,内心里的喜悦一下子涌遍全身。那一刻有云飘过,那一刻有鱼游过,那一刻我甚至觉得自己回到了童年。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就像蜜望一样,美好充实。漫步在春天里,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人世间一切的尘嚣与烦恼皆随风消散。特别的春天,特别的希望,坚信疫情会很快过去;相信大王山的禾雀花,依然会香飘万里;相信我们会很快摘下口罩,自由行走在阳光下。[1]
作者简介
陆福军,笔名海风吹远,湖南溆浦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