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家店遗址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家店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北,总面积约38万平方米 。

夏家店遗址群共发现9处遗存,并以居住址为主,主体、墓葬群、居住址呈三角形构成了夏家店上层祭祀遗址群,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时代文化遗存。夏家店遗址群为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物证,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学术意义。[1] 2006年5月25日,夏家店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夏家店遗址群已形成规模较大的社区性聚落群。

民国24年(1935年),日本学者滨田耕作等人在夏家店遗址群发掘的石棺墓中发现了青铜器,提出了赤峰第二期文化,并推断其年代和秦汉相当。 196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在刘观民的带领下,确认了两种青铜文化,并命名“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

研究价值

夏家店遗址群,发现为探寻中国北方青铜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物证,对于研究夏家店下层文化至战国时期的人口规模、社会结构、生活习俗及埋葬习俗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夏家店文化的确立,对于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构建、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探索、东北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研究均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探讨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和宗教活动有重大学术意义 。

遗址特点

夏家店遗址群有多处文化类型相同的聚落遗址,遗址面积38万平方米,房址150座、窖穴150座、墓葬总数约在450-500座,从院落整体布局来看,每个院子都有主房、配房、窖穴,可以看出当时的家庭组合方式,其文化内涵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时代文化遗存;岱王山顶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遗址,面积为1.5平方千米里,集祭祀、墓葬、居住于一体,主体建筑在1083米的山顶,面积8000多平方米,3层台面呈阶梯状,外侧为砌筑石墙,依山而建;在相对较低缓的的地段有相对独立、规模较大、连续埋葬的普通墓葬区,分布在主祭祀区西南和东南部,墓葬埋葬深度有的达到2米,都是无棺无椁的单体墓。主体、墓葬群、居住址呈三角形构成了夏家店上层祭祀遗址群。

文物遗存

夏家店遗址群共发现9处遗存,遗址内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角器等遗物,出土的彩绘陶器系用红白两彩在烘制后的陶器上绘有饕餮纹、云雷纹、蟠螭纹、龟蛇纹等图案,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层内发现了青铜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制法有泥圈套接法、轮制、模制3种,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器以锥和镞最多,住址中还堆积有猪、狗、羊、牛和鹿科动物的骨骼,以猪骨较多,还发现有卜骨。

历史文化

夏家店文化是内蒙古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内蒙古旅游的重要代表。 夏家店遗址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其文化内涵包括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北方地区的一种青铜器时代文化。因1960年在今属内蒙古赤峰夏家店发掘确认而得名。分布范围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大体相同。其年代据所出青铜器及碳—14法测定,大致相当西周到春秋早期。陶器多夹砂,质粗松,火候低,皆手制。

有些器形有明显特征,如鬲的空足大多为浅而圆的半球形,不分档。房屋有半地穴的,也有地面的,房外有贮藏用窖穴。墓葬为土坑竖穴,有的有木质葬具,有的则以石块围筑。男性墓主有的随葬戈、矛、短剑、镞、饰牌等青铜器,并有随葬成组礼器。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显著不同,反映了商、周之间这个地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当中原地区由新石器时代经过铜石并用时代而进入青铜时代的时候,内蒙古地区的先民们也已开始使用青铜器。建国前在内蒙古地区只零星地发现的一些青铜器。50年代以后,在中国北方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文化遗址遗迹,如:辽宁省左县马厂沟发现的一组有郾侯铭文的青铜器;内蒙古宁城县南山根、辽宁省朝阳十二台营子以及辽宁锦西县乌金塘等地发现的春秋时铜戈式墓葬。60年代以来,又发现和分辨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等青铜文化。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夏家店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9年,赤峰市文化部门为保护夏家店遗址群免遭风雪侵蚀,在遗址分布范围内临时搭建起了钢架结构彩钢大棚。 2015年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保护范围:东至夏家店自然村东砬子(遗址第四地点东侧),南至英金河灌渠北侧,西至杨家营子村东洞子沟(遗址群第九地点西侧),北至平顶山顶南缘;建设控制地带:以遗址保护范围四至边线为基线,向东、南、西、北各外延100米。[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