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多吉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地处波密县东北部,东与康玉乡、东南与玉普乡、南与松宗镇、西与倾多镇、北与昌都地区洛隆县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1千米,辖区总面积1222.6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多吉乡户籍人口3239人。
1989年,设乡。截至2020年6月,多吉乡下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德吉村。
截至2019年末,多吉乡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个。[1]
沿革
1989年设多吉乡。1996年,面积约1700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林扎、若巴、恩帕、达达、西达、莫江、莫古、帕雄、科拉、泽西、通庚、提巴、麦休13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辖乡,辖角落村、毛江村、木古村、扩拉村、西巴村、达大村、帕雄村、德吉村、通参村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为德吉村。
地理环境
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东部,帕隆藏布一级支流曲宗藏布流域,距离县城75公里,东邻康玉乡,北邻洛隆县腊久乡,南邻松宗镇,西邻倾多镇。平均海拔3600米。
地质地貌
多吉乡处于青藏高原的藏南山地与藏东横断山脉峡谷区结合部,属于深割高山河谷地貌。[2]
气象气候
多吉乡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日照时间1563小时,年均温度8.5度,年无霜期176天,昼夜温差大,≧10度积温为2269.4度,年均降水量977.1毫米,
3-10月降水占全年月93.5%,以多雨温暖湿润天气为主;年相对湿度71%。
水文
曲宗藏布江发源于啦总雪山,由北向南贯穿全乡,在松宗镇格尼村处汇入迫龙藏布江,在本乡境内全长95.3公里。
自然资源
全乡总面积1222.69平方千米。
植被
以森林和草原为主,其中森林属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常绿阔叶林亚区,主要为高山松和高山栎林,间有灌木丛。
生物多样化
主要林木品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桦、高山栎、杨树、桦树、
樟树、漆树、毛竹等。林下资源多种菌类、虫草、蕨类植物。
野生动物有野牦牛、香獐、旱獭、水獭、熊、羚羊、野鸡等。
人口民族
2010年,常住人口3041人(2010年六普)。
2015年8月,全乡共有583户、3107人。
总人口3232人(2017)。
基本情况
通参村 距离乡政府约8公里,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有93户,486人。以该村为中心的犏奶牛养殖基地已出具规模,"多吉酥油"品牌优势日益彰显。
扩拉村 位于乡政府西北部,距离乡政府约5公里,全村下辖3个自然村,有56户,309人。该村为多吉乡"藏青320"优质种子基地,种植面积稳步扩大。
德吉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有100 户,544人。该村温室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
西巴村 位于乡政府曲宗藏布江对岸,距离乡政府约4公里,有50户,223人。西巴斗熊戏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达大村 位于曲宗藏布江东岸,距离乡政府约3公里,有48户,272人,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美丽的达大湖野生动植物众多,原生态环境保护有力,其传统色彩浓郁的达大赛马节是该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帕雄村 位于乡政府东南部,距离乡政府约13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有50户,265人,帕雄热巴舞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角落村 距离乡政府约15公里,与康玉乡接壤,下辖5个自然村,有73户,409人,该村松茸、虫草等林下资源最为丰富,角落山歌在全县都有一定知名度。
毛江村 位于乡政府南部,距离乡政府约10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有66户,342人。
木古村 位于乡政府南部,距离乡政府约9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有41户,192人。
农村经济
属半农半牧区,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油菜、豌豆、蔬菜等为主,牧业以饲养犏奶牛、牦牛、猪等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从318国道到多吉乡的柏油公路建成通车。
2018年8月,多吉乡达大村土地开发项目验收,建设规模为145.35亩,总投资71.95万元。
文教卫生
多吉乡建有乡中心小学1座,占地十余亩,新建的教室、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学生餐厅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各项教学设施齐全。小学有6个年级8个班,教职工25名,在校学生33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巩固率100%。
多吉乡卫生院现有职工6名,西医3名,包括临床医生1名,护士2名;藏医3名,包括临床医师2名,藏医药师1名。现共有西医科、藏医科、计生妇幼科、防疫科共四个科室,病床12张,包括西医科8张,藏医科4张。我院设立的特色藏医在全县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建立于2010年3月份,共有各类藏医药品178种,有针灸、放血、火罐、拔罐、金针、封闭等十余种藏式理疗法,充分发挥了其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乡农牧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合作医疗覆盖率和个人筹资率达100%,农牧民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报销比例100%。
民俗文化
2014年12月,多吉乡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西藏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5年8月,多吉乡有波密曲艺"说白"、"达颇夏卓"、"西巴斗熊"、"波卓"、"帕雄热巴舞"、波密县竹编技艺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巴斗熊
波密多吉乡西巴斗熊节是在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十六日,位于度姆神山(藏语译音为观世音佛像)下的西巴村自行举办的一项民间传统活动。节日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活动内空丰富多彩,形式独具特色,主要以斗熊、制熊、放熊为主线,集小品、山歌、舞蹈等于一体,向人们灌输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体现了当地群众自古以来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观念。
活动第一天,每户一人一起前往神山山顶投入打水、砍柴、架帐篷等准备工作,第二天天亮之前全村农牧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带上肉、酥油、青稞酒等丰富的食品前往。此项活动由七位身强体壮的男士扮演狗熊,两位比较幽默的村民扮演猎人,略懂法律、年纪较大、有威信的三位老人扮演法官,斗熊幼熙结束后,由三位老人扮演的法官对"猎人"进行森林法规、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教育,猎人不断反驳,双方言语幽默,逗得周围村民捧腹大笑。最后猎人们给长者献上哈达,承认错误。
斗熊之后,全村群众集体跳锅庄至到所有文化活动结束。
达大赛马
达大是个村名,该村环境优美,原始森林四周密布,成群结队的野鸭无忧无虑地在村边美丽的达大湖上嬉戏,显得格外宁静美丽。这个村庄虽不大,但它具有许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节日,达大赛马节便是其中的一个。"达"的藏意为"箭","大"的藏意为"马",达大赛马的主题也是射箭赛马的群众活动,所以"达大"这个村名也由这项活动和节日而得名。在赛马节上,按传统每家每户都要参加一匹马、一名骑手,在节前一两个月,各家的马匹都用粮食之类的上等饲料特别喂养,节前一、两天还要把马匹用清水洗刷,梳理马鬃、马尾,用彩缎把马匹打扮得漂漂亮亮,光彩夺目。
帕雄热巴
帕雄热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帕雄村一名老人说,这一节日起源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师米拉日巴及其徒弟日琼巴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是每年葬礼十一月十日举办一次,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序,一般农牧民群众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去参加活动。热巴舞是帕雄热巴节的重要活动内容,是由铃鼓舞、杂技、民间歌舞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表演艺术,舞蹈表演时因乐器伴奏的声音节奏感强,舞者表演动作热情奔放,观众能从中感受到民族的、大气的文化内涵。
达颇夏卓
达颇夏卓也叫"战胜舞",是马术表演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当地老百姓对马术表演顺利结束以及对风调雨顺的一种祈福,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