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塞利姆一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塞利姆一世(奥斯曼土耳其语:سليم الأول,土耳其语:I. Selim,英语:Salim I;1467年-1520年),一译萨利姆,全名塞利姆·本·巴耶济德·本·穆罕默德·本·穆拉德。奥斯曼帝国第9任苏丹(1512年-1520年在位)。奥斯曼帝国第8任苏丹巴耶济德二世的幼子,因以严峻手段治国被称为“冷酷者”(the stern)。

主要作品

他本人也是一位诗人,有用波斯语创作的诗集传世,其作品1904年曾在德国出版。塞利姆的诗作中有一句令世人印象深刻: “一张地毯足够两个苏菲派信徒栖身,这个世界却小得容不下两位国王。”

轶事典故

性格 塞利姆性格暴躁,因为自己对军政事务娴熟而对臣下要求十分严格,动辄罢免甚至处死官员,例如一个宰相就因为在御前开了个不谨慎的玩笑惹来杀身之祸。不过总体而言塞利姆是一个赏罚分明的君主,他对大臣的封赏十分慷慨,因而官员们虽然深感“伴君如伴虎”,仍然愿意冒随时被杀头的风险继续侍奉他,朝廷的活力由此得到保持。 塞利姆重视以法治国。他不仅将哈乃斐派定为官方教法学派,还以伊斯兰法院为基础,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善的司法制度。

立储 奥斯曼帝国始终未能解决皇位继承制度建设的问题,尽管历代苏丹中不乏雄主,但无不在身后事上昏招迭出,做出许多令后人匪夷所思的举措。塞利姆解决皇位继承问题的做法也很是让人瞠目结舌:一生杀人如麻的他把屠刀挥向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在仔细考察二十多个皇子的综合素质以后,塞利姆选定艾谢·哈夫莎哈通所生的苏莱曼为皇太子,其他人全部处死。这一回真主安拉很给塞利姆面子——苏莱曼不仅健康地活到了父亲去世以后,而且成为了被欧洲人冠以“the Magnificent“尊号的伟大君主。

人际关系

父亲:巴耶济德二世(1448-1512),奥斯曼帝国第8任苏丹(1481-1512)。 兄弟:艾哈迈德;考尔库德;塞黑沙赫;阿勒姆沙赫 妻子:艾谢·哈芙莎苏丹(1479-1534),原为格鲁吉亚族的后宫女奴。苏莱曼一世的生母,奥斯曼帝国第一位苏丹皇太后(1520-1534)。 儿子:[[]]苏莱曼一世

人物争议

关于塞利姆一世的死因,目前史学界仍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他由于频繁出征需经常骑马,可能感染了炭疽。这种疾病可能直接导致他的死亡,也可能使皮肤病变迁延不愈最终转化为皮肤癌。另有少数学者认为当时的宫廷御医曾给予塞利姆有害的药物致使他患严重的皮肤病甚至中毒死亡,但这种说法尚未有证据支持。[1]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塞利姆(一译萨利姆)的生母艾谢皇太后,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土耳其部落之一杜勒卡迪尔的酋长之女。据史料记载,他本人身材高大魁梧,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武艺和政略都十分出众。 按照奥斯曼帝国的传统,塞利姆成年后到首都伊斯坦布尔以外的地区任职。塞利姆的父亲巴耶济德二世曾先后派他往特拉布宗和巴尔干半岛的斯梅德雷沃担任总督近30年,还曾命其率领耶尼切里军团出征信奉什叶派的波斯萨非王朝。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为塞利姆博得“耶乌兹”(即勇士、刚毅者)的称号。 夺取王位

兄弟阋墙 巴耶济德二世有5个儿子,到1512年前,只有3子健在(塞黑沙赫于1511年,阿勒姆沙赫于1512年分别去世),即艾哈迈德、考尔库德与塞利姆。巴耶济德二世与大臣倾向主张和平与团结的艾哈迈德;乌里玛阶层倾向喜欢伊斯兰科学、诗歌、音乐的考尔库德;英勇好战的塞利姆则得到了耶尼切里军团及欧洲前线总督们的支持。不过,塞利姆无情冷酷的手段受到巴耶济德二世及政府中任何派别的多数人的反对。 1507年之后,王位的争夺表现在艾哈迈德与考尔库德之间,他们都希望获得尽量接近伊斯坦布尔的总督职位,并互相争斗。但塞利姆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得到耶里切尼及克里米亚汗国鞑靼人的支持。 1509年9月,伊斯坦布尔发生地震。恰逢此时,东线作战获胜的艾哈迈德班师回朝。巴耶济德二世深恐儿子挟兵篡位,禁止艾哈迈德及部队入城。塞利姆认为局势对自己不利,便在色雷斯起兵叛乱,但被巴耶济德二世打败,只得逃往克里米亚。1512年,塞利姆在耶尼切里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击败艾哈迈德。其后塞利姆挟胜利余威武力夺取奥斯曼帝国的旧都埃迪尔内,迫使巴耶济德二世在1512年4月25日退位,塞利姆成为奥斯曼帝国第9位苏丹,称塞利姆一世。 退位之后,巴耶济德二世前往其出生地德莫提卡岛,计划在那里度过余生。不料在即将抵达目的地之际,巴耶济德突然身亡,距其退位仅一月(5月26日)。有史学家怀疑是塞利姆指使的医生所开的药物,导致了他的死亡。

巩固王位

塞利姆在耶尼切里军团的帮助下成为了苏丹,但他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谢该军团的军官们,而是清除他们,换上自己信任的班底。 塞利姆成为苏丹后,艾哈迈德和考尔库德因怕被指仍心怀王位而逃跑,塞利姆却邀请他们回到国内。两位兄长相信了他回到了帝国,塞利姆册封艾哈迈德为科尼亚总督,考尔库德为马尼萨总督。不过数月之后,他便派儿子阿劳德丁进攻两位兄长,同时把两位在兄长留在伊斯坦布尔的直系亲人全部屠杀。随后亲自率军出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相继击败并杀死了二人。 考尔库德和艾哈迈德相续战败被杀,至此塞利姆才放心的坐在苏丹之位上。

第一次东征 两位兄长死后,塞利姆对内镇压异己,仅在1513年末,即有什叶派突厥人凯兹莱巴什(Kizilbash,即红头巾)支派的4万余人被斩首。 此外,他在即位不久后便发动了首次东征,目标的波斯、阿塞拜疆地区的萨法维帝国,作为一个什叶派伊斯兰帝国,萨法维帝国一直和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处于敌对之中,但是塞利姆的父亲巴耶济德二世更多注重内部的发展,是以虽然有对萨法维帝国进行战争,但规模不大。塞利姆不同,他首先和马穆鲁克王朝结成同盟,然后在帝国内部屠杀了大批什叶派教徒,之后才率军出征,他与萨法维帝国的沙阿伊斯玛仪一世亲自率领的军队在安纳托利亚东部交战,伊斯玛仪大败撤退,塞利姆一路追击。伊斯玛仪为了阻止塞利姆的追击,不得不沿路采取焦土政策,也就是拆除沿路所有的城市,以使塞利姆无法补给。 伊斯玛仪的办法取得了成效,塞利姆军队的粮草逐渐不续,每个士兵能分到的食物,每天都在减少,他们开始鼓噪,要求返回伊斯坦布尔,但是塞利姆不同意,他处决了所有反对继续东进的人。1514年8月,塞利姆的军队,到达萨法维帝国的首都大不里士,伊斯玛仪退无可退,只好再度与塞利姆交战,结果死伤上万,自己也受了重伤(查尔迪兰战役)。大不里士被并攻占,当地的学者、艺术家、手工业者和商人,被塞利姆强迁至伊斯坦布尔。不过大不里士同样没有粮食,而随着冬季的来临,塞利姆决定退出该城,退至高加索地区的卡拉巴格过冬。这里曾经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西征时选择的过冬之地。不过这一年的冬天尤其寒冷,许多士兵被生生冻死,塞利姆无奈只得再退一步,进入安纳托利亚的阿马西亚。此时萨法维帝国派人来求和,结果被囚禁。显然塞利姆希望天气转暖后继续攻打萨法维帝国。这让士兵们再度爆发不满,结果依然是很多反对者被屠杀,此次还牵涉进了当时的大维齐尔,他被塞利姆以不能保持军团的稳定处决。 1515年初,塞利姆见军团士气确实太低,终于放弃了东征。此时他意识到要征服萨法维帝国,必须先控制其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那些小国,以沿长补给线。

第二次东征 第二次发生在1515年6月,塞利姆率军进攻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帝国之间最小的一个国家杜尔戈地尔,杜尔戈地尔的一位王子在战前投靠了塞利姆,帮助他攻下己国首都。接着塞利姆开始攻打库尔德斯坦,不过这个国家位于乌尔米耶湖至幼发拉底河之间,地形复杂。塞利姆反复考量后,认为要征服该地需要大量的兵力,于是最终改而要求这个国家附庸奥斯曼帝国。库尔德斯坦的首脑很快答应了塞利姆,周边一些部落也随之归降。这让塞利姆控制了从安纳托利亚进入波斯的路线,他很快切断了西方到萨法维帝国的贸易。

第三次东征 主词条:达比克草原战役、瑞达利亚战役 第三次东征发生在1516年,也是这次东征使塞利姆成为了世界上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君主。这次东征之前,他考虑了很久,是要攻打萨法维帝国还是马穆鲁克王朝。此时马穆鲁克与葡萄牙在红海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战争,争夺的是红海进入地中海的陆地路线。

1516年春天,塞利姆在还没有完全作出决定的情况下便领军从伊斯坦布尔进入安纳托利亚,他的行动引起了马穆鲁克的警觉,马穆鲁克的首脑加里想到与其被动的防守,不如主动的进攻,于是他出兵从埃及向安纳托利亚进发,不过他这一举措,反而帮助塞利姆下了决定攻打马穆鲁克。很快加里战败身死,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挺进马拉迪亚,此时马穆鲁克各地的军官竟然向塞利姆写信,表示愿意帮助他。所以塞利姆能以惊人的一年时间就占领了在埃及和叙利亚统治了三百余年之久的马穆鲁克王朝的大部分土地。 到1517年初,马穆鲁克仅保有埃及地区的土地,此时其首脑图曼贝伊想尽办法组织了一支军队,试图在西奈半岛抵挡奥斯曼帝国的大军,但只一天便战败,二万五千名马穆鲁克士兵被屠杀。之后塞利姆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攻占了开罗。此后不久亚历山大沦陷。塞利姆仍然像当初攻占大不里士时一样,将能人们迁入伊斯坦布尔。 埃及全境很快进入塞利姆的统治范围,马穆鲁克王朝控制下的阿拔斯王族后裔、傀儡哈里发穆泰瓦基勒(1466~1543)被俘获,塞利姆从其手中获取哈里发职位,从而成为伊斯兰教正统派的领袖。 原马穆鲁克王朝统辖的埃及、叙利亚、希贾兹、巴勒斯坦成为帝国属地。麦加的世袭统治者谢里夫专程前往开罗,向塞利姆赠送圣城钥匙,表示臣服。从此,帝国属地各清真寺伊玛目在每星期五聚礼的“呼图白”中,开始增加了为塞利姆祈祷、祝福的内容,称其为“两地(即奥斯曼帝国位于亚洲和欧洲的领土)的主人”、“两海(即印度洋、地中海)的苏丹”、“两圣地(即麦加、麦地那)的仆人”、“胜利的皇帝”。 1517年,塞利姆一世还派海军入侵红海沿岸,占领苏丹的萨瓦金、阿比西尼亚的马萨瓦和达赫拉克群岛。

在位晚期 征服马穆鲁克王朝以后,塞利姆的身体开始迅速恶化,所以没有了第四次东征。不能再作战,塞利姆便开始专注于内政,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立了专门的军官训练学校,为帝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二是,建立新的王宫:亚里考兹克宫;三是扩大巴耶济德二世时期建立的海军队伍。 1520年,塞利姆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去埃迪尔内,没有人知道他行动的目的,历史学家们推断他应该是要准备进军匈牙利或者塞浦路斯、罗德岛。当年9月他进入一个叫锡尔特的小村,在此病情骤然恶化,于9月2日病逝,年仅55岁。由其子苏莱曼继位,即被称为“大帝”的苏莱曼一世。[2]

为政举措

政治 塞利姆即位后执行了祖父穆罕默德二世订立的“弑兄法”,清除所有可能威胁其帝位的人物。他派军追剿残余的皇室男性成员,翌年他的另一位兄长考尔库德以及5个侄子均遭杀害。

军事 塞利姆在位时期,对外持续用兵,扩张奥斯曼帝国版图。1514年8月,他在幼发拉底河东岸的查尔迪兰战役中,大败波斯的萨法维帝国军队,攻占其首都大不里士,并先后把安纳托利亚库尔德人和土库曼人的一些公国并入帝国版图。1516年8月,他在叙利亚阿勒颇以北的达比克草原战役中,击溃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继而于1517年1月的瑞达利亚战役后攻占开罗,灭马穆鲁克王朝。原马穆鲁克王朝统辖的埃及、叙利亚希贾兹、巴勒斯坦成为帝国属地。 塞利姆灭亡马穆鲁克王朝后,控制了印度到地中海的红海商路。他极为重视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霸权,命令在伊斯坦布尔金角湾兴建新船厂,打造了150艘战舰,为其海上扩张打下基础。1525年,奥斯曼人重建苏伊士海军基地;5年后,奥斯曼人已在印度洋站稳脚跟,在阿拉伯海的交通要冲巴士拉建起了新港口和舰队。 为了与新兴海军强国西班牙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塞利姆极力争取盘踞在阿尔及尔和突尼斯的穆斯林海盗的帮助。在北非海盗首领乌鲁兹·雷斯死后,其弟席兹尔·雷斯(即巴巴罗萨·海雷丁)向塞利姆求助,将阿尔及尔献给奥斯曼帝国,得到了援助。席兹尔在苏莱曼一世时代成为了“最伟大的奥斯曼海军将领和穆斯林英雄”。 文化

宗教 马穆鲁克王朝灭亡后,塞利姆一世获取了哈里发的职位,成为伊斯兰教正统派的领袖。 帝国奉逊尼派教义为国教,以哈乃斐学派教法为立法、司法的准则。

艺术 塞利姆一世和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他爱护学者,鼓励学术研究,经常随侍其左右的不乏哲学家、史学家和文人学士。

历史评价

塞利姆从做王子时就一直在对外作战,那时周边的国家无不惊恐,担心第二个“饮血者”穆罕默德二世(1451年—1481年)的出现。成为苏丹后他又击败了萨法维帝国,把帝国的势力拓展到安纳托利亚的最东端;又征服了强大的马穆鲁克王朝,将埃及并入帝国的统治,但是他仅仅统治了八年便即去世,没有成为第二个饮血者,但人们给了他更铿锵的称号——征服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