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过华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江东去 过华阴》 |
作品名称: 《大江东去 过华阴》 创作年代:,高丽时期 文学体裁: 诗词 作 者:李齐贤 |
《大江东去 过华阴》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李齐贤的诗。[1]
李齐贤曾用汉文翻译高丽歌谣;所著《栎翁稗说》是朝鲜稗说文学最早的作品之一。他又曾将中国元朝学者赵孟的书法传入朝鲜。清朝学者伍崇耀1862年在广东辑印《奥雅堂丛书》时,将他的全集《益斋集》编为第23集刊行。[2]
诗词正文
“ | <三峰奇绝,尽披露、一掬天悭风物。
闻说翰林曾过此,长啸苍松翠壁。 八表游神,三杯通道,驴背须如雪。 尘埃俗眼,岂知天上人杰。 犹想居士胸中,倚天千丈气,星虹闲发。 缥缈仙踪何处问,箭*天光明灭。 安得联翩,云裾霞佩,共散麒麟发。 花间玉井,一樽轰醉秋月。 > |
” |
— <《大江东去 过华阴》>,<诗词名句网网> |
作者简介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3]
李齐贤15岁及第丙科;17岁走上仕途,任录事;22岁任职艺文春秋馆;以后五年,先后历任西海道按廉使、进贤馆提学、知密直司、政堂文学、判三司事等官职。27岁之前他已经声名远播、政绩累累。1313年,高丽第26代国王忠宣王让位于太子忠肃王,自己以太尉身份留居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李齐贤1315年来中国,1341年回国,在中国生活了26年。
1348年,61岁时再次出使元朝。回国后,被恭愍王拜为右政丞。他提出许多革新建议,但屡遭拒绝,于是心灰意冷,不久便挂冠离职,专门从事著述活动。1367年(相当于中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即高丽恭愍王十六年丁未)去世,享年80岁,谥号文忠公。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