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堤上寻访“大眼睛”(彭春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堤上寻访“大眼睛”》中国当代作家彭春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堤上寻访“大眼睛”

8月28日下午6时拿到从北京运来的抗洪抢险大型招贴画,我们当即决定第二天去永修县寻访画中的“大眼睛”。

“大眼睛”是“灾区人民期待您的爱心”主题画中的一位小主人公。以滔滔洪水为背景,女孩灵秀的双眼似乎在述说灾区人民的忧愁与期盼。

八张一套的招贴画,是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直接部署,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在短短两天内完成照片筛选、版式设计和定稿印制的。其中三张照片出自《北京青年报》女记者黎宛冰之手。她8月4日在昌九公路潦河大桥下把一群躲避暴晒的孩子留在镜头里时,并没想到“大眼睛”和她的小伙伴们此后会随着招贴画走向中华大地。

如今已从江西转战东北抗洪第一线的黎宛冰,庆幸地回忆这段经历时也留下了一丝遗憾:她至今还不知道永修县立新乡的“大眼睛”叫什么名字,她很想找到这个“大眼睛”。

这一晚,“大眼睛”时时在我脑海浮现。她在哪里,现在好吗?

29日上午,沿着黎宛冰20多天前走过的路,我们踏上立新圩。大堤上,民政部发来的灰白色帐篷一字排开,灾民们刚吃完早饭,有的在喂猪、放鸭,有的驾着小船捕鱼捞虾。我们拿出印有“大眼睛”的报纸问了一位大妈和两名中年男子,他们都摇了摇头。一群戏耍的孩子围住报纸好奇地看着,似乎认出了小伙伴,纷纷伸出小手指向前面不远的一个帐篷。

尽管里面光线有些暗,我们站在“门”外仍一眼就认出了“大眼睛”。她和爸爸淦长富、妈妈郝木印同时站起来招呼我们进“屋”。我们说明来意,打开招贴画送到他们手中。全家人注视着画,好一阵子才说了一句话:“太感谢了!”

“大眼睛”叫淦腊菊,上学期读三年级,又黑又瘦,只是一双眼睛和画中一样写满忧虑和憧憬。

帐篷内的几件家具全是亲戚们帮助从水中抢出来的,五口人只能挤在一张床上。帐篷外养了一头母猪和九头小猪仔。郝木印说政府发了两次救济粮,一天能吃两餐稀饭。她感叹“没有党的关怀我们真不知怎么活”。桌上有两只碗,盛着小干鱼和榨菜。

“大眼睛”告诉我们最想去上学。她爸爸对政府“正在想办法,学费可减去一大半”的承诺充满信任,最盼的是“早点退水,想办法外出搞副业”。她妈妈这几年身体不好,患盆腔炎住院花了近2000元。“大眼睛”每天放学后要放牛,还要帮妈妈做家务,10岁的孩子已开始分担家庭重担。

我们嘱咐“大眼睛”:“女孩子也一定要好好读书。”她扑闪着双眼点点头,向我们告别。

大堤上走来乡长戴建国。为保护京九铁路全乡作出了牺牲,15所小学有9所仍浸泡在水中。乡长焦急地等待从北京运来新的帐篷,好给孩子们安排读书的地方。

在县城,教委办公楼内一片繁忙。派出的工作组察看了全县每一个教育点,除了17%的校舍可按时开学外,他们借民房,搭帐篷,改仓库,力争9月10日前大部分灾区孩子能读上书。出教委大门,一卡车新课桌即将运往灾区学校。

洪水在“大眼睛”心中过早地烙下了沉重,爱心也同时启蒙了她的人生。毕竟,“大眼睛”赶上了好时代。[1]

作者简介

彭春兰,女,江西安福,1948年2月出生。

参考资料