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块镇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位于新乡市西北部,距市区15公里,距城区12公里,东邻牧野区,南毗新乡县,西部和北部与辉县市接壤。

沿革

大块镇地商代属畿内。秦属山川郡汲邑。汉刘彻元鼎6年(公元111年),析汲县之新中乡置获嘉县、汲县两县属地置新乡县,大块镇为新乡辖地。据史载,大块镇在明朝洪武年间,是山西省洪桐县人口迁徙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因明代建村时,大块地势低洼,移民分居于南(今大块)、北(今小块)两块高地,此处地块较大,故名大块。其地名来源,亦流传村中后人为纪念山西洪桐大槐树之名,称其大槐,后因谐音,故名大块(块)。现已无法考证。

1949年5月, 新乡全境解放;8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成立,大块境内归陈堡管辖。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大块(陈堡)归河南省新乡专员公署新乡县。

1955年5月, 废区制设乡,设大块中心乡,乡政府驻大块村。

1958年8月,新乡县大块中心乡人民公社成立。

1983年4月,大块中心乡更名为大块乡。

1996年11月,大块乡撤乡建镇,并在当时大块人民剧院前举行了撤乡建镇仪式。大块镇设立。

2003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34号),将新乡县大块镇划归新乡市凤泉区(原北站区);实行新的区划调整,北站区更名为凤泉区,原新乡县大块镇划归凤泉区。

行政区划

大块镇人民政府位于大块村东,辖14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112个村民小组,行政村有大块村、小块村、秀才庄村、孟庄村、石庄村、块村营村、北闫庄村、王小屯村、北招民庄村、陈堡村、东郭村、北原庄村、东招民庄村、西招民庄村。

气候特征

大块镇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90mm,最大降雨量1168.4mm(1963年),最小降雨量241.8mm(1997年),最大积雪厚度395mm(2009年);年平均气温14.1°C;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最高气温42.7°C(1951年6月20日),最低气温-21.3°C(1951年1月13日)。无霜期210 d,日照时数 2398.8 h,光热资源丰富,以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为主;多年平均蒸发量 2000 mm。

地理位置

大块镇辖区位于北纬N北纬N35°20′ ~23′ 东经E113°43′~50′,海拔73-76米,总面积50.9平方公里,全境地势平坦,新秀公路贯穿全镇,通有新乡到秀才庄12路公交车,40分钟即可到达新乡市区(火车站),交通便利。耕地面积4.3万亩,辖14个行政村,5.1 万人,辖大块村、秀才庄村、石庄村、孟庄村、块村营村、闫庄村、小块村、王小屯村、北招民村、陈堡村、东郭村、北原庄村、东招民村、西招民村14行政村16个自然村、9548户。济东高速东西贯穿全镇,并在在陈堡村北侧设有高速出入口;新辉路从镇域东部穿过,向南有环宇立交桥接市北外环;胡韦线从镇域西部穿过,连辉县,通郑州。东临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新辉公路穿境面过,新秀公路贯通全镇。201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200元。[1]

特色农业

农业迈向产业化,大块镇的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为主,冬小麦从种到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夏玉米播种主要以人工套种为主,部分地区实现了玉米机收,玉米秸秆亦由传统的焚烧处理转为机械粉碎还田。大块镇4.3万亩耕地实现了井渠机电双配套,栽培科学化、种植良种化、作业机械化。实现小麦单产800斤,玉米超千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口品粮万公斤。实施科技兴农,建立有镇、村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网络,拥有农艺师数名,遍布各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含量达90%以上。

乡镇企业

凤泉区大块镇以 "打造工业强镇"为目标,重点培植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特色区域经济,电源制造产业出现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和发展前景。经省中小企业局评审认定,该镇的电源制造被命名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全镇有各类电池产品及电源化工、电池钢壳等原料生产加工企业30多家,电池配套回收企业8家,其中规模较大的15家,涌现出了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双龙电池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电池年产量15亿只,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年销售4亿多元,年利税5000多万元。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腾飞,全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位于大块镇产业聚集区的新乡市恒基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3000吨医药中间体,年产值11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另外,大块镇还涌现出如七星铜业有限公司、金达铜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澳泰线缆有限公司、红星铜业有限公司、新乡市凤泉区开源金属回收有限公司、新乡有色金属冶炼总厂等技术装备精良,检测设备齐全的企业,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铜(管、线)、镁、铝等合金生产基地,年生产力数百吨,产品远销往中国台湾地区、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利税上亿元。

文化建设

在大块镇,许多农民家里都挂着装裱精美的书画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大多出自本镇农民之手。

大块镇书画历史悠久,上世纪曾出过知名国画大师李霞生,今有省级知名书法家卢光文、石鸿印等。为使先进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镇党委和政府积极引导扶持,先后在大块、块村营、小块等村成立了书画协会。协会已吸收会员200多人,遍及全镇14个行政村。

全镇大量人从事书画工作,有的因书画而结缘,有的是祖孙三代农民书画家。一幅字画多者能卖上千元,少者可卖几百元。作品除被省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外,他们还把目光瞄向农村市场,农民乔迁新居,多已不再挂印刷品,取而代之的是书画艺术作品。

书画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全镇现有专业装裱店6家,家庭装裱店10多家,从事装裱业的农民,有的还购买了私家车。由于已形成独特文化产业,该镇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乡镇。

发展现状

总体情况

大块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良好,通市公路超二级柏油路面,村村通水泥路。建有邮电大楼,开通5000门程控电话,建成数字和通信基站,是省级电话乡镇。建设有标准化的镇三所中学和成人学校,村级学校全部实现"六配套"。该镇荣获省级扫盲、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有镇中心医院,商场、旅馆、有线电视台等配套设施齐全。

天燃气入户情况

大块镇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步伐,拉大镇区发展框架,新建了和谐佳苑、金星花园社区等,在农村社区引进天然气。

进行了主管网路铺设,完成了天燃气管道安装工程,建成了天燃气社区户户通,标志着大块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居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为大块镇在新能源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是大块镇努力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有力体现。

土地流转情况

大块镇把推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全镇的头号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城镇建设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三化协调发展新途径。一是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以推进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种植能手和龙头企业有序流转。三是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扩大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观光和生态农业。大块镇共有耕地4.3万亩,已流转4万亩,流转率达93%,居河南省前列。[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