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多脚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多脚骨

大多角骨呈斜方形,位于腕骨远侧列的最外侧,介于舟骨与第1掌骨之间。上面与舟骨相接,下面与第1掌骨底相接,内侧与第2掌骨底和小多角骨相接。腕骨远侧排列分为四块,自外向内分别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

大多角骨上面凹陷,与舟骨相关节,下面呈鞍状,与第一掌骨底相关节,前面有嵴状隆起,称为大多角结节,为腕横韧带,拇短展肌及拇对掌肌的附着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大多角骨
  • 科室:骨科

大多角骨生理学位置

大多角骨的远侧面有鞍状关节面,与第1掌骨底的鞍状关节面相关节。近侧列腕骨(除豌豆骨外)的近侧面共同形成一椭圆形的关节面,与桡骨的腕关节面相对构成桡腕关节。腕骨的各骨之间的相对面以及与桡骨和掌骨的邻接面,都有关节面,分别构成不同的关节。

8块腕骨虽藉关节和韧带连结构成一个整体,但并不处于同一额状面上,背侧面凸隆,而掌侧面凹隐,叫做腕骨沟。沟的外侧界为腕桡侧隆起,由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构成;沟的内侧界为腕尺侧隆起,由豌豆骨和钩骨钩构成。腕骨沟的上方由于腕横韧带跨过,而形成一管,称为腕管,内有屈指肌腱及神经血管等通过。

腕骨

腕骨正位。腕骨分为两列。远侧列由外至内分别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余下的4块为近侧列,由外至内分别为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另外1块是豌豆骨,它与三角骨前后重叠。手舟骨和月骨与桡骨下关节面对应构成关节。两列腕骨的形状不同,排列不整,因此腕骨间关节的间隙比较复杂。

腕骨正位

1、掌骨2、大多角骨3、小多角骨4、头状骨5、钩骨6、手舟骨7、月骨8、三角骨9、豌豆骨10、桡骨11、尺骨手舟骨居近列之外侧,其外端突起成致密圈影为手舟骨结节。月骨在正位片上略呈四方形,位于手舟骨与三角骨之间,其远侧有一突出部分与头状骨重叠。三角骨居腕部内缘,呈三角形,它大部分被豌豆骨重叠掩盖。豌豆骨呈圆形,骨质比较稀疏,但它与三角骨重叠后显影比较致密。大多角骨在手舟骨与第1掌骨底之间,它的外形很不规则,有一向远侧突出的部分伸至第1、2掌骨底之间。小多角骨较小呈方形,居舟状骨与第2掌骨底之间,其外侧半常与大多角骨重叠。头状骨最大,呈长方形,其近端圆形的头部嵌于由手舟骨和月骨围成的窝内。远侧面与第3掌骨底相关联,其外缘与手舟骨和小多角骨对应,内缘与钩状骨相邻。钩骨呈三角形,其尖端楔于头状骨与三角骨之间,其底边与第4、5掌骨底相关联。在钩骨影内有钩骨钩影重叠,钩骨钩常显致密的圈影,一般容易识别。

2.腕骨侧位。在侧位片上,各腕骨影彼此重叠,很难区分,必须结合正位片作参考。所有腕骨中,最接近桡骨下关节面的一块为月状骨,此骨呈半月形,凹面朝向远侧,其界限很易识别,在其远端便是体积最大呈长方形的头状骨。头状骨近端的头部与月状骨嵌合,远侧端与掌骨底对应。在整个腕骨群的掌侧缘上,经常可见有两个向前的骨突影,近侧的为手舟骨结节,远侧的为大多角骨结节。在舟状骨结节背侧有一圆形的豌豆骨与手舟骨重叠。在显影较好的照片上,沿舟状骨结节的边缘向后追溯才能看出整个手舟骨的轮廓。在头状骨头部和月状骨后半的阴影内,有三角骨影重叠。三角骨呈略圆形的三角形,X线上个体显示差异较大。另外,在大多角骨结节背侧延为大多角骨体,在其后半常有一略呈方形的钩骨钩影重叠,其位置相当于在豌豆骨影的远侧。小多角骨体积较小,经常与头状骨远侧半重叠,表现为一致密的长方形影。钩骨体部与头状骨、小多角骨重叠,很难看出它的整个轮廓

腕骨侧位

1、钩骨2、大多角骨3、手舟骨4、豌豆骨5、月骨6、小多角骨7、钩骨8、头状骨9、三角骨[1]

参考文献

  1. 大多角骨”,医学百科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