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尔伯格」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塞尔伯格到美国之后,发现了著名的塞尔伯格不等式,由此证明素数定理。)
(赛尔伯格生于挪威,美籍,1950年获奖。)
行 2: 行 2:
 
| 姓名    =   阿特勒·塞尔伯格
 
| 姓名    =   阿特勒·塞尔伯格
 
| 外文名    =  Atle Selberg
 
| 外文名    =  Atle Selberg
| 图像    =
+
| 图像    =  
[[[File:阿特勒·塞尔伯格|缩略图|center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9E%E5%B0%94%E4%BC%AF%E6%A0%BC/174667?fr=aladdin 原图链接]  [http://p3.so.qhimgs1.com/bdr/198__/t012ca327a31cda5c03.jpg  来自360网]]]
+
[[File:阿特勒·塞尔伯格..jpg|缩略图|center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F%E7%89%B9%E5%8B%92%C2%B7%E5%A1%9E%E5%B0%94%E4%BC%AF%E6%A0%BC/9243382?fr=aladdin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E9%98%BF%E7%89%B9%E5%8B%92%C2%B7%E5%A1%9E%E5%B0%94%E4%BC%AF%E6%A0%BC/9243382/0/203fb80e7bec54e7918ef653b9389b504fc26a19?fr=lemma&ct=single 来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17|06|14}}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17|06|14}}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07|08|06|1917|06|14}}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07|08|06|1917|06|14}}  
行 12: 行 12:
 
<big>塞尔伯格</big>  
 
<big>塞尔伯格</big>  
 
 赛尔伯格生于挪威,美籍,1950年获奖,由于塞尔伯格对数论中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和对黎曼假设的贡献,以及对连续群的离子群研究而获菲尔兹奖。
 
 赛尔伯格生于挪威,美籍,1950年获奖,由于塞尔伯格对数论中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和对黎曼假设的贡献,以及对连续群的离子群研究而获菲尔兹奖。
 +
 +
<big>
 +
== 简介 ==
 +
</big>
  
 
 塞尔伯格于1935年进入奥斯陆大学学数学,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塞尔伯格于1935年进入奥斯陆大学学数学,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於 2018年12月13日 (四) 21:44 的修訂

阿特勒·塞爾伯格
原文名 Atle Selberg
出生 (1917-06-14) 1917年6月14日(106歲)
逝世 2007年8月6日(2007-08-06)(90歲)
國籍 挪威

阿特勒·塞爾伯格塞爾伯格 賽爾伯格生於挪威,美籍,1950年獲獎,由於塞爾伯格對數論中素數定理的初等證明和對黎曼假設的貢獻,以及對連續群的離子群研究而獲菲爾茲獎。

目錄

簡介

塞爾伯格於1935年進入奧斯陸大學學數學,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1942年發表關於黎曼猜想的著名結果,1943年獲得博士學位。 1942—1947年,他在奧斯陸大學任研究員,集中研究黎曼猜想。 1947年他移居美國,1947—1948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員,其後一年在敘拉古大學任副教授。 1994—l951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終身研究員,1951年起升為教授直到1987年退休。 1987年6月奧斯陸舉行慶祝他70大壽的國際會議。

塞爾伯格到美國之後,發現了著名的塞爾伯格不等式,由此證明素數定理。同時,匈牙利數學家埃爾德什(P.Erdos)獨立得到了證明,用的工具也是塞爾伯格不等式。他們的論文均在1949年發表。同時,塞爾伯格大大改進他的同胞布倫(V.Brun)的篩法,塞爾伯格篩法對解析數論的影響很大,例如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推動。作為大數學家,塞爾伯格對現代數學還有兩大貢獻,實際上開拓兩個至今仍在發展的新分支:一是跡公式及相關的調和分析,另一是離散子群。由於這些貢獻,塞爾伯格成為美國科學院、丹麥科學院、瑞典科學院、挪威科學院、印度科學院等院士,1986年他獲得沃爾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