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基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外源基因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中文名称 外源基因
英文名称 exogenous gene
应用学科 遗传学(一级学科),分子遗传学(二级学科)
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过程称为转化。这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人为发生。人工转化转染方法包括:(a)化学方法,有磷酸钙沉淀法、DEAE -葡聚糖络合和脂质介导的DNA转化法;(b)物理方法,包括电穿孔、微注射和基因枪法;(c)重组法,比如利用病毒作为载体。
细菌、植物和动物的基因转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商业价值。定向的外源基因的导入可以鉴定原来内源基因的功能,因为导入的外源基因可以导致被插入内源基因的突变或表达改变。这种突变技术被称为插入诱变,通常使用逆转录病毒作为DNA传递的载体。这种插入突变多被用于肿瘤细胞特定位置癌基因的鉴定。
利用外源基因转化已经产生了转基因学科,利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以前没有的新特性引入生物体。通过转基因创造的生物体很多,从细菌到哺乳动物,包括绵羊和猴子,它们有多种用途:用于研究发育遗传学、疾病过程和基因调控等。转基因动物可以生产药物,并增加牛奶或肉类的产量。来自转基因动物的组织和器官可以用于输血和移植,从而降低免疫排斥的几率。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
- ↑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