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把牛奶浓缩、干燥成为浓缩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通俗地讲,还原奶就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鲜牛奶中掺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种是以奶粉为原料生产的饮料
分类
它可分为以下两类: (1)以全脂乳粉或全脂浓缩乳为原料,加水直接复原而成的乳制品。 (2)以脱脂乳粉和无水奶油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水而复原而成的乳制品。 复原乳的成分与牛乳差别不大,只是风味会受到影响。
营养价值
随着国务院发出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复原乳”标识的通知,“复原乳”成了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复原乳”的营养上。 “复原乳”说白了就是用奶粉还原的液态奶,与用生鲜牛奶加工的纯鲜牛奶在营养上有一定区别,一般认为,由于复原乳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营养成分有所流失,营养价值上不如需低温保鲜的巴氏杀菌奶,较用原奶制造的常温奶也有所逊色。 生鲜牛奶被誉为“万食之王”,因为它不仅含有其他食物所含的全部营养,而且含有世上千万种食物所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物质在生鲜牛奶中的含量很少,但就营养而言,可以“四两拨千斤”!常喝牛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便是活性物质在起作用。因此,生鲜牛奶被称为“命脉素”。 然而,生鲜牛奶怕热。科学家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果加工时温度超过85℃,生鲜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就会被大量破坏。巴斯德发明的“巴氏杀菌法”(低于85℃)可以最大限度 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为生产鲜奶的通常方法。 而“复原乳”要经过两次高温灭菌加工。加工通常采用UHT(超高温灭菌)法,要经过130℃--150℃超高温灭菌。 一方观点:采用超高温灭菌法不仅破坏了鲜奶中的全部物质和大部分维生素,还会使容易被人吸收的钙离子与牛奶的酪蛋白结合,形成不易被人吸收的络合物。因此,“复原乳”中的营养物质,其实只是在米、面、肉等食品中大量存在的普通蛋白质、脂肪和糖等能量类物质,与鲜牛奶的差距不言而喻。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提供的依据是国际乳品联合会(IDF)1981年第130号资料,UHT灭菌使乳清蛋白的变性率最高可达91%;HMF(羟甲基糠醛)增多,就是说氨基和羰基发生反应;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损失严重;对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的破坏高于巴氏杀菌法5~10倍,使易被人吸收的钙离子变为不易被人吸收的磷酸三钙。而“复原乳”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其营养价值甚至不如冰激凌和雪糕。 另一方持不同的观点:超高温灭菌法虽然采取高温灭菌,但高温时间只是瞬时的,因此不会大量破坏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用“复原乳”为原料和用生鲜奶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其主要成分基本上一样。 这部分专家的依据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A级消毒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采用72℃灭菌,时间控制为15秒;采用89℃灭菌,时间控制为1秒;采用90℃灭菌,时间控制为0.5秒;采用94℃灭菌,时间控制为0.1秒;采用100℃灭菌,时间控制为0.01秒。 喝“复原乳”的营养是否等同于吃大米饭,尚无定论,但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把“复原乳”当成纯鲜乳来喝。
鉴定标准
NY/T939-2005《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农业部审查批准,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549号公告于2005年9月30日发布,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该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和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行业鉴定标准
GB/T 5413.1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ISO 5538:1987 乳和乳制品取样品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