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山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山楝 |
中文名稱:大葉山楝 拉丁學名: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 科:楝科 屬:山楝屬 |
大葉山楝,楝科山楝屬喬木,高達20米。小枝幹時紅褐色,密生瘤狀皮孔。葉為奇數(稀偶數)羽狀複葉,葉柄和總軸長20-90厘米,幼時被短柔毛,後漸無毛,小葉(5-)7-10對,革質,干時常呈綠褐色,長橢圓形。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地溝谷密林或疏林中,已引為栽培。產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分布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等。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芸香目
亞目:芸香亞目
亞科:楝亞科
族:鷓鴣花族
分布區域:中國、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米。
葉通常為奇數羽狀複葉,有時為偶數羽狀複葉,長20-60(-90)厘米,有小葉11-21片;小葉對生,革質,無毛,長橢圓形,長17-26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一側圓形 ,另一側楔形,偏斜,最下部的小葉較小,卵形,基部圓形,側脈13-20對,廣展,於近邊緣處連結;小葉柄粗壯,長約1厘米。
花序腋上生,短於葉或長於葉,多少被微柔毛,雄花組成圓錐花序式,廣展,雌花和兩性花組成穗狀花序;花球形,直徑6-7毫米;萼片圓形,直徑約3毫米,邊緣有睫毛或無;花瓣3片,圓形,直徑6-7毫米;無毛;雄蕊管球形,厚;花葯6枚,長圓形,內藏;花盤缺;子房被毛,無花柱,柱頭具3棱。
蒴果球狀梨形,直徑2.5-2.8厘米,無毛;種子黑褐色,扁圓形,長1.3-1.5厘米,寬1-1.2厘米。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翌年4月。[1]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地溝谷密林或疏林中,已引為栽培。
分布範圍
產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分布於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等。
物種分類
與「大葉山楝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ume」相關的種有:
山楝Aphanamixispolystachya (Wall.) R. Parker
華山楝Aphanamixissinensis F. C. How & T. Chen
台灣山楝Aphanamixis tripetala(Blanco) Merr.[2]
主要價值
種仁含油率為54%-60%,出油率25%-30%,油可供制肥皂及潤滑油。
【藥 名】:大葉山楝
【拼 音】:DAYESHANLIAN
【來 源】:為楝科植物大葉山楝的根及葉。
【功 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通痹。
【主 治】:用治風寒痹痛,四肢麻木,拘攣及屈伸不利等。
【性味歸經】:辛,溫。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水煎服。
【別 名】:苦油木、羅浪果(廣東)、山欏(海南)、紅欏木(廣西)、胡桐(雲南)、葉好嬌(雲南哈尼族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至雲南東南部和南部。
【拉丁名】:大葉山楝Aphana mixis grandifolia BI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莖皮含山楝素(aphanastatin),系楝素型三萜化合物。種仁含油60%,屬不幹性油,其脂肪酸組成為硬脂酸、棕櫚酸、油酸和亞油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