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塞鲸,为须鲸的一种,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与长须鲸。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域,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的海洋深层,塞鲸倾向避开阳光与热带海域。塞鲸身长可以达到20米,体重则可达到45吨。估计每天需要900公斤的食物,主要是桡脚类动物与磷虾,有时还包括其它的软体动物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鲸目

亚目: 须鲸亚目

科: 须鲸科

属: 须鲸属

种: 塞鲸

( Linnaeus, 1828 )

分布: 世界海洋均有分布

体长:12-20米

体重:20-45吨

生命:65岁左右

食性:肉食:磷虾,小鱼、软体动物

繁殖:胎生,通常每胎1仔

外形特征

塞鲸的身体颜色基本上是深铁灰色,腹部为亮灰色的,而且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塞鲸在身体下方拥有32至60条的绉褶或沟纹延着喉部伸展,让牠们在觅食时可以将嘴部张开到最大。塞鲸的嘴部是尖的,鳍比起其它鲸鱼显得比较短,只占身体的9%至10%,而末端是较尖。牠们有一道隆起从嘴部的尖端延伸到一对鼻孔,这是须鲸独特的特征。 塞鲸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可达到200吨重)与长须鲸(可达到77吨重)。塞鲸的成鲸身长一般为12至15米,体重可以达到20至30顿重。南塞鲸体型比北塞鲸大,而雌鲸被认为比雄鲸来的大。目前测量到最大的塞鲸为21米,重量介于40至45吨之间。刚出生的幼鲸一般长度为4至5公尺。

生态习性

塞鲸在接近海水表面的地方觅食,一边游泳一边捕食大群的猎物,平均每天需要900公斤的食物。因为塞鲸的体型庞大,所以牠们以甲壳类或小鱼这些食物链中的位置较底的生物作为食物就显得令人注目。分析塞鲸的胃部与直接观察塞鲸的觅食行为后,得知牠们比较喜欢以甲壳类为主食。这件事也可以从分析收集来的塞鲸粪便来得知,它的外观类似褐色稀薄的云,在水中出现。这些用网子收集的粪便与水中的DNA物质分离开来,而且与已知的物种来逐一确认。塞鲸与其它几种生物来竞争的食物,包括了鲱鱼、姥鲨与露脊鲸。 塞鲸在北大西洋主要以桡足类的哲水蚤目为主食,特别是飞马哲水蚤。第二喜爱的食物则是磷虾,主要是北方磷虾。在北太平洋则同样以桡足类与磷虾目动物为食。除此之外,牠们也喜欢捕食比较大型的生物,例如一种日本乌贼与小型鱼类,其中包括鳀鱼、、南美拟沙丁与竹荚鱼等。这些鱼类中有一些是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在加州中部6月至8月间,观察到塞鲸将凤尾鱼当成食物;9月至10月间则以太平洋磷虾为主食。塞鲸在南半球则以桡足类与南极磷虾为食。塞鲸会发出响亮的长低频率的声音。对塞鲸发出的特定叫声则所知较少,但是在2003年观察到牠们在南极半岛外海会发出多频率的声音,被形容是咆哮或嘶嘶声。许多塞鲸的叫声包括许多部分,每个部分频率相异。这个复合体被视为分辨塞鲸的叫声与其它鲸鱼的叫声的关键特征。大部分的叫声大约持续半秒,频率界于240-625赫兹之间,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大部份的人类都可以听见。在1帕斯卡且距离1公尺的情况下,这些叫声最高约达156分贝。

生长繁殖

塞鲸的交配发生在冬季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根据胎儿的成长模式,估计妊娠期约十个月又三个星期。 新生的鲸鱼会在6至9个月大时断奶,当时身长约11至12米长,断奶则发生在夏季或秋季的觅食海域。雌鲸每2至3年繁殖1次,最高纪录为1次6只,不过1次1只是更普遍的。塞鲸的性成熟约8至10年,雄鲸约12米,雌鲸则为13米。塞鲸可以活到65岁。

地理分布

塞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域,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的海洋深层。塞鲸倾向避开阳光与热带海域,每年夏季时从寒冷或两极的海域迁移到温带海域,冬季则迁移到亚热带海域。

亚种与分类

北方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borealis)与南方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schleglii)。这两种塞鲸的分布范围各自分开,并没有重叠。

生存状况

目前塞鲸的全球数量估计只有54,000条,大约只有商业捕鲸前的15%。一份1991年于北大西洋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个区域仅有4,000条。这项研究采用的是一个通用的计算方法,称为单位努力捕获量(catchperuniteffort,CPUE),试图根据在特定单位时间内,努力捕获的数量或重量来估计物种的总数量。这个方法在科学界遭到批评,而且不被认为是一个丰富的科学指引。据说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早期,挪威近海的塞鲸已经相当稀少,因为这个区域在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间有大量的塞鲸被猎捕。对于鲸鱼消失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过度的滥捕,而另一个解释则是:因为桡足类的数量于1960年代末在东北大西洋大幅的减少,导致塞鲸分布范围的改变。1987年在丹麦海峡的调查发现了1,290条塞鲸,在1989年则有1,590条。新斯科细亚外海的塞鲸估计在1,393条与2,248条之间,估计的下限为870条。 一份1977年根据捉放法与CPUE资料的研究估计塞鲸在太平洋地区有9,110条。日本捕鲸业则对这个数字有所质疑,认为这是过时的资料,他们在2002年时宣布西北大西洋有超过28,000条塞鲸栖息,不过这个数字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域,从1991年至1993年间,经由航空与船只的调查显示只有1件确定及5件可能的目击报告,而且在奥勒冈州与华盛顿州没有任何目击报告。在商业捕鲸活动之前,北太平洋估计有42,000条塞鲸栖息。在捕鲸活动于1974年结束时,塞鲸在北太平洋的数量下降到7,260条至12,620条之间。 根据在南冰洋进行的捉放法及CPUE的结果,塞鲸在南半球的数量估计界于9,800与12,000条之间。根据1978年至1988年间的调查,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报告估计有9,718条塞鲸。在商业捕鲸活动开始之前,估计有65,000条塞鲸生存于南半球。

知 识

塞鲸属于须鲸科,这个科包括蓝鲸、大翅鲸、布氏鲸、长须鲸与小须鲸。须鲸在挪威语为röyrkval,意即「皱纹鲸鱼」,这是因为须鲸嘴部内拥有一系列纵向的皱褶或沟纹,随着身体下侧延伸。须鲸科被认为是在中新世中期从须鲸演化出来的。不过目前对于须鲸亚目中的几个科是如何演化的所知不多。 栖息与迁移 法罗群岛邮票上塞鲸的图绘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塞鲸的踪影,虽然牠们很少出现在极地或热带海域中。想要在海中分辨出塞鲸与布氏鲸是困难的,特别是布氏鲸在温暖的海域中是最常见的,而在一些情况下,长须鲸也会造成误认,因为分布的范围与出现的频率。 塞鲸在北大西洋东岸的分布范围从南欧或北非延伸到挪威,在北大西洋西岸,则从美国南部延伸到格陵兰,目前最南端的确定纪录是沿着墨西哥湾北岸与大安地列斯群岛。在塞鲸的分布范围中,牠们会试图避开半封闭的海域,例如墨西哥湾、圣罗伦斯湾、哈得孙湾、北海与地中海。塞鲸在深海中占有优势,不过更常出现在大陆架、沿岸之间的盆地或海底峡谷。 在北太平洋,塞鲸冬天时会出现在北纬20°–23°,夏季时则是在北纬35°–50°之间出没。栖息在北太平洋的塞鲸大约有75%可以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边观察到,不过关于牠们在北太平洋整体分布的资料则是严重缺乏。两条塞鲸在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被作上标记,后来牠们在华盛顿州与英属哥伦比亚附近海域被发现,显示塞鲸在这些区域可能的移动路径,但是缺乏其它标记回收的数据使得这2个案例没有决定性。根据历史上的猎捕纪录,塞鲸在南半球夏季时分布在南纬40°–50°之间,冬季的分布则范围是未知的。 大体来说,塞鲸每年夏季从寒冷与副极地的海域开始移动,等到冬季时牠们会迁徙到温暖的副热带的海域,这里的食物更加充足。在西北大西洋,根据目击与猎捕纪录显示,塞鲸在7月中旬到下旬间会沿着礁石边缘往北移动到乔治沙洲、缅因湾东北海沟与布鲁斯沙洲地区。牠们在8月与9月时会出现在纽芬兰南岸的海域,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沿着新斯科细亚的沙洲往南方与西方移动,来开始向南迁徙。拉布拉多海的塞鲸在6月的第一个礼拜可能会进一步往北移动到格陵兰西南部的海域。在东北大西洋,塞鲸在冬季时会迁移到西非,然后在春天时沿着大陆坡往北移动。巨大雌鲸领导的往北迁移比起其它的阶级与性别更加可靠,牠们会比较早抵达丹麦海峡(大约在7月中旬抵达),然后直到9月中旬为止都待在这里。在这几年当中,雄鲸与年轻的雌鲸在夏季时仍然会停留在较低的纬度。 尽管知道塞鲸大概的迁移模式,但是确切的移动路径是未知的,而且科学家无法真正预测出塞鲸族群在不同年份中将会出现在哪里。人们可能在某一年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可以看到许多塞鲸聚集,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反而可能看不到任何鲸鱼的踪迹。F.O.卡彭注意到格陵兰西部塞鲸出现的频率与注入这个地区的北大西洋洋流的出现有关。从塞鲸得到的标记数据中有一些迹象显示塞鲸个体每年会返回到冰岛近海。

塞鲸的英文介绍

The sei whale is smaller in size than the fin whale (Balaenoptera physalus), and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is similar species because it has symmetrical colouring on the lower parts of its head . It is also similar to Bryde's whale (Balaenoptera edeni), but has only one ridg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head, whereas Bryde's whale has three . The 'blow' or spout of the sei whale is a single thin cloud, which reaches about three metres in height . The skin is a mottled dark grey colour, with white grooves along the paler underparts . The baleen is grey to black with paler fringes and less than 80 centimetres in length . The dorsal fin is obvious, has a slightly hooked shape and is located two-thirds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body . The common name 'sei' arose from the arrival of this whale off the coast of Norway tending to coincide with that of coalfish 'seje'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