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阴基底细胞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阴基底细胞癌
外阴基底细胞癌
原图链接

英文名称 :vulvar basal cell carcinoma

就诊科室 :肿瘤科

多发群体 :55岁以上妇女

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肿物常见的部位为大阴唇

也可在小阴唇或阴蒂。
常见症状 :外阴肿物、局部瘙痒

外阴基底细胞癌很少见。多见于55岁以上妇女。可能来源于表皮的原始基底细胞或毛囊。本病很少转移。若在外阴部仅见一个病灶,应检查全身皮肤有无基底细胞瘤。本病也常伴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如乳房、胃、直肠、肺、宫颈、子宫内膜及卵巢癌等。须与前庭大腺癌相鉴别。治疗原则是较广的局部病灶切除,不需作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单纯局部切除后约20%局部复发需再次手术。 [1]

病因

可能来源于表皮的原始基底细胞毛囊。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紫外线照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癌基因P53突变与其发生可能密切相关。而梅毒、慢性感染、外伤、放射治疗、砷剂可能也与其有关。 [2]

临床表现

外阴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理类型的外阴癌相比并无明显特异性,主要为外阴肿物和局部瘙痒。若肿瘤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出血、分泌物有臭味,也可无任何自觉症状。肿物常见的部位为大阴唇,也可在小阴唇或阴蒂,病灶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发展缓慢,以局部浸润扩展为特点,少见淋巴转移和扩散。可能合并有其他部位的癌瘤,如外阴鳞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宫颈癌或皮肤癌。 其病理学类型呈多样性,但是不管哪一种类型,共同的特征是瘤组织边缘总有一层栅栏状排列的基底状细胞。 [3]

检查

[4]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检查所见,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由于外阴基底细胞癌生长发展缓慢,很少侵犯淋巴结,所以从出现症状到诊断治疗,往往经过较长时间,若在外阴部仅见一个病灶,应检查全身皮肤有无基底细胞癌。 [5]

治疗

治疗原则较广切除局部病灶,不需作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单纯局部切除后约20%局部会复发,需再次手术。但是对于那些病变范围较广、浸润较深的患者,应行外阴广泛切除。若疑有腹股沟淋巴转移者应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证实有转移时应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深淋巴结转移者应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若合并鳞状细胞癌者则需行外阴广泛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6]

预防

  • 2.从事接触X线热辐射工作的人,应搞好劳动保护。

[7]

参考来源

  • 常建民,刘春燕,杨敏.   女性外阴基底细胞癌并发大汗腺汗囊瘤. 《 WanFang 》 , 年  
  • 孙茜,吕仁荣.   外阴基底细胞癌7例临床分析. 《 WanFang 》 , 2003  
  • Elwood,Kim等.   外阴基底细胞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p16和BerEP4表达. 《 vip 》 , 2014  
  • 孙茜,吕仁荣.   外阴基底细胞癌7例临床分析. 《 CNKI 》 , 2003  
  • 孙茜.   外阴基底细胞癌7例临床分析. 《 现代妇产科进展 》 , 年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