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多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多恩(1572~1631)John,Donne英国诗人。157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3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631年3月31日卒于伦敦。信仰罗马天主教。早年曾参加埃塞克斯伯爵对西班牙的海上远征军,后成为女王大臣托马斯·埃格尔顿爵士的秘书。1615年改信英国国教,后出任教职,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

艺术成就

成就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启迪了包括乔治·赫伯特、安德鲁·马维尔等一大批杰出诗人在内的所谓“玄学诗派”。作品包括爱情诗、讽刺诗、格言诗、宗教诗以及布道文等。诗歌节奏有力,语言生动,想象奇特而大胆,常使用莎士比亚式的机智的隐喻,这些特点在他的诗集《歌与短歌》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多恩和他开创的玄学诗派在18世纪遭到人们冷落,到了20世纪,现代派诗人叶芝、T.S.艾略特等都从多恩的诗歌中广泛汲取营养,多恩因而被看成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多恩是一个连接两个不同文学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17世纪弥尔顿时代)的人物。前半生充满风流韵事,后半生是一个虔诚的宗教教徒。

人物争议及作品

约翰·多恩死后出版第一部诗集,长期受人争议,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公认为大师。在十七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批以奇特的比喻,口语化诗体,富于变化的格律等为主要特征的诗人,人们称之为 “玄学派诗人(Metaphysical poets)”.这些诗人是一群博学多才的人.正如塞缪尔·约翰逊在The Lives of the English Poets 所描述的那样:“… the metaphysical poets were men of learning, and to show learning was their whole endeavor.”“玄学派诗人”的主要代表者是约翰·多恩 (John Donne, 1572—1631), 乔治·赫伯特 (George Herbert, 1593—1633), 理查德·克拉肖 (Richard Crashaw, 1613?—1649) 和亨利·沃恩 (Henry Vaugham 1621—1695)等等。这其中要数约翰·多恩最具代表性。约翰·多恩出生于一个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家庭,从小信奉天主教。但由于长期受到宗教迫害,之后改信仰英国国教。约翰·多恩是极具诗歌天赋的。他的诗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甜美诗体。他摒弃了过去人们在诗歌中所应用的传统的意象,采用了奇特的比喻,多变的格律等,具有他独特的诗歌特色。

多恩去世之后,在几代人中都没有得到重视,而他打动我们当代人是因为他说出了我们的生活境遇,而弥尔顿[45]就做不到这一点。也许再过大约五十年,这种情况就会改变。但现在,多恩在我们眼中是个伟大的作家,不仅因为他对现代诗歌产生的强有力影响,而且因为他的看法就是现代人的看法。1940年海明威(Hemingway )[119]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这一题目选自多恩发表于1624年《祷告》(Devotions)中的一首诗中,这绝非偶然。

多恩生于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他的母亲与壮烈牺牲的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ore)沾亲。多恩在牛津和剑桥学习过几年,然后开始学习法律,并在伦敦度过了一段世俗而耽于情欲的生活,此后他被外派到国外工作,然后和他雇主,托马斯·伊戈尔顿爵士(Sir Thomas Egerton)出身名门的侄女结了婚,从务实的角度说,这段婚姻是不明智的。多恩的事业陷入了低谷,年轻的夫妻二人整整度过了十年悲伤而贫困的生活。四十二岁时,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多恩抛弃了对于家庭的忠诚,听命于英国国教教会。直到他成为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Dean of St. Paul’s)后才有了声望,成为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牧师。那个早先撰写爱情诗的勇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忍受上帝折磨的人,时时被死亡的想法和疾病的侵袭所困扰。他排斥那“诗歌,我少年时的情人”,转而热爱“神学,我中年时的伴侣”。随着时间的流逝,死亡对他的困扰也越发强烈。今天如果参观圣保罗大教堂的地下室,还可以看到多恩的塑像,这个塑像是在他生前制作的,用布单缠绕着。生命的最后时刻降临时,多恩在床边设想了一幅图画,他被裹在尸布当中,双目紧闭,似乎死神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

多恩的《祷告》(Devotions)和《布道》(Sermons)与传统的宗教文学有很大区别。它们都是艺术作品,将一种几乎是令人恐惧的强烈的感情与精巧细致的韵律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祷告》主要写给他本人,而布道则是在很多观众面前,特别是国王面前进行的。这里表现的并不是一种只有星期天布道时才有的虔诚,而是专门要对人的感情施加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有效,即使教义不再流行,其艺术性依然能够使人感动。

多恩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常常是富于高度的感官刺激),强烈的理性,而且具有惊人的个人化倾向。通过使用有时复杂,有时粗暴直接的比喻,多恩将感觉和理性融于一处,他的手法似乎非常为我们的口味所接受。在他写得最差的作品中,他的比喻也表达出天才的观念,这一点令直率的约翰逊博士恼怒不已,而在他写的最好的作品中,他的比喻似乎与他的思想完全合二为一。

多恩的爱情诗不仅超越了一切伊丽莎白时代的传统,而且超越了他以前所有情诗的典范式情感。“看在上帝面上,请闭上嘴,让我爱你。”用这样的话语做诗的开头的人不会模仿任何一个人。他不是在进行写作练习,他是个真正的人在说话,他的声音就回荡在房间里。多恩既能使人惊讶,令人愤怒,也能温柔博学,明白如话,他时而幻想,时而热情,时而虔诚,时而绝望。有的时候,他会在一首爱情诗中将几种情感集于一处。他能够认识到感情是复杂的,这一点使他适应于我们这个不再单纯的时代。他爱情诗中的特点同样适用于他的祈祷诗,这些诗中也带有一些情欲的色彩,这些作品反映是全部人性,也包括人的肉体。以下两句话经常被人引用,这两句话中浓缩了约翰·多恩的大部分特点:爱情的神话的确在人的灵魂中萌生,而人的身体如同记录神话的书页。

我们可以非常粗略地将多恩的诗比作埃尔·葛里柯(El Greco)的油画。埃尔·葛里柯扭曲的是线条,而多恩扭曲的是语言。他并不是渴望进行尝试,而是为了达到精确的效果,以强调内容,强化感和直抒胸臆,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的办法。埃尔·葛里柯的色彩初看起来粗糙而不自然,同样,多恩的韵脚也不够整齐,显得粗糙,因此诗者产生的反映也显得粗糙而不联贯。在埃尔·葛里柯画作当中我们会感到心灵的痛苦和紧张,这种情绪在多恩的诗中也同样能体会到。他的虔诚不是平静的,而是被焦虑,困惑,矛盾所掩盖,似乎预示了我们这个充满忧愁时代的氛围。

多恩写出的很多作品主要吸引学者们的兴趣。读者一开始可能只了解几篇选集中的作品,我推荐:《歌与十四行诗》(Songs and Sonnets),《挽歌》(the Elegies),《一周年与二周年》(The First and Second Anniversaries ),《圣十四行诗》(Holy Sonnets),《突发事件的祷告》(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也许还要读几篇布道文。[1]

参考来源

  1. 约翰·多恩,藏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