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作品名称: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文同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是宋朝著名画家、诗人文同作品之一。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1]

正文

(一)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 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 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 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 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 野兴极浩荡,俗虑无一缘。 气爽神自乐,世故便可捐。 却忆为吏时,荷重常满肩。 几案堆簿书,区处忘食眠。 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每惧落深责,取适敢自便。 安闲获在兹,怳若梦游仙。 行将佩守符,复尔趋洋川。 山中岂不恋,事有势外牵。 尚子愿未毕,安能赋归田。

(二)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 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 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 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 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 山肴与野釀,待我如佳宾。 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 常巩礼数乖,取问吾交亲。 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 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2]

作者生平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佑元年(1049)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1055)调静难国节度判官,嘉佑四年(1059)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1070)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历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1078)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3]

主要作品

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为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凡渊集》(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