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外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膜

外膜指包围在线粒体外面的一层单位膜结构。厚6nm, 平整光滑, 上面有较大的孔蛋白, 可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在5kDa左右的分子通过。

又称外壁,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是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外膜

性质; 单位膜结构

位置; 包围在线粒体外面

表面; 平整光滑

又称; 外壁

标志酶; 单胺氧化酶

形态特征

包围在线粒体外面的一层单位膜结构。厚6nm, 平整光滑, 上面有较大的孔蛋白, 可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在5kDa左右的分子通过。外膜上还有一些合成脂的酶以及将脂转变成可进一步在基质中代谢的酶。外膜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

研究

研究发现血管外膜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针对此,我们采用胶原酶消化+机械分离的方法建立了外膜损伤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外膜损伤血管的形态变化,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外膜损伤后血管组织氧化酶NADPH亚单位p22phox、抗氧化酶HO-1、ROS敏感基因MCP-1及PDGF的mRNA的表达,荧光探针检测外膜损伤后血管组织ROS的生成。结果发现,外膜损伤可致内膜增生性病变,p22phox/HO-1、MCP-1、PDGF mRNA表达均在术后明显升高;ROS产量增加,与p22phox/HO-1变化基本一致。给予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管病变明显减轻,p22phox mRNA表达降低。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血管外膜参与了内膜病变形成的病理过程;NADPH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外膜损伤致内膜病变的机制之一;抑制NADPH氧化酶依赖的氧化应激可能是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抗AS的机制。

眼睛外膜

外膜(outer membrane)

英文名称:adventitia

由角膜和巩膜组成,角膜可以透过光线,巩膜可以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本词条意同线粒体,点击线粒体外膜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